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的情感在语文课堂中流动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uask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并结合学生特点融情于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需要做到解读文本先动情、尊重学生要有情、教学设计巧用情,由此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变单纯的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以培养出有情有义的、全面发展的“完整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初中;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8-0078-03
  情感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1]。情感渗透的教学是课程思政的重要教育途径,是道德教育之艺术化形态和孕育美好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句话充分阐释了个体的学习热情、兴趣探究、知识感悟、价值观形成等都依赖于情感的支撑。同时,《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到语文学科需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此外,语文传承着人类文明的精华,美妙的故事、精湛的语言、曲折的情节构成了该学科独特的情感内容[3]。初中阶段正是塑造学生性格,培养情感态度的最佳时期。鉴于此,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始终围绕着“让美的情感在课堂中流动”这个主旨,打造充满生命灵性的课堂,以情唤情、以情明理、以情导行,让学生动心、动情,愿学、乐学。
  一、解读文本先动情
  若想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情感渗透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首先需从提升自身情感素养做起,再通过充分解读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体验,从而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达到情感共鸣,这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
  (一)勤学勤悟,提升情感素养
  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情绪饱满地进行教学时,学生在情感上才能受到真正的感染和熏陶,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情感素养。教师情感素养影响其对文章的理解深度和向学生表达、传递情感的能力。较高的情感素养不仅体现于对文本的理解上,还体现在对学生的情感关怀上。
  首先,在文本的理解上,教师需要拥有对文本所表达的情感较高的敏感性和觉察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勤于学习,对文学知识进行广泛涉猎,通过大量的思考和感悟,不断丰盈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克服职业倦怠,保持教学热情,同时,体察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感受,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生机,激发学生兴趣。
  最后,在师生互动中,对学生持包容、接纳的态度,不讽刺挖苦学生,爱护学生的心灵等。
  (二)多读多想,感受文章情感
  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理解的上限,作为一位先知者、先行者,教师应先对文本知识和情感进行准确把握。
  首先,每一篇文学作品均是特定时间、特定环境的产物,其中蕴涵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需教师借助更多的背景资料进行深入解读[4]。如讲解《背影》一文时,如果教师没有了解作者父子之间的矛盾和纠葛,是无法解读朱自清在文中流露出的情感的。朱自清写这篇文章之前,与他的父亲矛盾激化,很多年都没有来往。他父亲在朱自清考大学前倾其所有给他办了婚礼,并缴纳高额学费送朱自清到北大读书。他的父亲后来失业了,祖母也去世了,在双重打击下,朱父仍然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送朱自清到车站北上求学,并说自己大限之期快到。朱自清回忆过往种种,写下了《背影》这篇深情的文章。
  其次,对文章所传达的情感的把握不能脱离文本本身,因此,认真研读文本是非常必要的。初中语文中不乏看似枯燥,实则内蕴深厚、情感丰富的文章,教师可通过反复朗读、默读的形式,对文章进行延伸阅读,去揣摩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如《背影》中朱自清对其父亲外貌描写的文字“他戴着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以及细节描写,在列车座位上给我铺的却是紫毛大衣,买橘子回来时把橘子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教师需深度阅读,去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即朱父的爱子之心,以及作者对父亲的愧疚和感恩。只有教师深入理解了,讲课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尊重学生要有情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两方面。
  首先,教师需认识到自身的情感能感染学生,师生间的感情是相通的、互相的。在课堂上,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专业能力,给学生以亲切感、信任感,当学生感知到老师的关爱、尊重和信任时,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中。
  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相信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
  另外,学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思维难免中断或犯错,此时,教师的多方、逐步引导启发对于保护学生积极性至关重要,可以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出更高的学习热情。
