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区儿童文学的拓荒者——论延安时期刘御的儿童文学创作

来源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_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时期,刘御出版了边区第一部儿童歌谣集《新歌谣》,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歌谣和儿童故事,其数量远远超过同时代的作家。创办第一份儿童报纸《边区儿童》,编写意义深远的边区第四套小学教科书,为边区儿童文学的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In the Yanan period, Liu published the first folk song collection “New Ballads” in the Border Region and created a large number of children’s songs and children’s stories, far exceeding the number of contemporary writer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rst children’s newspaper for the border area, the writing of the fourth set of primary school textbooks of the far-reaching border area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the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border area.
其他文献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把地理教学的总目标定位于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的确定,是本次新课改的重大亮点。而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一个简单的认知程序,而是知、情、意、行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实现情感教育与认知过程的有机融合  为了有效落实课程标
陶渊明的诗文中引用了大量古圣先贤安贫乐道的典故事迹。一方面,陶渊明以古圣先贤为榜样和知音,为自己孤独的灵魂寻找精神慰藉,冲淡内心之矛盾;另一方面,陶渊明又不完全苟同
通过教师精心的课堂打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果,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生物学科课时少,学生不重视,并且学生数理化学科的课外作业多……面对诸多问题,要想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唯一的途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争取最高的教学效率,提高每一节生物课的课堂效率,打造有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上好每一节课,是生物教学质量的“生命”。那么,怎样才能实现突破课堂极
初中教学中,物理课程的编排并不多,学生能够学到的物理知识也就相对有限,因此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够全面,对物理课程的喜爱和自主学习的欲望也不太强烈。而课堂作为物理教学的主阵地,怎樣充分利用这45分钟,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成了当前初中物理教师关注的重点,而事实上,学习兴趣的培养才是整个物理教学的切入点。  一、兴趣是求知的助推器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人们力求认识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