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2685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事业也正处于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公路施工工程的建设数量也呈现着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成分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也正在日趋凸显。本文就主要对做好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特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TL7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公路这一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经济活动,公路施工建设还具有:流动性强,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等特点,同是涉及众多社会主体及多变自然因素。因此,根据公路施工的具体特点,加强施工现场控制管理,合理、科学安排施工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特点
  1、专业性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既要强调施工质量、施工成本以及施工工期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同时也要有效的对施工原材料、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等各类因素进行管理,因此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要想真正的做好这项工作也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在公路工程施工单位中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人员,必须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这也决定了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极具专业性的工作。
  2、系统性
  在公路工程施工现场所开展的任何工作,都是围绕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目标而开展的,所以,这也应是一项系统性并且具有较强计划性的管理活动。在施工现场所采取的各项管理措施都是以公路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为基础开展的,并且施工现场所从事的各项生产活动也都是要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质量要求的。
  3、动态性
  作为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类生产要素的组合,施工现场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其生产要素的特点也是不尽相同的,那么要想真正的做好对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就必须认真的分析每一个施工阶段的实际特点,制定科学的并且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最大化的配合和使用施工现场材料、设备以及人员等要素,可见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是始终存在并且不断变动的。
  二、当前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前期准备不够充分
  在公路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由于公路工程的建设较易受到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在施工前期对施工环境进行有效地考察,以确定现场处理措施,进而保障施工的顺利性。然而,当前部分施工单位在前期准备阶段的环境勘察仅仅流于形式,通常仅对施工附近范围内的环境条件实施简单的考察,并没有对涉及到公路建设的地下管线、工程沿线周围的具体因素进行勘查,致使公路工程在施工工程中频频受阻,延长了施工周期,提高了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同时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
  2、施工计划的制定缺乏实操性
  一般而言,施工计划的合理性、可操作性是決定公路施工工程能够顺利进行的主要依据。通常部分施工单位在制定周期较短、操作较为简单的建设工程的计划安排与设定通常较为顺利,而针对工期较长、施工设计相对复杂的工程则往往不能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施工计划的制定往往缺乏一定的实操性,导致现场施工无法按照规定期限完成,影响了整个工程施工的规划,加剧了管理与施工之间的矛盾。
  3、施工材料管理不到位
  通常在施工现场我们一般会看到许多施工材料累积,甚至堵塞了安全通道等重要的流通位置。同样针对公路施工而言,虽然具备应用于施工的材料种类并不多,但使用量相对来说比较大,因此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中,同样需要强化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为避免材料的堆积,影响施工工序的正常进行,一般需要规划合理的材料采购量。然而部分施工单位并没有制定精确的材料采购计划,习惯将公路施工所需材料堆积于施工现场,若材料不够则另行采购补差,此种毫无计划、无安排的材料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工程施工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损耗,降低了施工单位的整体效益。
  三、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措施
  1、前期准备工作
  施工现场管理贯穿整个工程施工的始终,而全面、高效的施工准备工作又是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效果的重要前提。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该严格参照设计要求做好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建设中各环节紧密接洽,协调运作。具体来说,前期准备工作需重点抓好几个要点:
  (1)建章立制: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完善配套的奖惩措施,以制度约束人的工作行为,避免人为误操作。(2)补充调查:从技术、经济的角度补充调查道路沿线的各类因素,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并形成调研报告,依据调研报告对施工设计进行修正。(3)认真研究施工设计图:通过分析研判进一步明确设计图中的问题,进行定线、放样,全面记录并加密保护所有控制点的数据信息。(4)编制预算计划:基于施工合同和现场调研结果编制预算计划。(5)职工培训:组织所有参建人员就公路施工要求、技术措施等进行全面交底,明确施工规范。(6)原材料检验:首先确定材料的选择、检验和供应工作,选择材料样板,确保工程样板材料和样板材料的一致,避免劣质材料进入工程施工中,加强材料的验收和实验工作,确保材料的性能满足工程的质量,确认无误的材料才可以进入工地。
  2、提高施工质量
  要全程控制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一旦发现问题,应该及时纠正补救,所以,务必要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前,施工人员要结合地质资料、施工环境、施工图纸等因素来熟悉施工流程。在施工时,要注意抓重点、抓关键。抓重点、抓关键实际上就是要对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进行集中解决,不断促进施工。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的施工阶段,所抓的重点和所抓的关键都是不同的,应该利用调查分析的方式来进行具体研究。例如在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有时表现在各个专业间的配合、协作,有时表现在施工企业的劳动力的供应和协调,有时还表现在施工机械、设备的供应方面。例如:水泥进场温度应该严格控制在60℃以内,若拌合过程中温度过高,那么可以采取加冰措施来降低混凝土入模摊铺温度和拌合温度,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若施工现场有太阳曝晒的现象,那么为了降低混凝土材料的表面温度,应该搭建雨棚来对粗细集料进行遮挡,以便使得细骨料含水率得以控制。若冬季施工混凝土,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得低于42.5级,必要时加入适量的低温早强混凝土外加剂,水灰比不得大于0.5。并加强混凝土的泌水性、坍落度和含气量及入模温度的现场监控。
  3、加强协调共管
  一旦发现存在进度偏差,要及时召开会议来分析进度偏差原因,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或解决方案。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主要包括事后控制、事中控制及事前控制。其中,事前控制最为主动、有效。处理索赔事件(由工期延误引起)时,要依据有关标准、法律法规及合同文件来公正、客观进行处理。同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来对现场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
  结束语
  公路建设利国利民。但是公路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于提高道路施工质量有重要作用。公路施工应该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尽早完工,也尽量减少道路施工维护对沿线环境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邹小毛,谢建平.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实施[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
  [2]冯美英.关于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应注意的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1.
