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奇葩说》号称“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作为爱奇艺独播的辩论、讲话综艺,称得上是近年网络综艺的新形式。与受众传统观念中类似“辩论大赛”的概念不同,《奇葩说》似乎更加轻松自由。除却个性鲜明的选手和新潮又亲切的辩题,《奇葩说》符合节目定位,并且与节目融为一体的广告和宣传推广模式同样值得分析。当下,受众审美能力提升,节目组需要根据自己的节目性质、内容设计特色宣传手段。《奇葩说》运用贴合节目的形式和手法,既带着碎片化、娱乐化、后现代主义等网络时代节目与广告的共性,又带着幽默感、包容性、社会性,标新立异,使其成为看点。
【关键词】节目定位;广告风格;推广宣传;互相融合;手段与形式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识码】A
一、《奇葩说》的节目定位
(一)节目定位
“奇葩”一词,抛却词典中释义,在日常生活中更多体现贬义,被形容成奇葩的,往往并非夸奖。本节目以“奇葩”命名,既可以理解成名词(奇葩在说),也可以理解成形容词(说的内容奇葩),这种某种程度上算是“贴标签”的举动,迎合了现代人猎奇、求异的心理。
(二)嘉宾选择
1.主持人、团长、导师:拔高与控场
各位导师、团长职业,风格不同,在辩手发言完毕后陈述本方观点,和主持人一起完成对本期辩题的总结与拔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水平都极高,他们的思维和语言为节目内容服务,同时制造笑点。每位嘉宾来自不同的圈子,都是本圈颇有影响力的人物,能带动不同属性的粉丝,增加节目粉丝团体和自身属性。
2.辩手:不同属性,不同风格
《奇葩说》的辩手通过选拔进入节目,并在节目中有不同的淘汰机制、第二排议员体制,增加了团体内部竞争性和节目可看性。就辩手属性来说各有不同,有专业或半专业辩手,也有业余辩手。每个人的职业背景不同,如教师、大学生、职业人士、传媒人、音乐人等……
节目既有专业辩手的辩论技巧,也有非专业人士更自我的表达和进步。每一位辩手风格不同,如拼盘汇聚。但《奇葩说》本质上还是一档综艺,在辩论说理之外综艺性也是极其重要的考量,辩手观点能否让现场观众喜爱(关乎输赢),是否让受众喜爱(关乎收视)都十分重要。有“梗”的人更容易得到观众喜爱,故在辩手搭配上这一点同样重要。
(三)受众定位:90后年轻一代
《奇葩说》在节目开始前便亮出“40岁以上人士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受众明确定位在年轻群体。
根据滕泰翼运营有限公司的数据分析,观众分布大致如下(第二季):
按性别分类,奇葩说女性观众占69%,男性31%。
按年龄分类,<18占16.9%;18-24占45.5%;25-30占22.4%;31-35占8.2%;35<占7.0%。
互联网用户分布省市前八位为京、浙、沪、闽、皖、津、渝、鄂。
按学历分类,硕士以上28.8%;本科18.4%;大专25.8%;高中/中专11.9%;初中8.9%;小学6.3%。
(四)辩题选择
节目组通过百度知道、知乎、新浪微问数据后台,在民生、人文、情感、生活、商业、创业等领域选取网友关注最多的问题,发动网友参与调查投票。互联网上投放的问题是否能够成为节目中的辩题,取决于网友参与这道题的积极程度。网友参与最多的题目才能进入节目选题。
《奇葩说》的辩题接地气,在选择辩题的过程中就开始与网友互动,与定位受众群迎合,根据他们的喜好构建节目。同时,由于通过大量数据筛选出辩题,节目也带上了浓厚的社会性,让观众爆笑的同时产生思考。
二、《奇葩说》的广告
品牌赞助综艺类节目是惯常使用的营销策略,节目中通常以将商品参与演播厅布局,把产品摆放于不同位置的手段进行品牌展现,或者主持人在节目的多个时间节点(通常是一個环节告一段落时)快速阅读赞助商广告语。由于传统广告插入方式呆板且在节目中强行插入,观众必定会把当时的信息屏蔽,故之前的节目都在不断缩短广告时间,加快主持人语速。而《奇葩说》把广告堂而皇之地摆到台面上,根据节目本身定位、受众,使用多种创意让它成为了节目的一部分,与节目融合。
(一)“段子广告”
节目购买的是观众的时间和注意力,而当下注意力越发碎片化,网络流量节目如何全程吸引观众更是一个大问题。此时,段子就成了瞬间聚集注意力的极好方式。《奇葩说》把广告和段子结合起来,使二者共同成为每期节目的梗和笑点。这方面在主持人马东身上尤为明显。例如,在第二季中马东说自己在中央电视台和爱奇艺两个伟大的单位就职,这两个单位的共同点有三:给员工提供喝了就能愉快聊天的雅哈咖啡,无限量的MM豆,门口停着非常多的东风标致308S。赞助广告“猝不及防”地变成了梗,文案吸引观众,加深印象。
(二)情景广告
《奇葩说》将广告语和节目内容相融合,各种赞助在片头展现本期辩题的小片中展现。如第一季“早恋该不该支持”中的片头小片使用了高中生情侣在美特斯邦威选衣服的对话情景,节目和美特斯邦威的受众范都以年青一代为主,恰到好处地体现广告目的。
(三)场景植入
