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价格”是《经济生活》第一单元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把握这一概念,需要搞清如下几个问题。
一、价格、价格变动与价格差异的含义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同一商品在不同时候有不同价格,叫价格变动;同一商品在不同地区有不同价格,叫价格差异。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1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情况下,价值与价格成正比。商品价值的变化是引起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反之,价格越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成正比),与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无关。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但商品生产者只有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处于有利地位。商品生产者要获利更多,就必须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一般是指某行业;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一般是指某企业。)
春茶嫩叶,相逢处子素手。乾坤一片叶,飘零五湖中。沉浮渐散淡,古道马蹄盅。几杯前朝心事冷,一壶朋辈浊世清。——邓康延
年少时,站在波光粼粼的小溪边,梦想着梦想,这很棒;但更棒的会死,奋斗一生,在生命的尽头能说一句:梦想是真实——约翰奥斯汀
2直接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
3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引起价格变动。这些因素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给或需求来实现的。
4货币本身的价值会影响商品价格。一般地说,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商品价格成反比。
5纸币的发行量会影响商品价格。当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时,会引起物价上涨,诱发通货膨胀。
6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还有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垄断等。
三、价格的形成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这样形成的价格,既反映商品价值,又反映商品的供求状况,对消费者的生活和企业的生产都具有灵敏的引导作用,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注意:市场决定价格与价值决定价格:市场决定价格是就决定价格的主体而言的,价值决定价格是就决定价格的因素来讲的,二者只是角度不同,都是正确的。)
四、支配价格变动的“看不见的手”——价值规律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注意:所谓等价,就是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要相等,但这个“相等”不是指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是相等的,而是就总体而言的,等价交换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理解:价格的波动是以价值为基础的,既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我们不仅要看到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还要看到价格反过来也会影响供求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例如,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就会刺激商品生产者扩大生产,从而使供求趋于平衡。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价格时涨时落,但从一段较长的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
五、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需求来实现的。理解和把握这一知识点,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一般来说,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反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这就是需求法则。要准确理解需求法则,必须注意,得出这一结论的前提是假定消费收入预期以及相关商品的价格都保持不变。
(2)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需求)影响的具体情形。①价格变动对不同的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需求弹性大);②价格变动还会影响该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互为替代品的两种商品来说,商品价格变动与其替代品需求量是同向变化;对于互补商品来说,商品价格变动与其互补商品需求量是反向变化,即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3)“买涨不买落”是一种生活中的特殊现象,它是由于受人们消费心理预期的影响而导致的。这种现象实际上仍然符合价格降低需求量增加的道理,只不过是消费者希望价格越低越好。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原因: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从根本上说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①商品的价格与供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因而价格变动可以调节生产规模。②商品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的。因而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可以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竞争中更具优势。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只有让渡出使用价值,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为此,生产者就需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表现:①调节产量。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练习】
1在当前楼市步入新一轮深度调整期之时,地方政府应“就市”而非“救市”,让市场之手决定房价的走势。“让市场之手决定房价的走势”是指①市场需求决定价格②市场是决定价格的主体③价格由市场决定,国家不能干预④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
一、价格、价格变动与价格差异的含义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同一商品在不同时候有不同价格,叫价格变动;同一商品在不同地区有不同价格,叫价格差异。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1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情况下,价值与价格成正比。商品价值的变化是引起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反之,价格越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成正比),与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无关。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但商品生产者只有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处于有利地位。商品生产者要获利更多,就必须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一般是指某行业;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一般是指某企业。)
春茶嫩叶,相逢处子素手。乾坤一片叶,飘零五湖中。沉浮渐散淡,古道马蹄盅。几杯前朝心事冷,一壶朋辈浊世清。——邓康延
年少时,站在波光粼粼的小溪边,梦想着梦想,这很棒;但更棒的会死,奋斗一生,在生命的尽头能说一句:梦想是真实——约翰奥斯汀
2直接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
3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引起价格变动。这些因素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给或需求来实现的。
4货币本身的价值会影响商品价格。一般地说,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商品价格成反比。
5纸币的发行量会影响商品价格。当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时,会引起物价上涨,诱发通货膨胀。
6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还有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垄断等。
三、价格的形成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这样形成的价格,既反映商品价值,又反映商品的供求状况,对消费者的生活和企业的生产都具有灵敏的引导作用,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注意:市场决定价格与价值决定价格:市场决定价格是就决定价格的主体而言的,价值决定价格是就决定价格的因素来讲的,二者只是角度不同,都是正确的。)
四、支配价格变动的“看不见的手”——价值规律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注意:所谓等价,就是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要相等,但这个“相等”不是指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是相等的,而是就总体而言的,等价交换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理解:价格的波动是以价值为基础的,既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我们不仅要看到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还要看到价格反过来也会影响供求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例如,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就会刺激商品生产者扩大生产,从而使供求趋于平衡。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价格时涨时落,但从一段较长的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
五、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需求来实现的。理解和把握这一知识点,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一般来说,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反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这就是需求法则。要准确理解需求法则,必须注意,得出这一结论的前提是假定消费收入预期以及相关商品的价格都保持不变。
(2)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需求)影响的具体情形。①价格变动对不同的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需求弹性大);②价格变动还会影响该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互为替代品的两种商品来说,商品价格变动与其替代品需求量是同向变化;对于互补商品来说,商品价格变动与其互补商品需求量是反向变化,即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3)“买涨不买落”是一种生活中的特殊现象,它是由于受人们消费心理预期的影响而导致的。这种现象实际上仍然符合价格降低需求量增加的道理,只不过是消费者希望价格越低越好。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原因: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从根本上说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①商品的价格与供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因而价格变动可以调节生产规模。②商品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的。因而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可以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竞争中更具优势。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只有让渡出使用价值,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为此,生产者就需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表现:①调节产量。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练习】
1在当前楼市步入新一轮深度调整期之时,地方政府应“就市”而非“救市”,让市场之手决定房价的走势。“让市场之手决定房价的走势”是指①市场需求决定价格②市场是决定价格的主体③价格由市场决定,国家不能干预④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