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专用防病促生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来源 :农业科技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uiyigjg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树作为一种多年生作物,茶园中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大量不合理施用,破坏了土壤结构,引起茶园土壤板结,加剧土壤酸化,因此需要研发出一种茶树专用的微生物菌肥.笔者根据田间试验,总结发明出一种茶树专用防病促生复合微生物菌肥.
其他文献
为探究张家口市坝上地区甘蓝种植最佳灌水定额,提高甘蓝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甘蓝膜下滴灌灌水定额试验.采用大田小区对比的试验方法,以\'中甘21号\'为试验材料,灌水定额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 150 m3/hm2、180 m3/hm2、210 m3/hm2、240 m3/hm2.结果表明,灌水定额为 150 m3/hm2处理的甘蓝耗水量最少,单位面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均最高.试验结果分析认为,在张家口市坝上地区灌水定额150 m3/hm2处理可达到节水高产,可为该区域甘蓝膜下滴灌节水灌
为明确不同栽插期对淮稻5号产量及外观和加工品质的影响,在东辛农场东辛农科所开展了同密度不同播期试验,栽插期分别为6月15日、6月20日、6月25日、6月30日,分别用A15、A20、A25、A30表示,并于抽穗后40 d、45 d、50 d、55 d取样测定水稻品质,分别用B40、B45、B50、B55表示.结果表明,随着栽插期的推迟,总叶片数减少;群体数量差异较小,但栽插期越迟,群体减少速度越快;随着栽插期推迟,水稻成穗率和结实率降低、穗粒数减少,产量降低,相对A15处理,A20处理、A25处理、A30
以河北省南和示范基地为例,在品种(邢麦7号)、浇水、肥料等都相同的管理条件下,通过设定窄行密植、宽幅密植、立体匀播密植3个不同播种方式作对比试验,确定适合邢麦7号的播种方式.结果表明,立体匀播播种样式对邢麦7号的亩穗数、千粒重影响较大,产量最高,其主要原因是立体匀播使小麦种子均匀合理地分布在土壤中的立体空间内,充分发挥小麦个体均匀健壮和群体充足合理的协调机制,使常规条播麦苗集中的一条“线”,变为麦苗相对分布均匀的一个“面”,促使麦苗单株充分健壮发育,地下形成相对强大的根系,地上形成相对健壮的优势蘖,根多苗
为探究葛68优9938高产栽培技术,在崇左市宁明县农科所试验田设置105 kg/hm2(N1)、150 kg/hm2(N2)、195 kg/hm2(N3)共3个不同施氮量和24万株/hm2(D1)、30万株/hm2(D2)、36万株/hm2(D3)共3个种植密度进行大田试验,对水稻品种葛68优9938穗长、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水平条件下,3个种植密度对穗长、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较小,差异均不显著,但在N2水平时,可获得比较高的产量;在同一种植密度的条件下,穗长、产量构成
生物降解膜在自然条件下可自行降解破裂,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推进生物降解膜在安定区的推广应用,试验选用大垄无微沟、大垄微沟、双垄沟、垄上短秸秆、无垄平作5种种植模式,进行了降解膜覆盖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以大垄微沟覆膜种植处理效果最好,其单株块茎重0.82 kg,大薯率70.7%,产量36 461 kg/hm2,较无垄平作种植(CK)处理高7 644 kg/hm2,增产率26.5%.因此,在生产中,可选用生物降解膜大垄微沟覆膜种植方式推广应用.
为推进化肥使用调结构、转方式,实现减量增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完善豫东潮土区小麦施肥指标体系,优化肥料配方,利用五区丰缺大田试验研究了小麦的肥料利用率、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结果表明,2020年豫东潮土区小麦的氮、磷、钾肥的肥料利用率分别为40.61%、15.76%、47.90%;氮磷钾肥配合使用偏生产力为16.11 kg/kg;氮磷钾肥配合使用和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分别为6.03 kg/kg、8.86 kg/kg、14.91 kg/kg、11.94 kg/kg.小麦在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240 kg
由于东川酿酒葡萄的生长季节与东川的雨季是同步的,因此东川区酿酒葡萄种植中霜霉病发生较为普遍,为了减少经济损失,在酿酒葡萄霜霉病发生比较严重的东川区铜都镇集义果园开展了不同药剂对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处理5即58%的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与等量式波尔多液交替使用是东川区防治酿酒葡萄霜霉病的最好药剂.
为探索油菜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模式,实施了冬季油菜尿素与控释尿素减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推荐配方施肥中,减少尿素用量,油菜种植也能获得较高产量,尿素减少10%~20%,其产量变化差异不显著,通过增施商品有机肥也能提高油菜产量,并且在推荐配方化肥施用量中,油菜产量差异可达显著水平.另因在腾冲市冬季降水少、灌溉困难、土壤水分含量低,控释尿素的肥效难以被油菜吸收利用.
为准确评价不同鲜食甜玉米品种在浙江省东阳市的适应性情况,开展了 15个品种的比较试验.对参试品种在生育期、株高、穗高等农艺性状和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等穗部性状进行比较,运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个品种的生育期差异较大,雪甜7401的生育期最短;在产量上,广良甜27号千粒重最大,产量最高;农艺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秃尖长,为85.2%;鲜穗产量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0.71%.综合产量和品质,筛选出适应当地种植的早熟优质
重庆不同油菜种植区域土壤类型和地力水平差异较大,这对油菜养分利用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不同种植区域和施肥水平对油菜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可为区域油菜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保障重庆油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作者利用2008-2016年间重庆31个油菜肥料利用率试验的数据,通过计算肥料和土壤养分对油菜产量的贡献率及肥料的利用效率和增产率,分析不同土壤区域和施肥水平下油菜产量对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重庆油菜无肥区平均产量为1 283 kg/hm2,紫色土区、石灰土区和黄壤区油菜无肥区产量依次降低.高土壤地力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