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寿命研究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yw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重型/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VSAA)患者的红细胞寿命。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128例SAA/VSAA患者临床资料,以同期13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采用测定内源性一氧化碳呼气试验法检测红细胞寿命,观察SAA/VSAA患者红细胞寿命是否改变及免疫抑制治疗(IST)对红细胞寿命的影响。

结果

51例初诊未治SAA/VSAA患者红细胞平均寿命为(50.69±21.43)d,较正常对照者[(111.85±31.55)d]明显缩短(t=-6.611,P<0.001)。77例IST组患者红细胞平均寿命为(87.14±39.28)d,其中获得完全治疗反应(CR)、获得治疗反应(HR)、未获治疗反应(NR)患者红细胞平均寿命分别为(106.15±32.12)、(92.00±38.60)、(50.44±21.56)d。获得HR患者红细胞平均寿命较初诊和NR者明显延长(t=7.430,P<0.001;t=4.846,P=0.002),与正常健康对照者接近(t=-1.743,P=0.085);获得CR患者红细胞平均寿命与正常对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8,P=0.579)。单因素分析未发现影响初诊SAA/VSAA患者红细胞寿命的因素。获得HR的患者与NR患者相比,血清IL-2受体[4.3(1.2~9.7)×105 U/L对6.5(3.7~44.1)×105 U/L,z=-2.733,P=0.006]及IL-6[2.6(2.0~17.7)ng/L对6.1(2.0~14.4)ng/L,z=-2.968,P=0.003]明显减低。初诊组51例患者中38例后续接受IST并评价3个月疗效。采ROC曲线分析治疗前患者红细胞寿命对IST疗效的预测作用,其界值为60 d(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7.5%和86.4%)。9例治疗前红细胞寿命>60 d患者6例获得HR,29例治疗前红细胞寿命≤60 d患者10例获得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8)。

结论

SAA/VSAA患者红细胞寿命缩短,IST后可改善或恢复正常。淋巴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可能与SAA/VSAA红细胞寿命缩短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CNB)与真空辅助旋切活检(VAB)对于乳腺小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中心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B超引导下的乳腺病灶微创活检病例7 730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中B超影像,乳腺病灶最大径0.6~1 cm的病例243例,共254个病灶。比较CNB组(152个病灶)与VAB组(102个病灶)的病理检出一致率,保乳手术率等。结果CNB组初诊非恶性94例,恶性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的荧光显像特性在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拟行肝脏切除术的患者65例,术前均诊断为肝细胞癌且均只有一个病灶,分为术前给药组28例和术中给药组37例,术前给药组于手术前2~14 d给药,而术中给药组则为术中即刻给药,术中应用ICG介导的近红外光显像系统观察肿瘤的荧光显影情况,指导手术切缘的界定。结果术前给药组中,肿瘤呈明亮的荧光
目的研究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GAS1)、IL-1受体辅助蛋白(IL-1RAP)、穿孔素(PRF1)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K+-ALC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的26例ALK+ ALCL患者为研究对象,以12例ALK-ALCL、13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和8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为对照。收集所有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采用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TAM)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免疫抑制的关系。方法以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就诊的70例MM患者为观察对象,以20例良性血液病(缺铁性贫血13例,巨幼细胞性贫血7例)患者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骨髓标本中CD163、CD34、VEGF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IL-10水平,结合临床特征进行分
目的探讨针对FGFR1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GJ398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细胞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BGJ398对KG-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Annexin Ⅴ/PI双重染色法检测BGJ398对细胞凋亡的影响;RQ-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FGFR1OP2-FGFR1融合蛋白及信号通路分子磷酸化水平的表达变
目的探讨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挽救治疗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7年5月22例行UCBT挽救治疗的难治复发成人AL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采用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均采用环孢素A/短程霉酚酸酯方案预防GVHD。结果①22例患者中男9例,女13例,中位年龄23(15~44)岁;中位体重52.5(43~82)kg。所有患者回输脐血有核细胞中
目的评价HEAD-US评估量表在血友病性关节病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优化的超声评估量表HEAD-US-C。方法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期间,91例血友病患者接受1 035例次关节超声检查,分别采用Melchiorre、HEAD-US、HEAD-US-C量表进行评分,分析与血友病关节健康评分量表(HJH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上述量表评价血友病性关节病的敏感性。结果91例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年
目的评价在初治重型/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VSAA)患者抗胸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TG/ALG)联合环孢素A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IST)中,采用泊沙康唑初级预防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接受强化IST及抗真菌初级预防的58例SAA患者资料,根据抗真菌预防药物分为泊沙康唑预防组和对照组(伊曲康唑或氟康唑预防),对比两组患者疾病特征、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