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复苏之路不能绕过中国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关注中美两国存在冲突的话题比关注两国共赢互利的要多,本文作者认为原因是美国陷入了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后,有可能选择成为一个技术出口国,而中国很可能成为这一出口的主要市场。
  
  美国复苏的道路和奥巴马成为总统的道路不能绕过中国的观点,似乎并没有那么稀奇古怪。现在世人普遍认为,中国的救市举措已成为拯救美国金融危机中重要的战略之一。
  25年来,美国消费者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如今,这个火车头出轨了,并将世界其它地区的经济也带出了轨。
  复苏需要资本流向发生巨变。近10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穷人一直在为美国富人的消费提供资金。美国一年所借外债高达近1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借自发展中国家,美国人以极低的利率利用这些资金进口消费品、购买住房,结果导致美国家庭出现了偿付危机,进而表现为金融机构的偿付危机。如果我们把家庭需求的丧失当作一种债务,那么美国家庭无异于已经破产。
  复苏绝无可能,除非美国家庭有储蓄,而他们在经济紧缩、收入下降时不可能有储蓄。为了有储蓄,美国人必须向别人出售商品和服务。放眼全球,不难发现这个别人是中国和太平洋沿岸地区。世界近一半人口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部分能力都集中在这一地区。
  中国遇到的经济问题与美国正好相反: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富裕的沿海地区与落后的内陆地区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而且中国经济对外国市场过分依赖。中国对经济危机采取的对策远比华盛顿激进得多。中国打算将其国内生产总值的近115用于刺激消费,大规模修建国内基础设施。
  通过加强合作,中国经济在向国内消费转变过程中能够减少执行风险,美国能够解决储蓄问题。这种合作关系不必局限于中关两国,但它必须建立在美中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基础上。同时,应该鼓励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参与到这种合作关系中。
  人们写了许多美中两国可能发生冲突的文章,但极少有人解释两国之间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什么。中关两国从合作中得到的好处要远远大于从冲突中得到的好处。
  美国的经济模式已被打破,无法逆向运转:美国无法拯救建立在不断增加的消费债务和零储蓄基础之上的经济。美国必须成为一个技术出口国。美国应该认识到美国经济的扭曲与中国(以及其它新兴国家)经济的扭曲恰好相反,但它们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共同的解决办法。
  中国可以利用美国的帮助使其经济向国内市场转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多年来,美国官员一直试图劝说中国进口美国的金融模式。如今美国模式的崩溃使这种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但目前是中国买进美国银行、启动消费者借贷市场的最佳时机。
  美国消费市场的失败并不能抹去美国银行一个世纪以来在评估消费信贷、将消费信贷债券化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为了帮助中国进口美国模式,作为回报,应该让中国得到购买美国大金融机构的机会。美国依然是技术上最先进的国家。中国需要美国的先进技术。在许多情况下,美国处于安全考虑限制向中国出售技术。
  美国应该大幅减少中国在进口美国技术、购买美国公司方面面临的限制作为回报,中国应与美国签署将两国安全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一份协议。
  除了中关达成这种协议外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中国把目光投向国内、把他们的精力投入到“一个国家的市场社会主义”中去,提高对中国产品的国内需求,并不再把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目前,中国以美国的关系已变得至关重要。中国大量储备美元的战略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中国的这种做法为美国大肆举债提供了资金。中国的储备是促使美国的长期利率保持低水平而且能够一直大肆举债的主要原因。
  现在,举债经营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中美两国——世界上最大的储蓄国与最大的开销国的伙伴关系是关键。
其他文献
近日,《国际先驱导报》与新浪网就“2007年中国最缺少什么?”进行了联合调查,截止到2月27日24时,共有8460人参与了在线投票,其中有58.9%的人认为“最缺少社会的公正公平”。“我认为最缺的是社会的公平和有信用、有血性的民族性格!”武汉的陈先生表示。有22.52%的人认为最缺少完善的法制。“中国最缺少的是一整套完善的强有力的法制。“中国的全部制度得到执行,社会还会不公平?”在深圳打工的黄先生
通过介绍水价制定理论、方法和依据,阐述了水价制定和实施的影响因素以及面临的困难。
高层住宅的功能要求多样,除满足上部住宅合理使用要求外,还需满足底层大空间的商业用途以及地下室停车库的功能要求,为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需进行结构抗震设防超限审查。共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的前言中提到:“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