  (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每位学生由于先天或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对感情的感知体悟能力不尽相同。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内心很敏感,很可能由于未达成过高的目标而产生挫败感,进而产生自我否定,甚至习得性无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了解每位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差异化、个性化的教学,即因材施教。
  首先,在教学目标上,应该分维度和梯级进行目标设计。如对于亲情感触较深的学生,可要求其对文本表达的感情进行升华并迁移到生活中去,而对于亲情感触不深的学生,要求其能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即可。
  其次,在对学生评价上,也应以鼓励为主,采取多元、多维度的评价。对学生全方位的评价有助于认识其多面性和培养其学习热情和自信心。例如,在主题单元的小组活动讨论中,某一小组可能表现很积极,但所给答案確与参考答案大相径庭,此时,教师不仅应依照答案的准确性去评判小组表现,还应将此次讨论中该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积极性等过程性因素考虑在内。
其他文献
许多自学者工学矛盾突出,如何兼顾家庭责任、职业责任与自身素质的提升呢?最佳的选择就是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以下推荐几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1.重点学习法。就是对所要学习的功课,从第一章开始,直到最后一章,每一章的重点予以明确,并进行深入理解、反复记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2.系统比较学习法。就是依次对每章的内容分章、节、目、条、具体对应性内容知识进行整理,做到心中有全局,同类(比如特点、原则、
春意渐浓、孕育万物的五月是属于母亲的,接踵而至的阳光普照、温和宽厚的六月则属于父亲。这么说也许更是因为,母亲节和父亲节就分别包含在这两个月份里。  世界上还有什么关系比亲子之间更亲近呢?父母和子女,在科技与文明高度发达、人类活动无限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生命仍然以这样朴素原始的方式延续,相连的血脉中涌动着与生俱来的亲情,永远也无法分割。  然而,生活的姿态千变万化,许多父母在给予幸福的同时,也
亚洲体坛,风云再起。第15届亚运会于2006年12月1日至12月15日在卡塔尔首都进行,这是继1974年第7届德黑兰亚运会之后再次由西亚国家承办这一赛事。十五天的时间里,45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0余名运动员将在39个大项423项之间展开激烈争夺。  [看点]    盛宴还是私宴?    中国自1日82年第9届新德里亚运会起一直把持着金牌榜的头名位置,上届釜山亚运会上,中国队共获得了150枚金牌,
汶川大地震,一位年轻的母亲躬身护着孩子,手机上的那则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出去,一定要记得妈妈爱你!”情意绵绵,催人泪下。这是一封“绝笔书”,也是一篇爱恋无限、感人肺腑的抒情文,令国人为之动容,为之折腰。更值得学习为文之道者反思,借鉴。  作家柳青曾说过:“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人生,用自己的声音表述自己的见解和爱憎,此种毫不掩饰,真实不讳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亮出自己不囿于世
写作,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总的归宿,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学生语文程度的高低,写作是检验的最重要的标准。然而许多学生却写不出作文,这是许多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事。因为这不但制约着学生去理解和学习其他知识,而且还困扰着整个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形成一套科学的作文教学模式是至关重要的。如何优化作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呢?下面本人就工作实际,谈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修改兴趣   (1)印发
“新时代,共享未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让世界走进中国,这一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生动地诠释了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的论断:“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襟海带江,舟车辏集,上海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品格,也映照着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改革开放40年来,从试办经济特区,到扩大对外贸易、广泛利用外资,再到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著名漫画家、戏剧家、中国漫画最高奖项“金猴奖”的获得者李滨声如今已是93岁的高龄,但依然宝刀不老。1987年,李老从《北京日报》离休后,仍创作了大量的漫画作品。他曾说:“作为一名画家离休了,从画坛上下来了。作为一种专长,我的漫画生涯应是无涯。”李老不但擅长漫画及戏曲人物画,还是一位资深的京剧票友。70岁时,他曾举办个人京剧专场演出;80岁时,他在央视戏曲频道作系列讲座;90岁时,他还扎着行头指导科
从福建宁德市区到宁德寿宁县下党乡,车向西北行,至少要经过15条隧道。白沙隧道、江家渡隧道、铜岩隧道、岭头隧道……每个隧道,都代表着闽东一座山。  1989年7月19日,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用另一种方式来到这里。在坐车颠簸几个小时后,路没有了。他沿着山中小径徒步两小时才进村,现场召开扶贫办公会,又用了3个小时披荆斩棘走出这片深山。  那是他就任宁德地委书记的第二年,是中国提出“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
〔关键词〕师生冲突;处理方式;选择  办公室里,一位教师正在气呼呼地敲着桌子冲学生厉声呵斥:“多少次了,你仍旧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每一科教师都在反映你的问题,你给班级带来了多大麻烦,拉了班级多少次后腿?”旁边,学生低头站着,一言不发。  类似的“教育”情境也可能会在教室、走廊或者校园的任一角落出现。每一位师生可能都会觉得这样的情景很熟悉、很平常,却很少有人能意识到,面对这样的熟悉情境,虽然我们有“丰
每年胡润百富榜出炉,对中国人来说,最引人关注的是除港澳台外的“中国首富”会花落谁家。2018胡润百富榜显示,中国新首富不再是恒大地产董事长许家印,取而代之的是腾讯集团CEO马化腾,他是胡润百富榜创立以来第14位“中国首富”。既然如此,那你还记得前年的“中国首富”是谁吗?再前一年的呢?  1999年,英國人胡润排出了第一份中国财富排行榜,其中胡润百富榜最引人注目。虽然这个榜单一直不乏争议,但还是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