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帛书“环”、脉口、根结标本理论为腕踝针溯源

来源 :中国针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li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简帛书《脉法》“于环二寸”中的“环”以及脉口、“经脉穴”、根结标本等经络理论追溯腕踝针的起源和依据.简帛书《脉法》“环”即腕踝部,腕踝针针刺部位恰好接近“环”部.脉口理论反映既诊断又治疗的脉诊方法,而腕踝针各针刺点亦与脉口的位置及主治病症相应.腕踝针针刺点与“经脉穴”的所在位置及主治比较接近,与根结理论中的“溜”“注”“下入”穴部位亦相接近.腕踝针的各针刺点分布于标本理论中的“本”部和五输穴的范围内.腕踝针的操作与刺浅层卫气理论相符.
其他文献
目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比较八段锦联合耳穴贴压与口服艾司唑仑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新冠肺炎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
“因时制宜”作为针灸治疗的关键原则之一,针灸临床中应充分理解“时”的内涵,把握四时、昼夜作用于人体而呈现出的生理、病理上的时间性规律,基于气血阴阳的变化规律及邪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