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应急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HE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国家繁荣的希望,他们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正因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大政治问题,党和政府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针对当前学生面临的严峻安全形势,不妨把安全教育落实到地理教学中、落实到地理学科上,探究切实可行的安全应急对策,促进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加大安全管理工作。
  【关 键 词】 地理教学;应对自然灾害;安全应急教育;挖掘
  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大政治问题,受到党和政府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为全社会所关注。针对当前学生面临的严峻安全形势,可以把安全教育落实到地理教学中、落实到地理学科上,探究切实可行的安全应急对策,促进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加大安全管理工作。地理学科中的安全教育就是根据学科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向学生传递:如何应用地理知识应对灾难,获得生存方法,避免在遇到突发自然灾害时手足无措、盲目行动,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我在地理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渗透安全教育。
  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学校安全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在校学生是弱势群体,更应该受到保护。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而且影响范围广,尤其是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最为突出。这是我国地理方面的重要国情,针对这一国情,我结合中学地理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渗透各种自然灾害的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常见的各种自然灾害(如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等),培养学生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如我在讲授“板块构造学说”时,为了引起学生对“地震及有关防护知识”的重视,应用充足的论据: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7.8级有24万人丧生。2008年我国的“5.12”汶川大地震,四川省教育系統共死亡6581人,其中学生死亡6376人;并有1274人失踪,1107人被埋。2014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1744人死亡,失踪313人,9110人受伤,其中634人重伤。这些灾难给多少人带来不堪回首的痛楚!而这些血的事实也更易唤起学生对地震防护意识。灾难固然可怕,但是更可怕的是孩子们面对灾难时不知如何应对。所以学校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作为中学生必修的地理学科,更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安全教育,在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方面发挥其独特作用。
  二、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途径
  根据安全问题具有自然、人为的两重性,可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开展安全教育的内容
  为贯彻新课标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安全教育内容,针对学生实际,选择好教学内容和安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捕捉时机,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如在学习《自然灾害》这一内容时,我不失时机的告诉学生泥石流发生时如何逃生,地震发生了来不及逃生时寻找“地震活命三角区”, 小震时,防砸伤,找掩蔽物;大震时,防压伤,找三角区;在学习“天气符号”这一内容时,告诉学生遇到雷雨、沙尘暴天气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在学习“野外辨别方向”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增强保护自己的能力等等。
  (二)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充分利用地理活动课、第二课堂安排实践性强的教学活动,开展应急疏散演习训练等开放性教育,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灾难避险及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讲授学科内容,要使学生对所涉及内容建立正确的认知观。例如,由《海陆变迁》一章可知,我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教学中应使学生对地震建立正确的认知:①地震是自然现象,只有5级以上的地震才会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性。②目前人们还不能十分准确得预报地震。③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每个人应树立防震意识。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听、多看、多观察。较大的地震,阵前一般都有预兆,在气象、地下水、动物等方面会产生不少异常现象。不迷信、不谣传。
  (三)制定应对措施,组织进行实战演练
  如制定紧急预案,设计合理的疏散示意图,师生配合实际操练等。我们学校定期开展地震逃生演练,火灾逃生演练,安全讲座等活动,因此每个学生在听到警报后能紧张、有序、准确、迅速地做出应急躲避动作,有序、迅速地从教室前后两个门撤离,在安全区域排列好一个个方队。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安全防范、自我防护和应急自救教育,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急技能,从而具备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生存能力。
  总之,作为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学科的内容,我们所在学校的地理环境,我们区、镇、村所处的地理环境,活学活用所学地理知识,融合安全应急知识,使安全应急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仇奔波. 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张丽. 中国素质教育研究文集[M]. 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3] 曾菊新,李家清,李星明. 地理科学与教育研究[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正】 一、对满汉融合的认识我们曾经在《满族文学初探(一)》(《社会科学辑刊》八三年第一期)中谈了对满族文学基本特征是满汉融合的认识.但是关于满汉融合的提法,实非我们
【正】 笔者曾把古汉语中特殊的动宾关系从功能意义上概括为九种语法格式,即1.使宾式、2.视宾式、3.为宾式、4.置宾式、5.待宾式、6.属宾式、7.供宾式、8.称宾式、9.较宾式。
【摘 要】 “自读课用方法”是自读课教学的理念,自读课的关键还在于教师引导,必须依靠教师的组织和引导,通过导明学习方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搭建交流平台、巧妙引导、点拨,引导课外阅读等,把学生的主体性引向正确轨道,真正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关键词】 自读课用方法;自主学习;引导;点拨  新课标对自读课文做了十分明确的教学要求: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
【正】 关于曹丕和曹植的文学成就,早在南北朝时代就存在着不同意见.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篇》中就觉得世人对曹丕的评价过低.他说: 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
【正】 印度人很早就发明了数字和十进位计算方法,这种数字和计算方法后来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这一发明是与古代印度自然科学的发展分不开的.单就数学来说,
2018年9月,江苏省委书记在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会议上指出“尊重群众意愿,推进苏北地区农民群众按城镇化规律集中居住”。大力推进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
现在的人们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和料技迅逮发展的时代,人们确实在物质上也用不着偏激地刻薄自己。在这一代孩子的身上,再想让他们体验吃不饱、穿不暖、学会勤俭节约.已不是一件非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把数学教学融入实际生活中去,有目的地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交织在一起,
【正】 大连的城市发展,迄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在旧中国,大连曾沦为日、俄的殖民地,解放后,经过四十年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北方的重要沿海港口城市和经济中心城市。认真研
准确估算大区域尺度高分辨率森林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及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影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森林AGB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