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三沙,大家可能都充满幻想:碧海蓝天,海鸟翱翔,鱼跃深海。但是真实的三沙是:一天的三沙是天堂,两天的三沙是人间,一周的三沙是地狱。什么意思呢?比起美景更让人深刻的是那种吃人的寂寞。
这样惊险的事情还有不少。在建设南沙东门礁基站时,韩永恒的同事陈泽纲和队友们在登礁之前遇到了特别大的风浪,致使乘坐的登陆艇倾斜超过了45度,差一点被掀翻,他们运送的机柜掉进了海里,所幸,当时机柜里的板件抽了出来,那里的海水不是很深,在官兵的帮助下,赶紧把机柜打捞了上来。上了礁盘后,守礁的战士们拿出了他们贮藏的珍贵的淡水清洗机柜,当时陈泽纲被战士们的举动感动得说不出话。这也从侧面看出,驻守南沙的战士们对通信的需求是多么的强烈。为了解决战士们的通信难题,尽管千难万险,他们也从未想过放弃,所有的坚持和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戍边官兵和过往渔民万里波涛上的通信梦。
交通问题是头等难题
赴三沙作业,交通问题是头等难题。韩永恒的一个同事叫林炽铀,2007年12月初接到赴西沙琛航岛、中建岛、珊瑚岛建站的任务,他二话不说便启程了。本来预计元旦可以赶回来结婚的,却不想突遇寒潮,浪高四五米,最终被困于琛航岛,结婚照也没来得及拍,他只能与满心期待的妻子通话解释并取消了原定的婚礼日程。
除了要克服交通的困难,还要有超强的身体素质和惊人的毅力。有一次台风季节三沙网络建维团队前往南沙,从三亚出发一路向南,经过60多个小时的颠簸才到达永暑礁。船摇得很厉害,人躺在床上很容易掉下去,船上厨房没办法炒菜只能用密封的大圆筒煮些流食供应。有一个队友吐到晕厥,兄弟们将奄奄一息的他抬到甲板上晒太阳,经验丰富的老船员说用生姜敷住肚脐可以“勾魂”,所有能动的人找姜的找姜、榨汁的榨汁、裹纱布的裹纱布……一番抢救之后,他终于恢复了意识。那时他们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后来,韩永恒问那位兄弟,下次还去吗?他说:去!总要有人到艰苦的地方去。也许,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有过这样一份难忘的经历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笔财富!
还有一次,三沙网络建维团队去西沙中建岛维修受台风影响中断四个多月的基站,维修需要很长时间,然而补给船3个小时后就要返航,搭不上补给船他们也许就要在中建岛待上一个月。中建岛是离越南最近的一个岛屿,军事位置敏感,据传曾被越军偷袭。看到战士们殷切期盼的目光,他们依然决定留下。连续奋战了十几个小时,终于修复了基站。当韩永恒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机房外,看着士兵们在欢呼声中轮流把电话打到数千里外的家中时,那一刻,他们完全忘记了即将到来的、难以想象的“岛礁生活”。
尽管每次去西沙、南沙都惊险连连,但每次说起这些经历,韩永恒都有一种由衷的成就感。曾经有一位海军军官对他说,以前南沙通信不畅的时候,战士们常常坐在礁石上眺望远方思念亲人,有时几天不说一句话。
中国移动的信号实现了三沙的全覆盖
在三沙网络建维团队的努力下,中国移动的信号早已实现了三沙的全覆盖,2014年,为了在西沙群岛架上4G信息高速公路,他们奔赴西沙进行4G建站的勘察设计。4月底5月初,他们勘察队伍一行四人,几乎把所有的交通工具坐了个遍:大飞(冲锋舟)、执法船、海监船、小舢板、电瓶车……一个都没落下!接连着四天,迎着朝阳,登船出海,绕过礁盘交错的海域,赶着高位潮水登岛勘察。下午3点左右,必须赶在落潮前离岛。晚上,还要与市信息中心、设计院商讨设计方案……
现在,中国移动4G网络已经对西沙群岛人居岛礁实现了全覆盖,南沙群岛七个岛礁实现了中国移动信号全覆盖,往返于三沙海域和海南岛的三沙远海补给船“三沙一号”也实现了全国首创的“动中通”4G船载通信全航程覆盖。2017年,还实现了对西沙永兴岛机场、西沙周边岛屿鸭公岛、甘泉岛、羚羊岛、银屿岛和北岛的网络覆盖。
海疆万里远,音信瞬时达。有了畅通的通信网络,戍边将士和南海渔民们不再乡愁难寄。有喜悦,有磨难,有惊险,有遗憾,所有这些动人的片段都凝聚在三沙网络建维团队的征途上,记录在他们的履历里。他们先后荣获第19届“海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15年第一届“最美通信人”、第19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16年“全国工人先锋号”、2016年首届“最美央企人”、2016年第二届“最美海南人”、2016年“最美移动人”等荣誉称号。

