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年级课外阅读与课内写作之有机整合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416784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学一线教师们的普遍反映来看,小学中年级阶段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主要难点。如何创新中年级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破解这一教学难题的关键。因此,针对小学中年级写作教学的这一问题,如何从课外阅读这一角度入手,通过课外阅读提升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目前小学中年级语文写作教学应该予以关注的问题。
  一、通过课外阅读为课内写作积累素材
  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由于个人阅历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在写作中常常出现无话可说的尴尬,这种现象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积累不够。而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来提高学生的字、词、句等基本写作素材的积累,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手段。
  例如,针对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主题:“学写出游建议”我们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写出游建议,并且要能够写出自己建议的理由。通常学生们能够很快写出诸如:我希望我们去某个地方;我想去某个景点这样的出游建议,但是当需要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想去的地方有些什么特别之处时,很多学生就会显得无话可说。那么,针对这一主题的教学,我们可以针对性地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尤其是有关描述自然风景的文章的阅读。比如,我们可以要求孩子们在学习教材文章之外,在课外再去阅读人教版小学教材中的写景状物的文章《金色的草地》《秋天的雨》《荷花》《珍珠泉》等,通过阅读这些文章从中学习作者写景状物的技巧和相关语句,将其中优美的语句记录下来,在自己写出游建议的时候,可以将这些语句直接用于或者加工后用于描述自己建议的某一地区的自然景物,使得自己在成熟自己的建议时能够娓娓道来,使得文章生动形象。
  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写景、状物、写人记事的优秀文章,我们在开展中年级语文主体写作训练时,可以让学生针对性地将其他版本中相应的文章作为阅读对象,通过阅读这些优秀文章积累其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词句等素材,可以为课内相关主题作文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读中感知,体验感情,以读促写
  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语言知识的丰富,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渗透感情已经具备了客观条件。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他们能够在阅读中感知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体验作者的内心情感,针对作者的情感去进行自我的理解,形成在写作中渗透自身情感的习惯。
  例如,我们在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课文的教学中,针对这一单元课文主要是描写祖国河山,从而抒发作者对祖国的深切热爱之情。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开展一次以描写自己家乡自然风光为内容,借景抒情,抒发自己热爱家乡情感的寫作训练。而为学生能够做好这次写作训练,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多去阅读一些写景抒情类的文章,将课文讲解中教给学生们的如何欣赏此类文章的方法用于这些文章的阅读中,学会在阅读中去把握作者的内心变化,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个人思想感情,从而在自己的写作中也通过对相关景物进行描写倾注自己的个人情感。
  阅读通常有两种目的,一种是学习遣词用句、谋篇布局为目的的语言技能和技巧学习;
  一种是体验和感知作者写作情感为目的的体验阅读。通常来说,体会和感悟作者的情感是阅读的深层次目的。而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也是对小学生写作的要求之一,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借景抒情的文章,让他们学会作者借景抒情的技巧,使学生在阅读中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体验作者的个人感情,从而在自己的写作中养成渗透主观情感的意识和习惯。
  三、开展主题课外阅读,提高阅读针对性
  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够对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这种阅读是漫无目的的,没有一定的指导的针对性阅读,那么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相应的指导,让学生围绕写作训练的主体开展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提高课外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
  例如,苏教版小学三年级、四年级教材中不同单元的写作训练主题是不同的,这些不同主题的写作训练对学生的写作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未来要使学生能够完成不同的写作任务,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时候就要结合教材的习作内容和主题、以及习作教学目标开展针对性的课外主题阅读,提高阅读的针对性,使得课外阅读能够更好的服务写作。
  阅读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在开展课内写作教学时不能将其与课外阅读孤立起来,而是要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课外阅读为课内写作提供支持。要将阅读主题与写作主题结合起来,提高阅读服务写作的作用。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个主要方面,二者不是相互独立的知识板块,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充分将课外阅读与课内写作有机整合起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是破解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瓶颈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 系统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柱转移瘤中应用的疗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 Online、Springer、CNKI、万方和维普,搜集有关临床研究(Clinical Trial)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对心理状态、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给予认知行为疗法,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应激水平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MUIS评分分别为(47.33±4.75)分、(43.87±3.66)分、(62.79±12.54)分,均低
小学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教学,更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加强对小学生的语言文字教学,引导小学生欣赏语言,感悟语言的魅力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教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的打破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突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小学生的主体位置,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言文
2型糖尿病由于病因复杂导致治疗难度加大,并且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胰腺beta细胞的凋亡是导致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如何抑制胰腺beta细胞凋亡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个难题;因此,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