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高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i_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性评价较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个体。在高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引入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高职英语 口语教学
  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多年来,英语教学中采用的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的形成性评价,能较科学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育部也鼓励教师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最早是由美国哲学家斯克里芬(Seriven)于1967年提出的。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教育过程或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此提高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1981年Bloom指出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进行记录、考察、评价和分析,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使用系统性评价,并根据评价反馈对这三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过程加以改进。
  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认知和情感因素等,及时反馈进而改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
  二、在口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必要性
  口语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软肋。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自信心不足。大学以前,英语教学主要强调笔试,较少考虑口语能力的培养,所以许多学生处在哑巴英语的阶段。进入大学,很大一部分学生往往习惯了以前的学习模式,在英语口语学习中不敢启齿,不敢开口。形成性评价根据教学目标分阶段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估,能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抱有侥幸心理的学生,不可能通过期末的一次准备就通过考试。学生需要在平时的每次活动和作业中积累相应的分数,这样能很好地激励学生开口说英语,参与到课堂与课外的学习活动中。
  形成性评价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及时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口语学习情况,比如某个时期学生的强项、弱项、进步的地方、不足的地方。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有的学生在某项活动中得到了肯定,进而对自己有了更大的信心,学习积极性更高。有的学生了解到自己不足的地方,找到了需要努力的方向,明确了学习目标。同时,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地调整下阶段的教学任务。
  形成性评价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评价、课堂观察、访谈、测试等多样的评价手段,可以体现学生主人翁的地位,提高口语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在口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方法
  形成性评价的常见形式主要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学习日志、学习档案袋、作业与测试、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与访谈等。
  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教师不再是评价的主体,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中,既要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又要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学生由被动的被评价者转变为主动的评价者,这个角色的转变使学生有了存在感,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可以学会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监督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反思自己;同时可以学会与同学合作,听取他人的意见。
  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很多活动是在课内进行的,比如课前热身活动。每周两次,主题自拟,形式多样,可以讲述小故事、笑话、俗语、新闻报道,或复述所学课文中章节段落,旨在让学生开口说英语。小组活动也是课堂上经常采用的形式,各个小组对教师给定的主题进行讨论,然后由一名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陈述本组的讨论结果。这些课堂内的活动结束后,进行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还有一些活动是在课外进行的,比如情景剧表演。这个需要学生在课外编剧、排练,学生要花费一些时间讨论语音语调、动作表情、道具,等等。
  档案袋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档案而做的综合的、客观的评价。档案袋中包括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记录,如课堂作业、小组活动作业、对话录音、情景剧视频、学习日志,等等。学生可以查阅自己的档案来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到取长补短;教师可以对学生有个立体的、感性的了解,进而提出意见与给予鼓励。
  课堂观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给予动态的、客观的评价,及时地反馈给学生,进而指导、激励,能够更好地发挥评价的促学作用。
  问卷调查与访谈一般在学期初及学期末进行,主要是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态度、情感、学习策略等方面的信息,可以给教师提供参考,调整教学方法、进度等。
  四、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作用
  笔者在一个学期的口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收获颇丰。学生渐渐地从不敢开口到被迫开口到主动开口,是一个突破与飞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主动发言的学生增多,对英语学习更自信了,能够主动地完成课后布置的任务,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在口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对教师是一个考验。教师要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还提高了职业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敏锐的判断能力,判断学生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做得很好,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等等。形成性评价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如访谈中如何让学生实话实说,如何让学生放下包袱,等等。形成性评价要求教师备好每堂课,上好每堂课,上完课后进行评价、反思、分析,进而因材施教。
  在高职口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是双丰收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口语学习效果,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业绩。
  参考文献:
  [1]Bloom B S.Education to Improve Learning[M].New York:McGraw-Hill,1981.
  [2]Seriven M.The Methodology of Evaluation[A]in R.W.Tyler.R.M.Gange,
其他文献
生物体内有众多活性分子,生物小分子有各种氨基酸以及阴阳离子等,而生物大分子有核酸、蛋白质等,这些生物分子在生物体内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生物小分子,例如半胱氨酸(C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途径,文化又是语言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想要真正地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理解语言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意义。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的教学过程必然涉及文化的各方各面,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着手,从词汇、语篇、文本和交际四个方面论述了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教学 必要性  
摘 要: 泛读课一直是英语专业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广泛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理解和欣赏水平。然而,英语泛读教学理念与现状都不尽如人意,远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现状的分析,找出其中原因,再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及策略。  关键词: 泛读教学 现状 反思  英语专业的阅读课分为精读和泛读两门课,这两门课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即提高学
摘 要: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难以实现使学生在实际多变的语境下有效选择英语的目标。将语域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使学生了解语体知识、分析文体类别、区分语境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语域识别和鉴赏能力,推动学生得体地使用语言,使语言知识向语言应用能力转化。  关键词: 语域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应用  在我国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下,学生在语言的实际运用和交际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区分使用书面语和口语,不能根据实际多
摘 要: 大学英语课堂课时有限,任务繁重,写作教学往往很难系统有效地施行。按照语言习得规律,利用精读课的丰富阅读材料,将写作融入大学英语课堂,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本次研究将读写结合的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为有效促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读写结合 大学英语 写作教学  1.引言a  写作是学生普遍觉得难以掌握的一项语言技能。有的学生认为无话可说,有的学生认为
摘 要: 就目前的英语教学来看,口语因为课时少、缺乏语言环境等问题,面临很大的教学困难,并且被大多数学生忽视,学生的口语水平低、交际能力差。本文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出发,通过将合作学习这一方法引入英语口语教学中并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以求达到提高学生口语积极性和口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口语教学 合作学习 教学方法  一、合作学习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