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对骨质疏松患者血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senbone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首次使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寻找其预测指标。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009年10月至2015年2月首次使用唑来膦酸5mg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所有患者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前及滴注后第3d血常规指标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253例患者入组。男性27例(10.7%),女性226例(89.3%),平均年龄(69.2±8.9)岁,其中女性患者平均绝经年龄为(48.3±3.9)岁,体质量指数(23.1±4.4)kg/m2,骨质疏松症相关病程为8d~45年。给药后第3d,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下降(P<0.001);而白细胞总数有下降趋势,中性粒细胞计数有上升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前1,25(OH)2D、给药后3d内最高体温与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幅度存在线性相关(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44和0.271,P分别为0.036和0.015)。结论首次采用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抗骨质疏松治疗后会出现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用药前1,25(OH)2D水平、用药后发热的最高体温对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2012-04-01)[2012-04-05]http://www.sfda.gov.cn/WS01/CL0051/70472.html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第46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关注雷公藤制剂的用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