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住院患者焦虑状态调查及护理探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耳鼻喉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该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和痛苦,且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很多的患者都产生了焦虑状态。医护人员在给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辅导,这是耳鼻喉患者康复的关键。本文就耳鼻喉住院患者焦虑状态调查及护理策略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耳鼻喉 住院患者 焦虑状态 护理策略
  引言
  耳鼻喉疾病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疾病, 可分为耳部疾病、鼻部疾病、咽喉部疾病。由于耳鼻喉的互联关系, 单一部位发病往往可累及其他部位。且此病可引起鼻腔阻塞、呼吸道不畅通。轻者导致呼吸困难, 引发鼻息肉、鼻窦炎等疾病,造成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系列改变, 严重的可引起脑梗死、心脏病等并发症, 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大多给予患者对症治疗的同时施以护理, 本院为调查耳鼻喉住院患者焦虑状态,特采用焦虑状态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焦虑状态调查, 并根据结果给予患者不同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6 月~2015 年6 月本院收治的78 例耳鼻喉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9 例。观察组中, 女15 例, 男24 例;年龄38~75 岁, 平均年龄(50.26±8.65) 岁;12 例慢性咽炎,10 例过敏性鼻炎, 9 例中耳炎, 8 例咽白喉。对照组中, 女14 例, 男25 例;年龄35~74 岁, 平均年龄(48.24±8.58) 岁;14 例慢性咽炎, 8 例过敏性鼻炎, 10 例中耳炎, 7 例咽白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调查方式
  所有患者均在本人和其家属均同意的情况下, 采用以考察耳鼻喉住院患者的焦虑状态为主要内容的焦虑状态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由护理人员逐一分发调查问卷,并对患者在答卷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做出相应的说明和解释,待患者自主填写完毕后回收调查问卷。如有不具备书写能力的患者, 护理人员可采用询问方式对患者进行调查, 并做好记录。
  1.3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 如观察病情、用药护理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具体如下:为患者提供柔软、干净的床铺, 选用高度适宜的枕头和厚度适中的被褥, 并协助患者调整舒适的卧位姿势, 以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 要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舒适的温度和湿度。夜间要使用光线柔和的壁灯, 最大程度将噪音降到最低。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患者保持稳定的心情和积极向上的心态配和治疗和护理。另外, 护理人员应对带有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 做好充分的解释和安慰工作。以亲切的言语、和蔼的态度、精湛的技术和周到的服务, 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可允许其家属的陪伴, 并提供倾诉的环境和机会。也可通过安抚、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或向患者列举成功案例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 焦虑状态调查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S-AI 评分为(54.32±1.23) 分, T-AI 评分为(54.25±1.26) 分, 对照组相应的为(56.28±1.35) 分和(56.34±1.42) 分;两组患者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观察组的S-AI 评分和T-A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小结
  近年来, 我国耳鼻喉住院患者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该病涉及面较广, 如听觉、嗅觉、发音、双耳、双鼻、咽喉等, 且病情发展速度较快, 短时间内可出现, 突然失聪、发音障碍、疼痛或呼吸不畅等症状。不但影响患者工作和学习, 造成智力和记忆力减退, 导致的生活质量逐渐下降, 也对工作就业造成巨大的障碍。从而使患者的情绪出现大波动, 心理变化明显。而心理护理可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 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知识, 以科学态度、恰当方法、恰当的语言对患者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进行疏导。用调整环境、诱导、解释、安慰、启发等方法, 帮助患者摆脱困难。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 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本院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该组的S-AI评分和T-A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耳鼻喉住院患者的焦虑状态, 降低S-AI 评分和T-AI 评分,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揭桂莲, 彭彩玲, 陈雪兰. 心理干预对耳鼻喉局麻手术患者的影响. 中国医学创新, 2011, 20(20):82-84.
  [2] 张庆玲, 李会琴. 心理护理在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应用体会.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6):537-538.
  [3] 李晓兰. 耳鼻喉患者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5(22):106-108.
  [4] 杨素莲, 潘顺坤. 耳鼻喉手术病人心理分析与护理观察. 大家健康( 中旬版), 2014, 8(3):287-288.
  [5] 黄巧玲. 耳鼻喉住院患者67 例焦虑状态调查及护理策略. 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21):97-98.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老年痴呆患者使用整体护理干预后对其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老年痴呆患者共102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50例对照组和52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整体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认知功能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认知功能评分为(26.5±3.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3.3±3.4)分,P0.05),有
【摘 要】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我院接收的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及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均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摘 要】 目的:对头颈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头颈肿瘤患者50例,另选取50例健康人群进行对照研究。观察两组的抑郁及焦虑平均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抑郁及焦虑平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即患头颈肿瘤的患者产生抑郁及焦虑情绪的可能性大于健康人群。头颈肿瘤患者中,年龄<50岁的患者更易产生抑郁及焦虑情绪
【摘 要】 目的:分析心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应用中的护理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2011年4月-2014年5月心内科收治患者中抽选,将100例随机分成不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化的静脉滴注及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则于静脉留置针中实施综合护理措施,预后评定效果。结果:干预组预后并发症者3例,占比6.0%,低于26.0%的对照组,P<0.05,有区别;干预组护理满意率98.0%高于对照组78.0%,P0
【摘 要】 目的:对脑外科患者在术后的气管插管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脑外科术后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气管插管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的气管插管护理的同时,再进行心理护理及采用定时定量注射10ml生理盐水注射液注入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由数据可知,对
【摘 要】 目的:分析不同体位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贵州省赤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0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30例为研究组行不同体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VAP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所致功能障碍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156例脑卒中所致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规范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周期为4周。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运动功能障碍患者
【摘 要】 目的:探讨在ICU躁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与常规约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脑外重症监护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51例,A组行人性化保护性约束,B组行常规约束,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心理状况。结果:A组患者撞伤、坠床及非计划性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1%,同B组9.80%比较,明显较低,差异
【摘 要】 糖尿病本身只是引起患者血糖慢性升高,但真正对人体有影响的,实际上是糖尿病引起的急、慢性并发症。而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是致使糖尿病患者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因此,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本文就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糖尿病护理 健康教育 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