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语寒暄语中日本文化特征的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nwei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寒暄语是语言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润滑剂”,日语的寒暄语格外发达和复杂,其寒暄语的背后,蕴含着日本独特的文化和日本人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日语;寒暄语;日本文化;研究
  作者简介:钟金铃(1986-),女,苗族,湖南张家界人。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1
  在日语中,寒暄语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是人们在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交流方式和交际手段。虽然日语衍生于汉字文化,但其寒暄语的使用跟中国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在日本,根据社会场景和人际关系的不同,会相应匹配不同的寒暄语,其复杂的程度在世界各国语言中都是数一数二的。
  日本寒暄语很发达且使用复杂,归因于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在与日本人使用日语交流时,不仅要能够正确运用日语寒暄语,也有必要理解寒暄语背后所蕴含的文化。
  一、体现日本文化中“以和为贵”的精神
  从日本的“大和民族”称号中,也能看出日本人对“和”精神的重视,圣德太子提出的“以和为贵”的理念很好地体现在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上[1]。
  在用餐前,日本人要说“いただきます”,认真说完后才会动筷吃饭,用餐完毕后,日本人会说“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这两句寒暄语会让日语初学者疑惑为何要这么做。这其实对极其注重“和”精神的日本人有特别的意义。日本人认为,既然食物都是来自大自然中的植物或动物,有农民的辛劳汗水在里面,也有大自然提供的水、阳光、土地的恩惠在其中,因而说句“いただきます”的真正意义是为了表示用餐者的感谢之情,对所有付出辛汗水的劳动者和对大自然的感谢,而不是因为被殷勤招待表示感谢。
  从幼儿园开始,日本的老师和父母都会教育小孩子,在用餐前后认真地使用者两句寒暄语,从小就知道要珍惜别人的付出,懂得感恩,将“和”的精神传至下一代,也为日后孩子进入了社会,更好地处理人机关系打下基础。
  二、体现了日本人强烈的“集体归属感”
  从日本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长期在农耕社会环境的日本人,很多方面都离不开集体的合作,例如种植和收割庄稼,建房子,修道路等等。离开了集体,个人将无法很好的生存。因而,日本人的集体意识很强烈。
  日本是个四面环海的小岛之国,面积狭小,资源匮乏,自然环境恶劣,地震和火山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日本人只有團结一致,将集体摆在重于个人的位置,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再有,日本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很少,因而也几乎不受外来的影响,更加剧了日本人内部之间同甘共苦、居安思危、团结合作、相互竞争的思想意识,从而形成了一个集体意识特别强烈的民族。日本人对自己所处的“集体”有特别强烈的归属感,有“家”的意识。这同样也反应在了日语的寒暄语中。
  在出门时,会向家人说一声“いってきます”,回到家时,会说“私が帰ってきた”,这两句寒暄语除了在家人之间使用,还普遍使用在学校、公司或团体之中,体现了日本人的团队依赖心理,把学校、公司以及团体都视为“家”,表现出日本人强烈的“集体归属感”。
  三、凸显了日本人严谨的作风
  日语中的寒暄语有许多是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分别使用在不同场景,这样的寒暄语文化扎根在每一个日本人心中。例如,初次见面时的寒暄语“始めまして、スミスです。どうぞよろしくお愿いします。”(初次见面,我叫史密斯,请您多关照。)对方一般会回答“こちらこそ、どうぞよろしくお愿いします”(彼此彼此,也请您多关照。)日本人习惯在初次见面时就主动自报家门,告知对方直接的情况。相隔多日不见时,再见到对方,便说“お元気ですか”(您好吗?)“おかげさまで、元気です”(托您的福,我很好)。通常的回答是一句“元気です”(我很好)就行了,日语中却还要来一句“おかげさまで”,这句中的“かげ”的意思是影子,这句话的含义就延伸为“在您的庇佑之下,我才很好”,从而拉近与对方的关系,这么说不仅表现除了日本人说话的严谨风格,也体现他们注重相互间“和”的精神。就算两个人之间完全不认识,在见面或打电话时也会说上一句“いままで、 いろいろ たいへん おせわになりました”(一直以来,承蒙您的关照),来增加彼此关系的“紧密度”,让人际交往更为顺利,但是对于处在同一个集体的人,会用更多类似“お疲れ様でした”(您辛苦了)等用语。
  日本人严谨的态度还体现在简语和敬语的区别上,例如表示感谢的话,“ありがとう”、“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等十几种句子,这三句的敬意程度也是不断递增的。“ありがとう”用于比较亲密的人或是同辈人之间,而后两者则是更加尊敬的用法,
  第二句表示感谢是对当下发生的事情,而第三句表示感谢是对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在一件事情没有结束前用第二句,结束了之后用第三句。
  道歉的寒暄语中也有很多表示不同程度的日语句子。这些无一不体现出日本人严谨的说话态度。
  结束语:
  日语寒暄语的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本文着重分析了一下典型寒暄语所显示的日本文化特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人际往来更为密切,行为言语也发生较大的变化,我们只有深入了解了日语寒暄语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同日本人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1]陈璇,全京姬.浅析日语寒暄语中的日本文化特征[J].才智,2013,(6).
