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选择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植物--小叶章(Calamogrostis angustifolia)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试验控制水位条件,以对植被的非破坏性为原则,应用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该群落的优势种小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0100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领域前沿基金(KZCX3-SW-NA-05)项目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植物--小叶章(Calamogrostis angustifolia)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试验控制水位条件,以对植被的非破坏性为原则,应用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该群落的优势种小叶章在5种不同的水位条件下的顶端第3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定量地揭示了小叶章群落的优势种小叶章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在人工控制试验条件下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水位梯度之间的关系.6月中旬至8月中旬2个月时间的人工试验结果显示:①在设定的5种水位条件下,小叶章植株叶绿素含量随水位的升高,先下降而后上升,表明生境的
其他文献
比较了夏季杭州植物园观鱼池人工湿地和西溪湿地的4种植物,鸢尾(Iris tectorum)、菖蒲(Acorus cala-mus)、美人蕉(Canna indica)和旱柳(Salix matsudana)的生理生态差异。测定了植物的光饱和曲线,蒸腾速率(Tr),计算了表观光量子效率(AQY)、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呼吸速率(Rd)等生理参数。研究发现,夏季人工湿地植物的生长状态优于西溪湿地的植
通过研究杨镇湿地的植被分布、植物群落、种类及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对湿地建群种及部分优势种在整个湿地植被的重要值和湿地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杨镇湿地区的植物
乌拉苔草沼泽是长白山沟谷湿地的重要类型 ,对其光合速率研究的结果表明 ,乌拉苔草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 ,最高峰出现在 1 0时 ,最大值是 1 8.0 7μmol(CO2 ) / (m2 ·s) ;与其该群落伴生的修氏苔草光合速率日变化出现“午休”现象。影响光合速率最大的环境因素是光量子通量密度和叶温 ,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其他因素亦多呈正相关 ,环境因子综合影响了乌拉苔草的光合日进程。乌拉苔
通过对北京白河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生物量、生活型及区系特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白河滩地共分布有水生、湿生植物33科98属178种;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