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人生 永恒艺术

来源 :上海艺术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s2h114n9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赖少其先生是我国20世纪有卓越成就的艺术大家,他有特殊的人生经历和艺术经历。他的艺术既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又有深厚的传统渊源,充满了严肃而活泼的探索精神。他创造的丰硕艺术成果,成为我国现代艺术宝库中的珍藏;他的创新胆识和勇气,受到人们普遍的尊敬和赞扬,在艺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成为我们珍贵的精神财富。在赖少其身上,折射出在中国20世纪伟大社会变革中追求民主、正义和进步的知识分子的睿智与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从少年时代起,在赖少其的心中就播下革命与艺术的种子。他在自己的家乡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和美术的启蒙教育,并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粤东农民运动和革命洪流的洗礼。20世纪30年代初,他考入广州美术学院后,就已经确立了用艺术服务人生、服务大众的志向。他积极响应鲁迅先生在上海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与他的老师李桦先生在广州创办“现代版画研究会”,以自己充满生气的创作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能,得到鲁迅先生的鼓励和赞扬,称誉他为“最有战斗力的青年木刻家”,并将他的作品介绍到日本去发表。尔后他投身革命运动的伟大事业。说赖少其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开创者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在战争年代,赖少其历经人生艰辛,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积累了丰厚的人生和艺术经验。解放之后,他身居党政要职,勤奋工作,为人正直、一身正气,虽遭受种种非难,他从不灰心丧气,仍一如既往地努力做好工作,同时在艺术中寻找寄托精神的栖所,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不断体悟艺术本质和规律,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理解也随之深入。20世纪50年代末,他被贬职到安徽工作,因祸得福,以安徽为第二故乡,受益于有深厚传统的徽派文化的影响,大步迈开艺术创新的步伐。以黄山为代表的雄伟奇特的山水,徽派的民居和民间艺术遗存,以渐江为代表的新安画派文人画传统,当代大师黄宾虹浑厚华滋的笔墨……在安徽,他发掘明末清初民间艺人创造的版画遗产“徽派”木刻,广泛搜集版画原作和有关资料,组织版画家们学习、讨论,并同时深入生活,获取创作灵感,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有力地推进了“新徽派版画”的创立。六七十年代,新徽派版画创作享誉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李桦先生评价新徽派版画是“发扬明末徽派精雕细缕的线刻,保持其婉约秀丽的风格,而赋予时代精神,表现现代生活更显现有强大的生命力”,还说它继承汉代画像石和漆画的特点,创造了浑厚豪放的风格。无疑,赖少其是充满革新精神的“新徽派版画”的领军人物。
  各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段和技法有异,但彼此之间的创造原理是共通的。在绘画领域颇有学养的赖少其,在文学和历史方面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他擅诗文,尤其在书法领域不仅以擅长金冬心书体闻名,而且涉猎各种书体,精通书理。唐云先生评论他的书法“方笔如削,字字都给人以峭拔苍稳的感觉,连在一起,则有浓厚的简札和石刻的味道,金石韵味十足”。实际上,早在50年代初,赖少其就在黄宾虹先生的指导和启发下系统观摩和研究了明清时期“新安画派”艺术家们的作品,在创立“新徽派版画”的过程中,也已经积极倡导版画家们学习传统中国画语言,在版画创作中适当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技巧。在五六十年代,我国文艺政策偏“左”,在对待传统文人画的态度上笼罩着民族虚无主义的阴影。在这样的时刻,赖少其能对传统文人画情有独钟,花费很多精力研究古人笔墨,说明他在同代人中较早意识到当时主流中国画界存在忽视传统的缺陷,也意识到产生这些缺陷的原因是对艺术本质和功能的片面认识。正是出于这种对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的自觉,他身体力行,临摹新安诸家,从干笔渴墨、苍茫简远之法到枯淡意趣,全面尝试各种笔墨技法,体会传统国画的写意原理。与此同时,赖少其清晰地意识到,中国画革新之路既不能局限于写生,也不能拘泥于师法古人。在山水画中,他重视笔墨,更重视丘壑。他一面深入研究古人的画理画法,一面深入自然,以自然为师。黄山成为他的创作基地,他数十次上黄山,观察、体验和写生,完成了一批主要以黄山为题材的作品,用浑厚滋润、格调朴拙的笔墨,写黄山烟雨迷蒙、云雾氤氲的奇妙景色。赖少其这些有鲜明个性风格的山水画,开启了表现黄山山水的新风气,他被人们称为“新黄山画派”的引路人。也是在创造黄山山水图卷的过程中,他更深刻地领悟到中国画艺术的奥妙,那就是艺术家除了要师古人、师自然外,更要师心,领悟到艺术家既要向自然学习,又要“自然为我”,即让自然服从艺术家表现主观内心的需要,而不是如实地呈现。
