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公意”决断的统治——施密特宪政思想研究

来源 :湖南农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ing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施密特认为政治就是一国主权者对“敌——友”标准的判断,而国家的法律只是主权者政治决断的表现,尤其是作为一国根本大法的宪法,是也只能是“敌——友”标准政治决断的突出反映,是一国宪法理念,即主权者根本政治决断的合法化和文本化。施密特从让-布丹的主权学说出发,赋予了主权者绝对的不受限制的最终权力,同时继承并发挥了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推崇受“公意”引导的同质性民主。本文将通过考察施密特的宪法、宪政理论,阐述其民主政治理论将民意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实质是世俗化的政治神学,并指出施密特的宪政学说最终将导致一个不受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30年,已将中国带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轨道。这一历史轨道是现代的、世界性的,走向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历史轨道,亦是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固有的传统力量所无法抗拒的历史潮流
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以及我国对外政策开放程度的加大,我国进出口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结算使企业贸易融资需求规模进一步扩大,进出口贸易融资方式
某手扶拖拉机厂编印的工农——12型手扶拖拉机《使用说明书》上标明:在较大坡度下坡时,捏左得右转、捏右得左转。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事故分析,认为此转向方法,不全面、也不科学
本文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政策中,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些思路.
自中国进入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员工持股激励政策在中国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同时也显现出了问题,就是员工持股计划并非如计划之中的有效。有的时候,其给公司带来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