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滴灌作为一项高效节水增产技术,随着安徽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该项技术逐渐由以往的国家、政府投入为主的方式转变为政府补助、扶持为辅,受益群众出资为主;并被部分具备一定农业科技技能的青年农民所接受和采用。但从滴灌近20多年示范推广的面积、速度、工程完好率以及管理使用情况来看,该技术远远落后于其它节水灌溉方式。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投资与维修费用偏高,常规情况下,田间灌水器大约两年左右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堵塞,轻者影响灌水均匀度,重者需对滴灌管、带进行更换;二是系统在管理上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