  [3]卢金辉.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与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J].交通世界,2013.
其他文献
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范围内的针叶纯林为研究对象,结合2018年9月机载LiDAR点云数据和同步地面调查数据,提取半径为15 m的圆形采样尺度下的LiDAR点云特征变量为数据基础,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逐步回归法分别构建林分算术平均高模型和林分加权平均高模型,实现对林分平均高的估测.其中在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模型时分别选择了贝叶斯正则化算法和L-M算法作为神经网络训练算法.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算法对数据具有更好地解释能力,其构建的林分平均高模型相关系数(R2)均在87%以上,高于逐步回归法构建的林分平均
赖氨酸作为反刍动物最主要的限制性氨基酸之一,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赖氨酸有助于调控饲粮蛋白质水平,提高氮的转化效率和动物的免疫机能,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加工制备方法、饲粮和氨基酸的互作等因素均会对过瘤胃赖氨酸的饲用效果产生影响.本文就过瘤胃赖氨酸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相关研究与应用以及影响其饲用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推动反刍动物养殖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以毛竹材为研究对象,从竹黄至竹青逐层制备厚度为1 mm的薄竹篾,通过环境扫描电镜(ESEM)、X-射线衍射(XRD)仪等对其梯度结构的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和维管束分布进行表征;利用聚类分析和响应面法对影响力学性能的主要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竹黄至竹青的维管束占比逐渐增加,化学成分中纤维素和木质素质量分数增高3%和5%,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下降4%,纤维素结晶度呈先增后降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聚类分析毛竹材力学强度与化学成分和维管束分布存在线性关系,呈梯度分布;响应面分析各因素对毛竹材抗拉强度的影响顺序由大到小
以滇西南巨龙竹为研究对象,设计择伐留竹量(7、15、25、35株/丛)和有机肥施用量(0、40、80、120 kg/丛)的2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分析各处理对巨龙竹发笋成竹和新竹直径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择伐留竹量,显著影响巨龙竹发笋数、发笋率、成竹数、退笋数、新-母竹直径比率、竹丛新竹生物量增长率(P<0.05),对成竹率、退笋率、新竹直径、新竹平均生物量影响不显著;随着择伐留竹量增加,发笋数、成竹数、成竹率、竹丛新竹生物量增长率先提高后降低(转折点在25株/丛),发笋率逐渐降低,退笋数逐渐增加,退笋
温热环境对奶牛生产和健康影响的准确评估是奶牛生产中饲养方案制定及设备配置的重要依据,也是牛舍环境控制措施启动的必要前提,而构建快速、准确的环境评估指数,一直是畜禽环境生理和环境控制研究的重要内容.温湿指数(THI)、黑球湿度指数、综合气候指数、校正温湿指数、奶牛热负荷指数、牛等温指数和风冷指数等是适用于奶牛的温热环境评估指数,但不同指数的适用性和评估准确性不同.本文在简介了早期建立的耐热系数和适应性指数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包括THI在内的11种奶牛常用环境指数的建立条件、计算公式、主要特点、应用情况及局限
在信息时代下,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逐渐渗入各行各业中,而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智能建筑设计中能够有效提升设计的质量,改进建筑设计的不足,并且可以提升设计的效率和效果,继而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舒适的生活环境.本文对智能建筑设计的发展分析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以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e)竹筒为研究对象,经测定竹筒直径和壁厚,确定了毛竹壁厚与其直径的关系;建立针对矩形竹片的竹筒剖分数学模型,计算并分析了不同竹筒直径、加工余量、开片数时的矩形竹片截面尺寸、截面积、截面出材率,获得了竹筒开片数的合理取值范围、依据宽度的规格竹片的竹筒最佳开片数,给出了根据竹筒小头直径、加工余量、竹片规格选取竹筒开片数的检索表.结果表明:毛竹壁厚随其直径的增大而线性增大;竹筒开片数增加,竹片厚度增大而宽度减小,开片数较小时变化较明显,开片数较大时变化很小
采用不同浓度的中性盐(NaCl)、碱性盐(NaHCO3)及盐碱混合溶液处理种子,分析不同浓度和盐碱类型对风箱果和紫叶风箱果种子萌发和耐盐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风箱果种子随盐碱胁迫加剧,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相对盐害率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相对发芽率与盐碱浓度间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相同浓度NaHCO3胁迫下,两种风箱果种子的萌发指标和耐盐碱性均明显低于NaCl胁迫,说明NaHCO3胁迫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NaCl胁迫;风箱果种子的耐
随着建筑装饰行业快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给施工带来了挑战.本文分析了建筑装饰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关建筑装饰行业新技术新工艺实践的优化策略.
动物的消化道中栖息着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利用肠道中的营养物质进行代谢,满足自身生长的需要,同时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生物胺等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影响宿主自身的营养物质代谢、免疫活性和一些生理功能等.其中,SCFA是最常见的微生物发酵产物,可从多个方面影响动物的机体健康.因此,本文综述了SCFA的代谢过程与生理功能及其在母猪生产中的应用进展,为其在母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