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内容,它是在特殊环境形式下,以身体实践活动为主的学科。体育教师面对身心活跃的学生群体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必须掌握传授技术、培养能力的各种基本功,其中教学语言是一项重要的环节。
一、 教师的语言要精确简洁
体育课主要是教学生完成各种运动动作,主要以示范练习为主,所以各种概念的说明、技术原理的论证、动作要领、练习方法的讲解要论点精辟、分析透彻,切勿重复繁杂。太繁杂反而增加学生的厌烦感,起着相反的作用。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可以把要解说的技术动作要领用精粹洗练的语句概括成口诀。例如,三步上篮的步法可概括为“一步大,二步小,三步垂直向高跳”。再如排球教法中的正面下手发球可简单概括为“一低,二直,三跟进”,“一低”即将球垂直抛在右肩的正前下方,抛球和离手时的位置应稍低;“二直”即摆臂击时手臂要伸直,手臂的摆动面与地面要近似垂直。“三跟进”即身体重心随摆臂动作向前移动跟进。这样学生可以简单地记住“低、直、跟”这几个字,便把排球的下手发球要领理解了。
作为体育教师,语言表达要口令清楚,语言流畅,语句确切,条理分明,通俗易懂,并根据体育教学中精讲多练的特点,认真做好精讲内容,使学生一听就明白,入耳有印象,尽量使用有趣味的语言。语言表达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采用学生比较喜欢听的活泼、形象优美的语言,启发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求知欲,使他们领会和接受。如在教体操的鱼跃前滚翻技术动作时,教师先示范,使学生感到这是一项很优美的技术动作,再把动作编成“两脚蹬地身腾空,好似小兔向前蹦,两臂撑垫,低头收腹,团身快滚”的顺口溜。若一个体育教师只采用枯燥而单调的、照本宣科的语言,那他的教学方法就会以失败而告终。
二、 要多用鼓励性语言,多表扬少批评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相反,如果老师批评某学生,不但不会起到好的作用,反而会使他产生逆反心理、对抗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多些表扬少些批评。记得我有一次排球课中进行分组练习发球比赛,其中一个同学因紧张发球没能成功,遭到同组同学的抱怨,当时我没有指责该同学,而是为他解释道:“每个人都难免有失误,他的发球动作相当好,只是由于紧张没能发球成功。而他紧张正说明他十分看重咱们集体的荣誉,我相信下次他会发球成功的。”由于受到鼓舞,他在下次发球中连连成功,为团队取得了荣誉。这说明鼓励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相反,如果我不以表扬为动力,而是批评指责他,或许比赛会走向相反的一面。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有些科目,如体操,是中学生刚刚接触到的课程,对于新的技术,特别是器械项目,由于不熟悉他们心理害怕,教师就应采用语言鼓励,促使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对于失败的技术动作,教师应采用多表扬,少批评与责备的语气。如教师可以说“再试试看”“大胆练,你能学会”等。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表达时,一定要使学生感到语言表达的温暖性,从而克服不良的学习情绪,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
三、 善于用体态语进行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除运用口头语言表达外,还大量运用体态语。体态语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身体部分所表达的意义动作的总和。体态语有以下特点和功能:
1. 动作性。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示范动作具有强烈的依赖性。教师在授课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体育教师用身体做出标准的示范动作。体态语能有效作用于学生的视觉,使学生获得生动、鲜明的动作形象。对体育教学而言,体态表达比口头表达有更大的优势。
2. 体态语表达既有表义性,又有表情性,且与口头语言表达相比更具有表义性,如面部传播情绪的性质,而体态语表达则更能表现出情绪的程度。可见,体态语表达充满了感情色彩,更适用于复杂的体育教学过程。
3. 传递信息情感交流功能。在体育教学中,体态语表达不仅可以将教学信息表达得生动明白,而且有助于语言表达情感的渲染,活跃课堂气氛,弥补口头语言表达的不足,使传递的信息更加完整地被学生接受。由于体态语表达具有表情性特点,它在师生情感交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适时运用体态语,能使学生和教师心灵沟通,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沂南县张庄镇初级中学)
