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解法预处理实际印染废水的优化分析

来源 :广东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e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铁碳微电解材料,研究其预处理实际印染废水的效果。通过单因素影响分析实验,对曝气/非曝气、反应初始p H、微电解材料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等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当气水比控制为2.5∶1,微电解材料投加量为1.5:1.0 kg·L-1,p H为2.0,反应时间为40 min时,微电解法对实际印染废水的预处理效果达到最佳,即COD去除率为69.4%,色度去除率为91.1%,NH4+-N没有明显去除。与传统混凝法相比,微电解法更适用于实际印染废水的预处理单元。
其他文献
微型热敏剪应力传感器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基于热敏感原理的间接剪应力测量会引入流体环境温度的影响。结合热敏剪应力传感器的热交换模型,研究了流体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机理。分析了常用温度修正方法的应用局限性,设计了结合流体温度、从信号处理角度修正传感器输出的温度补偿方法,没有增加电路复杂程度,显著提高了测量精度。测试实验表明:当流体环境温度在10~20℃范围变化时,温度造成的输出信号偏移误
多层砂岩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小层渗流能力大小受动静态因素共同决定,将渗透率作为注水层段划分的主要指标,已不能达到层段内注水均匀推进的目的。以油水两相流达西公式为
文章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以四氯化钛和钛酸四丁酯作为前驱体,在热处理温度为400~500℃条件下,制得晶相结构为锐钛矿Ti O2薄膜,但以四氯化钛为前驱体的Ti O2薄膜易开裂;以钛
为了解除草剂对白芨(Bletilla striata)的影响,筛选出对白芨无药害的除草剂,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用24种常用除草剂对一年生白芨苗进行了药害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剂量下,50%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