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犯罪情景预防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weido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强烈呼吁将“醉酒驾车行为”纳入刑法规范。但是,仅仅依靠司法预防是不够的,还应该从情景预防角度入手,采取相应措施,以更有效地减少醉酒驾车行为。
  关键词醉酒驾车 情景预防 刑法规范
  作者简介:黄怀青,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2009级法律硕士,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图分类号:D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3-298-01
  
  近年来,汽车拥有量不断激增,醉酒驾车所引发的交通事故也不断增加。据统计,1998年,全国共发生酒后和醉酒驾车肇事5075起,造成2363人死亡。2009年1月至8月,共发生3206起,造成1302人死亡,其中,酒后驾车肇事2162起,造成893人死亡;醉酒驾车肇事1044起,造成409人死亡。特别是去年备受社会关注的“成都孙伟铭醉酒驾车死刑案”、“广东黎景全醉酒驾车死刑案”后,有关部门也重拳出击,严厉打击醉酒驾车行为。更有人呼吁,在刑法上增加“酒后驾车罪”,以加大对酒后驾车行为的惩处力度。最新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由此将“危险驾驶”列入审议内容,引起社会极大关注。新草案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从重处罚。
  然而,司法预防有其固有的缺陷,有时甚至还会产生诱发或促成犯罪的副作用。因此,仅仅依靠司法预防是远远不够的。情景预防理论,是基于对传统犯罪原因理论和预防理论的反思,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的,近年来以成为世界范围内犯罪预防的主流理论之一,与社会预防和司法预防构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社会预防——情景预防——司法预防”的三元主义。情景预防是通过确认、管理、设计、调整等方式,持久有机地改变情景,影响行为人的理性选择,减少犯罪机会情景因素和促成情景因素,从而达到犯罪预防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恰当地改变情景因素,防止因此诱发犯罪动机或利于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行动和措施。
  对于我国严重的醉酒驾车行为,仅仅依靠司法预防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结合其他各种有效手段,以达到真正杜绝醉酒驾车行为的效果。下面将以情景预防理论为基础,提出几点具体建议,以期能有利于减少醉酒驾车行为。
  一、增加犯罪难度
  1.目标转向:酒,历来是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东西,而酒桌上的应酬也是民众,特别是上班一族的头疼之处。很多时候,行为人自身可能并不想喝酒,但是挡不住他人的软磨硬泡而喝一杯,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因此,转变社会观念,倡导无酒社交活动,摒弃酒桌上应酬风气(特别是政府招待、商务招待上的,且这些人往往是有车一族),宣扬健康、时尚的餐饮文化,抑制酒水的消费需求。如弘扬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在餐桌上以茶代酒,使之成为一种新时尚,从而减少醉驾行为。
  2.控制犯罪工具:在征求民众意见的前提下,制定相关餐饮规则,鼓励、限制、甚至禁止餐饮行业向驱车前来就餐的顾客出售酒水,从而降低醉酒驾车行为的可能性。或者提高酒水的消费税,从而提高酒水价格,减少酒水消费。
  二、提升犯罪风险
  1.加强自然监控: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宾馆饭店和其他公民对喝酒开车的司机勇敢地进行举报,并为举报人严守秘密。要使举报获得好的效果,当然应实施高额奖励制度。关于奖励资金问题,应当由喝酒开车的司机来负担。因为再富的人涉及他的经济利益时,他都有切肤之痛,让他们对此付出较大款额的代价,是减少他们重犯同样错误的灵丹妙药。
  2.强化正式监视:交警部门加大检查力度,在主要娱乐场所、餐饮场所、交通要道增加酒精浓度检测点,增加检测频率和延长检测时间,特别是晚餐时间。统计显示,70%的醉驾行为发生在晚饭后,且此时天色暗,增加行车难度,进而提高了交通事故发生可能性。
  3.减少匿名性:通过媒体曝光醉酒驾车者,使行为人不敢再犯,并对其他人有很好的警示作用。南京、福州等地采取了这一措施,得到了大部分民众的支持,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排除犯罪借口
  1.帮助守法:亲朋好友结伴外出就餐,相互提醒、监督,告诫驾驶员不得饮酒,必要时加以劝阻。无法阻止其饮酒时,有驾驶证的可以代为驾驶,或者找代驾服务、搭乘公交车、打出租车等,坚决不能让醉酒者驾驶机动车。
  2.张贴告示:在饭店餐厅、酒吧会所、交通道路等场所贴告示、竖宣传牌等,加大宣传力度,提醒、告诫行为人不得酒后驾驶,违法必究。
  3.发展代驾业务:支持、规范、监督代驾业务,鼓励该业务健康合法发展,增强民众对代驾业务的了解和信心。鼓励饭店餐厅等服务人员发现驾驶员有饮酒行为时,主动为其寻找代驾人员。
  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情景预防,再加上社会预防和司法预防,醉驾行为必然会大幅度减少。事实上,自此有关部门也正有意无意地进行着醉驾行为的情景预防,并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因醉驾而发生的交通事故已明显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强调情景预防的同时,也要看到这种预防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它只是抑制行为人动机的外化,而并非从本质上消除行为人反社会人格的形成。而且,对情景因素考虑较少的那些犯罪,其预防效果也不明显。这就需要发挥司法预防、社会预防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强调情景预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司法预防和社会预防。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预防犯罪这一综合病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远煌.犯罪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张远煌.犯罪学原理.法律出版社.2007.