在舞台布景中插入广告是最常见的做法,但它除了将产品摆放在桌子上,还将其与演播室环境完美结合在一起。从第一季到第四季,演播室的具体布景与节目logo都有变化,但撞色、拼接的主要风格一直延续,把赞助商插入布景是增添新的拼接元素,眼花缭乱一片,更突出“奇葩”,也体现了青年人的特质。例如,每一季logo占比例最大的都是节目名“奇葩说”,第四季与小米手机结合的logo里,“小怪兽”在用小米自拍,也表现了小米的广告目的(小米自拍手机)。
三、《奇葩说》宣传推广
(一)爱奇艺独播
【关键词】节目定位;广告风格;推广宣传;互相融合;手段与形式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识码】A
一、《奇葩说》的节目定位
(一)节目定位
“奇葩”一词,抛却词典中释义,在日常生活中更多体现贬义,被形容成奇葩的,往往并非夸奖。本节目以“奇葩”命名,既可以理解成名词(奇葩在说),也可以理解成形容词(说的内容奇葩),这种某种程度上算是“贴标签”的举动,迎合了现代人猎奇、求异的心理。
(二)嘉宾选择
1.主持人、团长、导师:拔高与控场
各位导师、团长职业,风格不同,在辩手发言完毕后陈述本方观点,和主持人一起完成对本期辩题的总结与拔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水平都极高,他们的思维和语言为节目内容服务,同时制造笑点。每位嘉宾来自不同的圈子,都是本圈颇有影响力的人物,能带动不同属性的粉丝,增加节目粉丝团体和自身属性。
2.辩手:不同属性,不同风格
《奇葩说》的辩手通过选拔进入节目,并在节目中有不同的淘汰机制、第二排议员体制,增加了团体内部竞争性和节目可看性。就辩手属性来说各有不同,有专业或半专业辩手,也有业余辩手。每个人的职业背景不同,如教师、大学生、职业人士、传媒人、音乐人等……
节目既有专业辩手的辩论技巧,也有非专业人士更自我的表达和进步。每一位辩手风格不同,如拼盘汇聚。但《奇葩说》本质上还是一档综艺,在辩论说理之外综艺性也是极其重要的考量,辩手观点能否让现场观众喜爱(关乎输赢),是否让受众喜爱(关乎收视)都十分重要。有“梗”的人更容易得到观众喜爱,故在辩手搭配上这一点同样重要。
(三)受众定位:90后年轻一代
《奇葩说》在节目开始前便亮出“40岁以上人士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受众明确定位在年轻群体。
根据滕泰翼运营有限公司的数据分析,观众分布大致如下(第二季):
按性别分类,奇葩说女性观众占69%,男性31%。
按年龄分类,<18占16.9%;18-24占45.5%;25-30占22.4%;31-35占8.2%;35<占7.0%。
互联网用户分布省市前八位为京、浙、沪、闽、皖、津、渝、鄂。
按学历分类,硕士以上28.8%;本科18.4%;大专25.8%;高中/中专11.9%;初中8.9%;小学6.3%。
(四)辩题选择
节目组通过百度知道、知乎、新浪微问数据后台,在民生、人文、情感、生活、商业、创业等领域选取网友关注最多的问题,发动网友参与调查投票。互联网上投放的问题是否能够成为节目中的辩题,取决于网友参与这道题的积极程度。网友参与最多的题目才能进入节目选题。
《奇葩说》的辩题接地气,在选择辩题的过程中就开始与网友互动,与定位受众群迎合,根据他们的喜好构建节目。同时,由于通过大量数据筛选出辩题,节目也带上了浓厚的社会性,让观众爆笑的同时产生思考。
二、《奇葩说》的广告
品牌赞助综艺类节目是惯常使用的营销策略,节目中通常以将商品参与演播厅布局,把产品摆放于不同位置的手段进行品牌展现,或者主持人在节目的多个时间节点(通常是一個环节告一段落时)快速阅读赞助商广告语。由于传统广告插入方式呆板且在节目中强行插入,观众必定会把当时的信息屏蔽,故之前的节目都在不断缩短广告时间,加快主持人语速。而《奇葩说》把广告堂而皇之地摆到台面上,根据节目本身定位、受众,使用多种创意让它成为了节目的一部分,与节目融合。
(一)“段子广告”
节目购买的是观众的时间和注意力,而当下注意力越发碎片化,网络流量节目如何全程吸引观众更是一个大问题。此时,段子就成了瞬间聚集注意力的极好方式。《奇葩说》把广告和段子结合起来,使二者共同成为每期节目的梗和笑点。这方面在主持人马东身上尤为明显。例如,在第二季中马东说自己在中央电视台和爱奇艺两个伟大的单位就职,这两个单位的共同点有三:给员工提供喝了就能愉快聊天的雅哈咖啡,无限量的MM豆,门口停着非常多的东风标致308S。赞助广告“猝不及防”地变成了梗,文案吸引观众,加深印象。
(二)情景广告
《奇葩说》将广告语和节目内容相融合,各种赞助在片头展现本期辩题的小片中展现。如第一季“早恋该不该支持”中的片头小片使用了高中生情侣在美特斯邦威选衣服的对话情景,节目和美特斯邦威的受众范都以年青一代为主,恰到好处地体现广告目的。
(三)场景植入
在舞台布景中插入广告是最常见的做法,但它除了将产品摆放在桌子上,还将其与演播室环境完美结合在一起。从第一季到第四季,演播室的具体布景与节目logo都有变化,但撞色、拼接的主要风格一直延续,把赞助商插入布景是增添新的拼接元素,眼花缭乱一片,更突出“奇葩”,也体现了青年人的特质。例如,每一季logo占比例最大的都是节目名“奇葩说”,第四季与小米手机结合的logo里,“小怪兽”在用小米自拍,也表现了小米的广告目的(小米自拍手机)。
三、《奇葩说》宣传推广
(一)爱奇艺独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