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的临床检查探究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ic5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110例小器官疾病检查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55例/组,一组采用高频超声检查记为观察组,另外一组进行常规超声检查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检出率为87.27%,对照组的检出率为70.91%,观察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检出效果:观察组检出清晰27例,检出模糊24例,检出错误4例,清晰率为49.09%,对照组检出清晰17例,检出模糊27例,检出错误11例,清晰率30.91%。则观察组检出清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其检出率和检出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查,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小器官 疾病检查 效果
  人体小器官检查在临床医学上存在这一定的难度,小器官的部位不同在检查过程中检查方法和检查效果也不一样[1]。随着小器官疾病患者日益增多,加强检查方法研究对于控制小器官疾病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学领域对于小器官疾病检查日益重视,尤其是超声诊断小器官疾病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但是常规超声诊断检出率不高且检出的效果不佳[2]。现在高频超声诊断在小器官检查中检查效果正在进一步验证之中,据相关文献表明采用高频超声诊断小器官疾病效果比较明显,笔者针对常规超声和高频超声进行对比分析。现选取本院自2013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110例小器官疾病检查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3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110例小器官疾病检查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55例,男28例,女27例,年龄在15~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3.8)岁;观察组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龄在14~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4±3.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过诊断确诊为小器官病变;(2)患者年龄均小于70岁;(3)患者均属于自愿参与调查。
  排除标准:(1)排除未经确诊为小器官疾病者,排除调查;(2)患者年龄大于70岁,排除调查;(3)患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超声检查,观察组则采用高频超声检查,检查的具体操作如下:高频超声仪器探头选用频率为20MHz,根据患者小器官的位置确定检测方案。检查中若患者体位不适,则改变患者体位,注意检查探头也应根据体位变化而变化。检查小器官病变时,若检查对象为肿瘤组织应呈现出立体结构,将声像图的特征描绘出来,对浅表层的小器官病变组织和病变表层距离进行测量,并在报告单中加以描述。
  1.3 观察指标
  针对患者小器官进行观察,按照清晰、模糊、未显示三个等级进行检查报告评价。
  小器官的检出率计算,通过对检查的结果和病理结构进行对比,结果如果一致则记为检出,不一致記为未检出,最后进行数据统计计算:小器官疾病的检出率=检出例数/分组例数x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检验,以P<0.05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检出率
  观察组的检出率为87.27%,对照组的检出率为70.91%,观察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示。
  2.2 检出效果
  观察组检出清晰27例,检出模糊24例,检出错误4例,清晰率为49.09%,对照组检出清晰17例,检出模糊27例,检出错误11例,清晰率30.91%。则观察组检出清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针对小器官的检查手法越来越多,传统的超声检查已经不能够满足大众对于检查结果的高要求。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经已经可以准确确定出小器官病变深度、位置以及周边组织的关联性[3]。临床上采用超声高频检查其操作相对简单、方便,且患者检查受到的伤害较小,有利于患者依从性提升。高频超声检查图像比较清晰,具有较高的回声定位能力,对于小器官疾病的病灶确定具有现实意义。
  采用高频超声技术进行病灶确定,由于小器官的浅表位置有很多小囊肿,浅表回声通过常规的检查手段不能够完全确定病灶位置。通过高频超声检查可以对囊实性病灶进行鉴定,且分辨率得到了明显提升,从而有利于医师对患者病灶位置判断。如,乳腺囊肿的纤维腺体瘤采用超声探头进行鉴别,病灶在不同时期检查呈现出不同的结果,皮肤的局限性隆起会造成检查误差,而在超声检查下表现为黑色素瘤[4]。浅表的位置比较清晰,两侧的位置较模糊,通过高频超声检查可以将瘤体周围的短线血流状显现出来。
  从本院的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检出48例,检出率为87.27%,对照组检出39例,检出率为70.91%,观察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检出清晰27例,检出模糊24例,检出错误4例,清晰率为49.09%,对照组检出清晰17例,检出模糊27例,检出错误11例,清晰率30.91%。则观察组检出清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此,采用高频超声诊断其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检查,而检出效果显示也更加清晰。
  综上所述,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其检出率和检出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查,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晏诚. 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的临床检出率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1:85.
  [2]张征,苏里亚,王川予,李超群. 高频浅表小器官探头及腔内探头联合使用诊断肛周脓肿[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08:1045-1046+1049.
  [3]赵新宇,陈敏,鄂占森. 宽景超声成像技术临床应用的研究[J]. 医学综述,2012,08:1257-1259.
  [4]黄颖,许怡韵,蔡艳. 高频探头结合彩色多普勒对新生儿头颅疾病的超声诊断[J]. 临床医学,2015,09:109-110.
其他文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善学”,这就必须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不断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这样才能将学生教好、学好.
期刊
作为教育者,我们的宗旨没有改变,要很好的塑造学生的高尚灵魂.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既是基础,就要从娃娃抓起,抓紧这人生中可塑性最强一段时光,不失时机的
自从马里奥蒂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的剖析和论证迄今已近百年,学术界对旅游本质的认识,依然呈现“诸家学说,百花齐放”的局面,本文基于对谢彦君《基础旅游学》
小时候男孩子们都喜欢排成一排撒尿,为什么有的人射尿远一点,有的却很近?射尿近的人是不是不够健康,性功能不够强?   小便射程短了是不是说明性功能差了?   确实,最近的研究提示,男子性功能障碍(ED)与排尿功能障碍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两者在发病上有许多共同点,可能存在一些共同的发病机制。在临床上也经常见到一些引起排尿障碍的疾病(如前列腺疾病、神经性膀胱炎)同时伴有性功能下降。当然,两者之间不
【摘 要】 目的 探讨氯胺酮基础麻醉、氯胺酮+七氟烷麻醉(以下简称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疝外科修补术中的效果分柝。方法 70例择期小儿疝修补术,患儿年龄在1.5-6.5岁之间,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基础麻醉组(A组)和复合七氟烷麻醉组(B组),观察两组术中体动、恶心呕吐、苏醒时间和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结果 AB两组对比发现,A组苏醒时间长,术中体动、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存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模块.同时,作文也是学生知识素养和文化素养综合体现的一个重要部分.完成一篇作文,需要学生充分的调用其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市场经济社会逐渐形成。我们农村的劳动力纷纷涌入沿海一带打工挣钱,许多家庭夫妻二人都打工去了,造成许多中小学在校生成了“留守儿童”。然而,这些“留
当今教学一线上,教学方式方法可谓是百花齐放.面对如火如荼的教学改革,我静心思考得出结论,教师们都希望通过变革教学模式来构建高效的课堂,当然我也不会例外.为了实现高效课
期刊
高速发展的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方法、新对策进行探索,提出互联网环境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从表面上看似乎走进了最佳状态,但认真品味会发现存在很多“新教材,老教法”的误区.主要表现在探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