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蒂的语言观:反思与批判

来源 :外语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uliang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蒂既是当代美国哲学的领军人物,同时也是当代西方哲学界一位饱受争议的学者。尽管语言在他倡导的后哲学文化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但国内外却很少有人关注其语言观。大部分有关他的研究都侧重于哲学、政治学、文学和文化等方面。因此,本文在梳理罗蒂语言观的基础上,尝试从语言哲学维度出发予以阐释与反思。 Rorty is both a leader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philosophy and a controversial scholar in contemporary Western philosophical circles. Although language occupies a prominent position in the post-philosophical culture that he advocates, few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his or her view of language at home and abroad. Much of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philosophy, politics, literature and culture.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Rorty’s linguistic view,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plain and refl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 philosophy.
其他文献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定本,较稿本作了不少改动。作者在定稿时,既试图贯彻理论思考,又希望摆脱理论文本的外在形态。这是他当时在哲学上游移于先验论和经验论之间所造成的。
魏晋时期形成一个学发展的高潮,玄学家们通过以道释儒的方式创造性地诠释,建构了一种玄学化的内圣之道.这一圣人之道在价值取向上认为自然高于名教,在本体论上以无为宗,在方
本文对赵紫宸关于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会通的思想及其实践做了评析与介绍,指出:赵紫宸准确地抓住了中国文化的特征,找到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会通点:自然倾向、伦理倾向、艺术倾
道德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协调社会需求与个人私欲之间的冲突,并最终使社会需求完全压制与之相冲突的个人私欲.道德附魅以神魅作为道德的基础,从而使道德的社会需求借助神魅的
在一般意义上,疾病的伦理判读极大地拓展了生命伦理学的研究范畴、德行律条和理论体系;促进了对社会文化的审慎批判和多元反思;提供了社会文明和人类生存的人文关怀维度。在
生活世界的发现,是当代哲学的一个基本成就。生活世界的先验化、理性化、本体化和政治化是生活世界理论的四种基本范式。回到生活世界,直接导致了先验主体性的解构,宣告了先
当儒学成为中国的统治思想之后,历史上每次变法与改革,都必须先在儒学学理上找到根据。康有为等人发动的维新变法,就是以儒家的春秋公羊学为理论根据的,他以《春秋繁露》为依
异族通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文化之间的互动,并常常由结婚对象个体之间的关系,引入民族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异族通婚的频率和比例,离不开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底色。因此,异
境外培训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但传统评估方法难以对其效果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本文结合某企业境外培训的实践经验,剖析和探讨了多维度评估体系在境外培训项目的运用。
在人类所面对的所有危机中,最根本的是发展的危机,其实质就是人与世界的分裂,即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自身的分裂与冲突.发展危机是源生性危机,其根源在于人类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