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杰出的封建政治家军事家的艺术形象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_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过去人们称他为“忠臣贤相”,是维护封建正统的“智慧”和“忠贞”的政治家。这不是对形象的正确评价。尽管小说在诸葛亮身上加添了儒家色彩,但是孔孟之道的外衣,掩盖不了这个形象闪耀出来的法家思想光芒。重新评价诸葛亮的形象,对于正确区分《三国演义》中的精华与糟粕,研究文学领域中儒法斗争的历史情况,具有一定的意义。
其他文献
一、让学生明白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和意义学生学习各学科知识,难免会产生为什么要学这些知识的疑问,有些学生会直接来问老师,而书本上很少能给出明确的答案。笔者认为学生有
王夫之的公正思想通过礼用实现了贯通,公正通过过程展现,通过动态展现,礼用通过天理和人情以实现公正,礼用是对大义本质的落实,通过礼用达到本质大义,君与民、上与下通过礼用
众所周知,初中生在三年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的记叙文,这些记叙文大多比较简单,易于理解。很多教师通常会从写作对象的角度,把这些记叙文分为写人叙事类和写景状物类,来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达到理解文章写作目的的作用。如写人的文章就通过对种种人物描写的分析来理解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感情,写事的文章就通过对事情的发展过程的追踪来思考这件事所反映出来的意义,写景状物的文章则通过对景物描写的细致品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