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创新教育之我见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peng1986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信息时代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的灵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提高白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国家教育部也指出:要实施以培养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性的人才已是国家、社会、时代发展的必然和迫切需要,也是化学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归宿。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教材适宜创新教育的内容丰富。如何在初中化学中开展好创新教育教学,是每位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探讨的一个课题。
  一、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奠定创新教育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中生正处于兴趣广泛、好奇心强烈、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我们从化学课的启蒙阶段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创设良好的教学开端,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引起他们的学习愿望,并因势利导,把学生兴趣转化成乐趣,把乐趣转化成志趣,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兴趣呢?
  1.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绪言课是学习化学的启蒙课。可安排一些现象鲜明、有趣的化学实验,除了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外,还可适当补充一些简单而形象的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净水变色”、“神蜡自燃”等。新奇有趣的开端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会觉得化学世界真的绚丽多彩,化学真有意思,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欲望。课堂上现象鲜明的实验能使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而引起兴奋和产生兴趣,这种单质摆在实验桌上,并讲了注意事项,让学生选择适宜器材,分组操作后回答。”学生们积极操作,而后回答特有激情。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产生了追求真理的热情。
  2.创新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兴趣
  创新教育的主战场、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的方法和艺术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关键。盲日而缺乏指向的兴趣不能持久更不能发展成为志趣。利用好课堂教学,能增强学生的学科兴趣。在课堂上:(1)巧设课堂导语。如实验导人、故事导入、问题导人等,能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和欲望。(2)结合化学史和社会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能让学生了解到化学学科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建立的丰功伟绩,认识到学习化学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化学的兴趣会倍增。(3)重视化学德育渗透,关注化学社会热点,能提高学生觉悟,更为关注创新。
  3.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如化学墙报、化学晚会、化学小竞赛等,能为学生提供探索机会。开展好化学课外活动,在实践中强化求知欲望以及造福人类的志向,将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成为与远大理想相联系的,为坚强意志所支持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意识或理念。创新意识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进行创新活动。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足化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基础。
  创新精神是指一种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探索的精神状态。创新精神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保障。而一切创造都始于问题的发展、问题的探索,问题的解决。而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能逐步培养创新精神。
  作为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教会学生质疑,独立思考,大胆探索,要引导学生能逐渐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不断的质疑与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不能仅仅满足于讲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起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兴趣,教师应变过去的传授者为现在组纵者、合作者、探究者。如:我在进行“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教学时,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先从文字表达式人手,淡意义,学生能回答出来,再提醒学生从量的方而思考回答。而后师生总结。这样从宏观、微观、量的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至少提供了5种信息。再比如:进行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教学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兔子,让学生说图意;在这个兔图前用彩色粉笔写了数字5,让学生说图意,再让学生说出每只兔子有几只脚。而后类比学习:2H、3C02等符号前面,右下角的数字的意义。这样教学既使学习内容简单化,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求异能力。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审视分析问题,发散思维,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灵活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取得成功的信心。久而久之会凝聚成敢于向问题挑战,乐学、善学的精神状态,即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坚持“信仰”,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最新科技成就或自己的实践,对一些问题大胆提出质疑,通过师生之问交流探讨获得“真理”。
  三、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化学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贴近生活,探究生活,创设生活化学实验新模式是化学实验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做生活中的实验,学生活中的化学”,就是要注重教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延伸和拓展,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学实验,家庭小实验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独立创新;张扬自我、显示自我,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在生活中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例如,在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教学之后,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材料自制二氧化碳,学生可体会到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乐趣。再比如:“学了酸的性质后,我让学生用家中的物质除水垢。”等等。另外,积极组织开展课外活动,也是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的好办法。
  总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充分激发学牛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创新,我们的创新教育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英语写作作为英语的五项技能之一在我国英语教学特别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日常生活的运用还是在考试测验中,英语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英语应用者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考试测验的成败。另外,作为高中阶段的英语写作教学,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知识的升华,又是为进一步的大学英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作为高中英语的教学者的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为此,
中华经典诗文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涵养,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瑰宝,可以塑造人格、陶冶情操。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为此我校充分挖掘经典诗文的美育功能,设计了一系列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创设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人文环境过程中,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一、诵读经典古诗文,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我国经典古诗文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本教科书,它孕育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诵读
QBASIC程序设计是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它的指导思想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既掌握一定的编程语言知识、编程技术和基本算法,又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其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难点是它作为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许多知识点抽象难懂,学生的思维又跟不上。应当如何引导学生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快速掌握程序设计的新思想,提高QBASIC的教学效果,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