  [2]田小凤.日语寒暄语的特征及文化内涵初探[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4).
  [3]张艳军.浅谈日语寒暄语与日本文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
其他文献
摘 要:《兵临城下》是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为背景展开的一部战争题材电影,创造这部电影的是法国著名的导演让·雅克·阿诺,单就故事情节而言,讲述的是一位百发百中的神枪手瓦西里的故事,在情节方面可以说是没有太多的新颖之处,在凸显主题上,主人公的感情线略显多余,但从镜头语言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有许多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借鉴的地方。为此,本文从镜头的画面色彩、拍摄的角度、镜头景别和镜头剪辑组接上进行全面的分析,
摘 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促进着消费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为产品做广告,而广告的品质就成为企业和拍摄人员更加关注的问题,一个有特色的广告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在了解现今国内影视广告的创作状况后,发现很多的摄制组并不重视前期的分镜头脚本。本文通过对分镜头脚本简述,分镜头脚本在影视广告拍摄前期工作中的重要性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希望对未来我国的广告拍摄工作提供可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摘 要:《狮吼记》是明朝后期戏曲作家汪廷讷的一部以惧内为题材的喜剧戏曲作品。作品中的柳氏经常杖责、体罚丈夫陈造,被塑造成形象丰富的“妒妇”“悍妇”形象。然则柳氏“妒”和“悍”的表面下具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和意义。本文将通过作品中的具体情节来分析柳氏的具体形象以及这一形象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狮吼记;妒妇;柳氏;原因  作者简介:张婷婷(1994-),女,四川绵阳人,现就读于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
摘 要:陆俭明先生在其著作《现代汉语语法》及论文中运用语义指向分析法对“吃了他三个苹果”这类结构作过分析,认为这是双宾结构。本文想通过结构助词“的”的分布及从语法的三个层面分析说明V NP1 NP2这类结构分析为单宾结构的合理性。  关键词:“的”的基本功能;句法;语义;语用  作者简介:董姝珅,女,汉族,湖南长沙人,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在读。  [中图分类号]:H14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中医药科学管理的基石,是中医药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医药标准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近年来,国务院
摘 要: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汉语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很多词语古今词义是相同的,但很多词语的词义范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探究其变化的原因。希望可以使汉语学习者明确古今词义范围的变化,准确运用词语。  关键词:古今词义;范围;变化;原因  作者简介:宋凯凯,女,汉族,河南商丘人,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语言
新版GMP颁布后,我国制药企业将面临重新建设和GMP再认证。为了更好地使制药企业在新版GMP认证中减少缺陷项目,提高通过率,也为了新版GMP的顺利实施和提高我国制药工业整体水平。
王亚楠,男,汉族,1961年生,1992年参加新闻工作,中共党员,现任伊犁晚报社总编辑,主任编辑职称。在伊犁新闻界,王亚楠以善于思考,勤于总结,敢于拼搏而闻名。当记者期间,他深入
范家乡是辽宁省绥中县9个贫困乡之一,这里山多地少,土质瘠薄,交通不便,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低,观念陈旧,头脑僵化,致使改革开放的步子不大,经济发展缓慢。1995年,新的一届乡
摘 要:随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不断交流碰撞,汉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日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就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历程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围绕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策略,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汉语言文字;错别字;规范化;网络用语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