  赖少其有开阔的艺术视野和胸怀,他早期学习过素描和西画,转入中国画创作后,他分析、比较中西画的同与异。他强调“中国山水画与西画的‘风景’不同,中国山水画是诗、书、画的统一”。他努力在山水创作中表现诗意、诗境。但他在实践中也体会到,西画的一些造型和色彩,是可供中国画借鉴和采用的。他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谢稚柳先生在评论赖少其晚年所绘《梦中黄山图》时说:“(他)用元王蒙干笔渴墨之法皴擦之,又用西画印象派着色之法渲染之,能摄黄山之神……”
  赖少其在花卉创作上也成就斐然,他学陈老莲、金农,不只是学他们的技巧,更注意学习他们“从生活中来”和“观察入微”的精神。他笔下的花卉笔墨厚实而生动,与古人心合,也别出心裁,别具新意,和他的山水画一样,充满生气和灵韵。
  赖少其创作《梦中黄山图》时,已经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他已古稀之年,身在他的故乡广东了。他在寂寞的环境中埋头创作,丰厚的生活积累、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体悟,使他的诗书画艺术达到高度自由的天然境界。他在有法与无法中尽情徜徉,尽情地挥洒笔墨,涂抹画面,艺术语言单纯中见丰富,拙朴中见浑厚,幻境中见真实,充满了真诚与激情。当时,他的作品很少在公众场合展示,不过凡是有机会目睹他作品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无不敬佩他在浸淫传统基础上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
  赖少其逝世后,他的战斗人生经历和卓越艺术成就引起文化界的热切关注。尤其在他长期生活的安徽,于2005年建立了赖少其艺术馆,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全面推动对赖少其生平与艺术的研究。现在安徽美术出版社又在筹划规模宏大的《赖少其艺术馆藏作品集》的编辑、出版,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文化工程。可以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赖少其的人格力量和艺术魅力,将会越来越散发出夺人的光彩。他追求真理、献身社会的人生,他发自内心的真诚艺术创造,他永不止息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气魄,会永远成为后人仰慕和学习的楷模!
其他文献
“原生艺术(Art Burr)”是由20世纪法国著名艺术家杜布菲(Jean Dubuffet)发掘并命名的,它特指没有明显的传承体系、没有模仿成分、“从天而降”的艺术,也有称之为“素人艺术(outside
新疆多山溪性河流,坡陡流急。洪水预报对于防灾兴利意义重大。文中以新疆天山北坡中段的金沟河流域为例,为了取得预期的研究效果,并使问题简单化,最终选择了离散线性水库洪水
秦腔《易俗社》作为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东道主剧目,是一个非常具有探讨性的案例。一段承载着厚重文化记忆的历史,一个艺术史上具有标杆意义的剧社,一群爱艺如命勇于担当的伶
6月5日,2018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在中华艺术宫举行动员大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的领导,本届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工作团队、电影节指定影院代表、各合作区代表、志愿者代表及主要服务供应商代表等出席动员大会。会上向参与今年电影节展映的45家影院进行授牌。  会议提出,2018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在上海举办的一项重要国际
<正>近年来,没有哪部影片能像《老炮儿》一样激起普罗大众的表达欲,由此催生的关于《老炮儿》的评论,可以说各执一词,众说纷纭,从这个意义上说,《老炮儿》成为近年来不多见的
摘 要: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由于中西方文明交流的增多,高校中国画专业教学也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因此,对高校中国画专业教学的发展史、教学中的问题,以及中国画专业产教融合发展进行探索研究,必将促进中国画专业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画;高校教学;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2-0187-02  DOI:10.16657/j.cnk
沪苏两市,自古一体。明代以前,苏州即为江南重要的行政中心。著名学者李伯重先生认为:"明清苏州的城市是一个以府城为中心,以郊区市镇为外延的特大城市"。清代康雍乾三朝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