一、 教师的语言要精确简洁
体育课主要是教学生完成各种运动动作,主要以示范练习为主,所以各种概念的说明、技术原理的论证、动作要领、练习方法的讲解要论点精辟、分析透彻,切勿重复繁杂。太繁杂反而增加学生的厌烦感,起着相反的作用。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可以把要解说的技术动作要领用精粹洗练的语句概括成口诀。例如,三步上篮的步法可概括为“一步大,二步小,三步垂直向高跳”。再如排球教法中的正面下手发球可简单概括为“一低,二直,三跟进”,“一低”即将球垂直抛在右肩的正前下方,抛球和离手时的位置应稍低;“二直”即摆臂击时手臂要伸直,手臂的摆动面与地面要近似垂直。“三跟进”即身体重心随摆臂动作向前移动跟进。这样学生可以简单地记住“低、直、跟”这几个字,便把排球的下手发球要领理解了。
作为体育教师,语言表达要口令清楚,语言流畅,语句确切,条理分明,通俗易懂,并根据体育教学中精讲多练的特点,认真做好精讲内容,使学生一听就明白,入耳有印象,尽量使用有趣味的语言。语言表达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采用学生比较喜欢听的活泼、形象优美的语言,启发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求知欲,使他们领会和接受。如在教体操的鱼跃前滚翻技术动作时,教师先示范,使学生感到这是一项很优美的技术动作,再把动作编成“两脚蹬地身腾空,好似小兔向前蹦,两臂撑垫,低头收腹,团身快滚”的顺口溜。若一个体育教师只采用枯燥而单调的、照本宣科的语言,那他的教学方法就会以失败而告终。
二、 要多用鼓励性语言,多表扬少批评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相反,如果老师批评某学生,不但不会起到好的作用,反而会使他产生逆反心理、对抗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多些表扬少些批评。记得我有一次排球课中进行分组练习发球比赛,其中一个同学因紧张发球没能成功,遭到同组同学的抱怨,当时我没有指责该同学,而是为他解释道:“每个人都难免有失误,他的发球动作相当好,只是由于紧张没能发球成功。而他紧张正说明他十分看重咱们集体的荣誉,我相信下次他会发球成功的。”由于受到鼓舞,他在下次发球中连连成功,为团队取得了荣誉。这说明鼓励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相反,如果我不以表扬为动力,而是批评指责他,或许比赛会走向相反的一面。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有些科目,如体操,是中学生刚刚接触到的课程,对于新的技术,特别是器械项目,由于不熟悉他们心理害怕,教师就应采用语言鼓励,促使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对于失败的技术动作,教师应采用多表扬,少批评与责备的语气。如教师可以说“再试试看”“大胆练,你能学会”等。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表达时,一定要使学生感到语言表达的温暖性,从而克服不良的学习情绪,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
三、 善于用体态语进行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除运用口头语言表达外,还大量运用体态语。体态语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身体部分所表达的意义动作的总和。体态语有以下特点和功能:
1. 动作性。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示范动作具有强烈的依赖性。教师在授课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体育教师用身体做出标准的示范动作。体态语能有效作用于学生的视觉,使学生获得生动、鲜明的动作形象。对体育教学而言,体态表达比口头表达有更大的优势。
2. 体态语表达既有表义性,又有表情性,且与口头语言表达相比更具有表义性,如面部传播情绪的性质,而体态语表达则更能表现出情绪的程度。可见,体态语表达充满了感情色彩,更适用于复杂的体育教学过程。
3. 传递信息情感交流功能。在体育教学中,体态语表达不仅可以将教学信息表达得生动明白,而且有助于语言表达情感的渲染,活跃课堂气氛,弥补口头语言表达的不足,使传递的信息更加完整地被学生接受。由于体态语表达具有表情性特点,它在师生情感交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适时运用体态语,能使学生和教师心灵沟通,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沂南县张庄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