这样惊险的事情还有不少。在建设南沙东门礁基站时,韩永恒的同事陈泽纲和队友们在登礁之前遇到了特别大的风浪,致使乘坐的登陆艇倾斜超过了45度,差一点被掀翻,他们运送的机柜掉进了海里,所幸,当时机柜里的板件抽了出来,那里的海水不是很深,在官兵的帮助下,赶紧把机柜打捞了上来。上了礁盘后,守礁的战士们拿出了他们贮藏的珍贵的淡水清洗机柜,当时陈泽纲被战士们的举动感动得说不出话。这也从侧面看出,驻守南沙的战士们对通信的需求是多么的强烈。为了解决战士们的通信难题,尽管千难万险,他们也从未想过放弃,所有的坚持和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戍边官兵和过往渔民万里波涛上的通信梦。
交通问题是头等难题
赴三沙作业,交通问题是头等难题。韩永恒的一个同事叫林炽铀,2007年12月初接到赴西沙琛航岛、中建岛、珊瑚岛建站的任务,他二话不说便启程了。本来预计元旦可以赶回来结婚的,却不想突遇寒潮,浪高四五米,最终被困于琛航岛,结婚照也没来得及拍,他只能与满心期待的妻子通话解释并取消了原定的婚礼日程。
除了要克服交通的困难,还要有超强的身体素质和惊人的毅力。有一次台风季节三沙网络建维团队前往南沙,从三亚出发一路向南,经过60多个小时的颠簸才到达永暑礁。船摇得很厉害,人躺在床上很容易掉下去,船上厨房没办法炒菜只能用密封的大圆筒煮些流食供应。有一个队友吐到晕厥,兄弟们将奄奄一息的他抬到甲板上晒太阳,经验丰富的老船员说用生姜敷住肚脐可以“勾魂”,所有能动的人找姜的找姜、榨汁的榨汁、裹纱布的裹纱布……一番抢救之后,他终于恢复了意识。那时他们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后来,韩永恒问那位兄弟,下次还去吗?他说:去!总要有人到艰苦的地方去。也许,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有过这样一份难忘的经历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笔财富!
还有一次,三沙网络建维团队去西沙中建岛维修受台风影响中断四个多月的基站,维修需要很长时间,然而补给船3个小时后就要返航,搭不上补给船他们也许就要在中建岛待上一个月。中建岛是离越南最近的一个岛屿,军事位置敏感,据传曾被越军偷袭。看到战士们殷切期盼的目光,他们依然决定留下。连续奋战了十几个小时,终于修复了基站。当韩永恒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机房外,看着士兵们在欢呼声中轮流把电话打到数千里外的家中时,那一刻,他们完全忘记了即将到来的、难以想象的“岛礁生活”。
尽管每次去西沙、南沙都惊险连连,但每次说起这些经历,韩永恒都有一种由衷的成就感。曾经有一位海军军官对他说,以前南沙通信不畅的时候,战士们常常坐在礁石上眺望远方思念亲人,有时几天不说一句话。
中国移动的信号实现了三沙的全覆盖
在三沙网络建维团队的努力下,中国移动的信号早已实现了三沙的全覆盖,2014年,为了在西沙群岛架上4G信息高速公路,他们奔赴西沙进行4G建站的勘察设计。4月底5月初,他们勘察队伍一行四人,几乎把所有的交通工具坐了个遍:大飞(冲锋舟)、执法船、海监船、小舢板、电瓶车……一个都没落下!接连着四天,迎着朝阳,登船出海,绕过礁盘交错的海域,赶着高位潮水登岛勘察。下午3点左右,必须赶在落潮前离岛。晚上,还要与市信息中心、设计院商讨设计方案……
现在,中国移动4G网络已经对西沙群岛人居岛礁实现了全覆盖,南沙群岛七个岛礁实现了中国移动信号全覆盖,往返于三沙海域和海南岛的三沙远海补给船“三沙一号”也实现了全国首创的“动中通”4G船载通信全航程覆盖。2017年,还实现了对西沙永兴岛机场、西沙周边岛屿鸭公岛、甘泉岛、羚羊岛、银屿岛和北岛的网络覆盖。

海疆万里远,音信瞬时达。有了畅通的通信网络,戍边将士和南海渔民们不再乡愁难寄。有喜悦,有磨难,有惊险,有遗憾,所有这些动人的片段都凝聚在三沙网络建维团队的征途上,记录在他们的履历里。他们先后荣获第19届“海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15年第一届“最美通信人”、第19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16年“全国工人先锋号”、2016年首届“最美央企人”、2016年第二届“最美海南人”、2016年“最美移动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