  [3]齐雅彬.情景预防简述.法律与社会.2009(5).
  [4]王丽华.试论情景预防.黑龙江政法干部学院学报.2007(2).
  [5]张丹.如何防止醉酒驾车.法制与社会.2010(6).
其他文献
摘要贝卡里亚立足于功利主义原则,提出了以预防犯罪为主要目的的刑罚理论即目的刑论。然而,目的刑论由于存在诸如违反罪刑均衡原则和破坏社会正义等等方面的弊端。因此,将目的刑论与报应刑论相结合而以报应为主、兼顾预防的折衷主義刑罚理论便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  关键词目的刑论 报应刑论 折衷主义  作者简介:付福临,郑州大学法学院刑法学硕士,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研究方向:中外刑法学。  中图分类号:D
摘要持有型犯罪不同于作为或不作为犯罪,它是一种具有独立行为方式的犯罪类型。由于尚未造成任何法益的实际损害或危险状态,持有型犯罪因而是一种“抽象危险犯”。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持有型犯罪包括涉及假币、枪支弹药、毒品等管制物品或限制流通物品的犯罪,不包括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纯正的不作为犯罪。刑法对持有型犯罪的规定体现了国家刑罚权的扩张,对持有型犯罪的刑罚设置应当谨慎,应当体现现代刑法理
摘要:文化与经济相互作用,文化力可以通过运用经济手段、引入经济要素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同时经济通过增加文化含量、发挥文化作用而不断提升内在价值。东北二人转作为一种民间文化成功实现了产业链式的发展,是我国传统文化、政治、经济制度几番力量与机会的结合。  关键词:文化;经济;文化产业;二人转  作者简介:宋雅婷,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专业,研究方向: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孟晓鸣,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
摘要:近几十年来,旅游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显示出强势劲头,带来了丰厚效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的影响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鉴于旅游资源在旅游业中占据基础核心地位,专家学者对旅游资源的研究不断深入。  关键词:旅游资源;法律保护;旅游资源开发  作者简介:谢镭,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2011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D922
摘 要 2011年初,《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公布,其中第十章“非公开募集基金的特别规定”中第七十五条之七,第二款给出了“合格投资者”的概念,这也是我国首次在法律中明确合格投资者的概念,填补了法律层面对于“合格投资者”这一概念的空白。但草案中仅就合格投资者的概念予以原则性规定,未涉及具体的认定标准,将导致司法实践中认定标准的模糊。因此,建议对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
摘 要 “4·15膠囊铬超标事件”,对胶囊产业造成了一些列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好有坏。事件背后,不仅仅是挑战,也有着难得一遇的机遇。胶囊企业如何趋利避害,政府部门又要做何对策。结合此次调研,我们从企业自身、政府、群众、媒体等各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并研究得出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 药用辅料 调研 危机治理 问题胶囊  基金项目: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运河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基金立项活动
2012年2月29日,广州市召开了水价调整听证会,出席本次听证会的代表有25名,具体包括: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各3名,协会代表1名,经营者代表2名,消费者代表13名。省物价局、市委办公厅、市水务局等相关部门代表列席听证会,多家媒体进行报道。此次听证会分四大程序:一、市自来水公司宣读申请函;二、市物价局陈述调整方案;三、参加人提出意见和建议;四、相关部门给予回应。其中市物价局提供了两套听证
摘要行政诉讼无疑是制约公权力、维护私权利的有力法律武器。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独立的行政法院的国家,行政法院在法国已有了长足的发展。而现如今我国的司法系统仍存在着诸多弊病,亟需改革,行政法院制度的借鉴则可以使我国的司法系统改革豁然开朗。  关键词大陆法系 行政法院 法院制度  作者简介:张磊,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2008级法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D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
摘要 本文从犯罪的基本概念出发,具体结合案例分析共同犯罪的认定问题,并进而从间接正犯和教唆犯的角度分析案例。  关键词 共同犯罪 间接正犯 教唆犯  作者简介:杜华,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0-073-02    一、案例  丁大伟原是柯曼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一下简称科曼公司)聘用人员,因盗窃同事和公司财务被解聘。丁
摘要法律和制度的生命在于实践,执行是法律制度得以实践的必不可少的形式和途径。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颁布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从而导致司法行政机关对司法鉴定的管理流于形式,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本文以文件检验为视角对司法鉴定监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执行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司法鉴定虚假鉴定错误鉴定法律监督  作者简介:吕娟、邢浩伟,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检察院技术科干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