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破”与“立”——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

来源 :当代金融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持党建引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政府+市场"模式,配合政府部门将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提升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质量和效能。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三农"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转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新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
其他文献
贫困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嵌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作为脱贫攻坚重要依托的产业扶贫,它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改变其乡村经济发展状况,推动乡村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产业扶贫对于贫困地区达到了一定的益贫效果,但问题也逐渐显现,通过收集《中国知网》2015—2019年这五年间关于CSSCI和SCI核心期刊关于产业扶贫的共103篇文献,使用文献研究法总结五
以苏州地铁S1号线鹿城路站~白马泾路站盾构区间联络通道为例,分析、总结了这个区间内两座联络通道及泵站冻结设计以及冻结施工、三维智能温度监测、开挖构筑施工等的控制难点及对策。目前这两座联络通道已施工完毕,实践表明:采用此冻结设计与施工技术是成功的;特别是采用了创新的三维智能温度监测系统,较好地实现了对盐水及土体温度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智能温度监测,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可为今后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
利用Cruise搭建车辆动力学模型,利用Simulink开发电机扭矩控制策略,通过Cruise/Simulink联合仿真分析,表明车辆动力性与经济性的主要参数均满足设计要求。
电池储能是能源利用的重要环节,电池安全性是储能技术应用的前提和保障。为了解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领域的全球发展态势,分析我国的发展现状发现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总结全球及中国专利申请数量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专利申请人主要来源国和主要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情况及专利价值。基于IPC 技术分类,通过技术主题分布分析专利技术的不同领域分支及技术主题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在锂离子电
地下煤火分布广泛,屡治不止,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破坏。我国是世界上煤火灾害最严重的国家,80%的煤层有自燃倾向。煤田隐蔽火源的快速、全面、及时、精准探测是实现防灭火及生态治理的基础及前提,多源遥感极具应用潜力,但需穿透地表、深入地下,存在诸多瓶颈。本文将煤田隐蔽火源多源遥感探测问题抽象为同源(同一地下自燃火源)、多象(地表形成的多种异常现象)、多像(由多源遥感“拍摄”、包括多种地表异常信息的影像)关
以智慧芽专利数据库检索结果为分析样本,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专利的申请发展趋势、主要申请人、分布区域、技术领域和技术路线进行分析。梯次利用技术处于成长期,专利年申请量超100件,申请人以电力企业和高校院所为主;北京和广东的申请量较突出;技术领域以H01M10、H02J7和G01R31为主;技术路线侧重于研究应用场景,其中储能系统是研究热点。对我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的研发生产和专利布局提出了建议。
水压试验是给水管道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环节。文章对老屋桥水库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的球墨铸铁管线水压试验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总结出成功经验,可为类似工程的水压试验提供方案借鉴和经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