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网购退款”陷阱女子被骗4200元

来源 :中国防伪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ou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7日,亳州市民董女士来到亳州市公安局谯城分局汤陵派出所报案称,她前段时间接到网上某个卖奶粉的客服电话,告诉她网购的奶粉有问题,可以退货退款,结果她被骗走4200元。
  董女士说,两个月前她从网上一共买了1000多元的某品牌奶粉。2月16日,董女士突然接到130开头的手机号码的来电,电话中一女姓客服称董女士网上购买的奶粉有质量问题,公司要给她退货,并称可以给董女士退款。董女士很是疑惑,“要退款你直接退,等款到再退货。”然后便挂断了电话。但随后“客服”分别用137和136的手机号码,又给董女士打电话,并且说“不能先退款是因为董女士的芝麻信用不够,不能自动退款”,“客服”还“劝说”董女士要想早点完成退款,需要提高董女士的芝麻信用额度。比如,通过网上信贷等方式提升额度后,退款会自动退到董女士的支付宝账户内,且网上信贷自动通过支付宝还款,董女士因为经常在网上买东西,就信以为真了。接下来,董女士按照“客服”要求,登录支付宝搜索“来分期”网上信贷,并按照网上提示一步步操作,网贷出了1300元。此刻,董女士在“客服”的提示下加了一个微信,随后“客服”以“aa136××××”微信号,向董女士发来一个二维码让董女士扫码。当时董女士意识到已经将网贷的钱款转账给了“客服”,就没有想太多,按照“客服”继续提高信用额度的提示,在支付宝上搜索了“招联好期贷”,并按照网上提示操作,网贷出了2900元,之后用微信扫了“客服”发来的二维码,将钱转给了“客服”。不过,就在董女士等着“客服”给自己退还货款的日子里,2月23日,一个手机号码开头为“131”的“客服”又来电了,同样称“董女士网上购买的奶粉有质量问题,公司要给其退货”。这时,董女士才感觉到不对劲,一直到3月27日,董女士的支付宝也没有收到“退款”,她才意识到被骗了,于是到派出所报案。
  目前,警方已经受理该案。民警分析,电信诈骗嫌疑人可能非法获取了董女士网购的清单, 这些交易清单能够清楚地显示董女士购物的时间和购买的物品,进而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对董女士实施了诈骗。
  警方提醒
  在电商平台购物时,要使用电商平台提供的交流系统进行沟通,以便保证购物过程有完整记录,遇到問题方便申诉解决,并且可以有效提示和拦截站外钓鱼网站。对于商品质量问题,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通过正规途径直接与商家确认沟通。如有“客服”主动通过电话与你联系,所谓“退款”“返钱”的网购服务不要轻信,一定要通过拨打公布的官方客服电话核实后再做决定。
  同时,不要随意扫描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也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任何信息。商品真正出现问题需要退款给买家的,根本不存在信用不够无法退款的说法。
其他文献
诈骗案件频发及诈骗团伙屡次得手的背后是“裸奔”的个人信息。人们的信息被收集出售,成为诈骗团伙的“法宝”。一些“皮包公司”打着招聘的幌子,目的是要得到求职者的个人信息。人们在求职过程中除了要避免被骗之外,还要注意不要成为诈骗团伙的帮凶。  无良公司利用求职者个人信息进行诈骗  毛某,是大学毕业生的家长,日前在家中接到一个长途电话,称其儿子在车祸中被撞伤,正在医院抢救,急需手术费5万元。毛某闻讯立即拨
<正>如今,互联网渗透到现代人的生活中,网投简历是大多数人找工作的不二选择。求职者是网络招聘的受益者,只要轻点鼠标就能浏览大量的求职信息,同时,一些求职者则成为网络招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士不单纯只致力于疾病护理,而是转向从整体的人的角度出发,使护理涵盖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环境等诸方面的健康需求,护士的角色也相应地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