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原野》中焦母的角色塑造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y85633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表演主要是指表演者利用技艺或专长来传达具体的事件或非具体的意象,以达到艺术的目的。这里所指的技艺专长包括肢体语言、声音(也就是台词的展现)、面部表情、情感的表达等等。虽然只演绎焦母,但是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剧中的人物关系都要了解。通过刻画焦母一角,了解在表演中如何刻画人物。
  关键词:台词内容 人物性格 人物关系
  表演的最高境界是对角色的完美塑造以及人物性格的出色刻画。《原野》中焦母的角色其实是一位悲剧性人物,她的结局悲惨,很让人同情。同时她也是阴狠可怕的,有着置人于死地的果决。焦母作为剧中的重要角色之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意义。焦母的角色不论在表演上,还是表演之前的构想都有一些难度,既需要演员有一定的表演功底,又需要对人物有深入的了解。所以焦母这个人物是很值得研究的。
  一、构想
  (一)人物性格分析
  《原野》讲的是冤冤相报,看似简单的复仇故事,展现出鲜明的人物性格,它不仅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表现被压迫、被摧残的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深刻地揭露了人性的复杂多面性。剧本中对焦母有着非常细腻的形象描写,从作者的描写中,可以看出焦母是一个丧夫、失明又苛刻的老妇人。生长在农村,缺乏温柔敦厚的“诗教”,取而代之的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三从四德,她自己在年轻时也是严格遵循这些条条框框。在这种封建制度下,当婆婆的焦母自然少不了专制的特点。母亲应该受到子女的尊敬、儿媳的侍奉。她主持家政,具有“母权”。在作品创作的那个年代里,她是一类人的典型刻画。她是一个反面的悲剧性的人物,是封建家族和封建制度的殉葬品。她根本得不到他人真正的关爱,儿子被儿媳妇迷惑,她每天都是孤独一个人,根本就体会不到什么是爱,所以这也是造成她蛮横不讲理的罪魁祸首。
  (二)焦母的角色设计
  在构造焦母形象的时候,首先要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刻画出一个焦母来,首先在心中产生出一个形象,叫做“心象”。通过角色的刻画,展现出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在焦母的“母权”下生活的儿子软弱无能,并且焦母对儿子的爱也过于自私,具有排他性。长期与儿子相依为命,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导致她或多或少有恋子情结,我们能在精神分析学的理论中找到心理学依据。当妇女丧夫,把儿子当作丈夫的形象供奉时,她们的内心就会不自觉地产生“恋子情结”,是一种错位的寡母形象。
  二、实践
  (一)完全融入表演中
  在自己心中已经完全地构想出焦母的形象之后,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演绎出来。通过自己的构想,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要多加练习焦母的肢体动作,让这个动作成为自己的习惯,这样在舞台上就会特别自然地呈现给观众,将自己与焦母完美融合,完全地投入到表演中。当然,表演中的人物关系也要体现出来,焦母对待大星的态度和对待金子的态度要有一个鲜明的对比,要把焦母扭曲的心理表现出来。表演过程千万不要拘谨,不要有心理负担,完全地释放自己,按照自己的构想去演绎。
  (二)舞台效果
  《原野》里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并且大多以极端的方式来展现,甚至人物的外貌也都迥然不同。看得出,作者在塑造人物时怀着强烈的感情,所以剧中人物的爱和恨、同情和鞭挞表现得也都是非常鲜明的。在刻画人物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展现人物个性。因此除了自己的表演,灯光音效等外在的修饰是必不可少的,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在焦母出现的那段表演中,灯光要偏冷色调,比如说淡蓝色。体现焦母威严、蛮横不讲理时,在妆容上要多下一番功夫。头发大半斑白,眉毛上挑,一副非常严厉的轮廓。拄着一根粗重的拐棍,睁大眼睛,里面空空的眸子,眼睛似乎罩上一層白纱,直直地望着前面,使人猜不透那一对失去神采的眼睛里藏匿的是什么。服装选择的是深蓝色,从头到尾非常整洁,没有一点修饰。
  三、结语
  在对焦母进行人物塑造时,主要是从焦母的心理特征、性格特征以及复杂的人物关系等方面进行细致剖析,旨在塑造一位充满戏剧性的焦母形象。因此,对焦母这个角色的把握不仅要求表演者有一定的表演基础,还需要有准确的观察力,去深入地了解焦母的性格特征及心理活动,从而对人物形象及尺度做出更细腻的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1][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自我修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2]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3]施万春.《原野》的启示[J].人民音乐,1987(09).
  (作者简介:孙银坤,女,吉林艺术学院表演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台词)(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背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是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一种眼内创伤修复反应,是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
背景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基本病理过程是,视网膜裂孔发生后,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在炎性因子的刺激
摘要:声乐表演是一种具有显著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成为演唱者和听众之间一个十分重要的纽带。想象力作为声乐表演艺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表演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演唱者必须培养自身的想象力。  关键词:声乐表演艺术 想象力 培养  众所周知,声乐表演不仅是一种才华和技巧的展示,更是一种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声乐表演和想象相互依托,为听众提供了一片广阔的想象天地,而想象力反过
摘要:傩,承载地域文化、传承传统历史,是极富设计应用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傩面具伴随傩文化的形成而逐渐丰富,从一开始的远古崇拜到至今形成的祭祀典礼,傩面具记录并承载着古老而又文明的文化印记。本文试从梅山地域文化视角出发,深入挖掘梅山傩面具艺术精髓。并以此为课题基础,通过现代语境下的设计手法对梅山傩面具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创新研究。  关键词:梅山傩与傩面具 艺术符号 提取与创造 创新应用  梅山
目的: 评价不同的手术方式:射频筛前神经切断术、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和联合应用以上两种术式对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取112
摘要:学术界认为北美印第安人萨满文化是与典型的萨满文化具有相似现象和功能的文化现象。以舞降神是萨满教的主要职能之一,舞蹈在萨满教仪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萨满舞蹈的起源、作用及形态等方面对满族萨满舞蹈和北美印第安萨满舞蹈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满族萨满 印第安萨满 舞蹈  “萨满”(shaman)一词源自通古斯语“saman”与北美印第安语“shamman”,原词意为“智者,晓彻,探究”等,后
为进一步完善机构改革后的“大交通”管理体制,深度融合各领域职能,建立协同高效的职能运行机制,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认真落实职责任务清单编制要求,共对18个内设机构的职责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