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说了朱镕基什么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lzm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国际事务的重要参与者,其政策是影响国际秩序的核心因素,我们这个时代对此已习以为常。但在上世纪90年代,这些还只是愿景,其如今得以实现,归功于那一代中国领导人的创造力。
  20世纪90年代初,朱镕基跻身中国最高层领导人之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并不明朗。邓小平提出的经济改革已具构想,但只实现了一部分。新兴的私营部门与尚未改革的国有企业并存。中国和世界贸易体系的联系是初步和局部的。中国的金融机构才刚起步,中国经济正进入通货膨胀加剧的危险时期,1993年的通胀率接近25%。与此同时,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依然脆弱,而这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至关重要。尽管双方都承诺建立合作关系,但缺乏共同项目。
  但朱镕基和他的同僚以决心和创造力改变了这十年,始于不明朗,最终取得非凡成就。2003年,当朱镕基从总理的职位退休时,中国已驯服了通胀,经受住1997年-1998年金融危机的考验,加入了世贸组织(WTO),成功申办奥运会,与西方及非西方世界改善了关系。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每年都不低于7%、人均GDP增幅为史上最持久与强劲的时期之一。
  本书中的这些访谈详细记录了朱镕基在这段时期的工作,此间,他既在中国国内改革中担任主要经济官员,又在事实上扮演了一位外交官的角色,向国外解释中国政策并寻求支持。这些访谈从两个方面描绘出了一个天赋异禀的官员:机智、文雅、非常聪明,直面挑战,时常直言不讳。
  我很荣幸在此期间结识朱镕基。其时,他以中国副总理的身份访问美国,当时局面复杂,一些人带着令人难堪的敌意。朱镕基却表现出直面挑战的乐观。他带着决心和善意投入到会议和对话中去。他是中国政治机制的拥护者,却不将其强加于不同政治立场的国际社会。当被问及是否立志成为中国的戈尔巴乔夫时,他回答说:“不,我是中国的朱镕基。”
  在西方,这种观点有时候会让朱镕基招来批评,认为他在推动中国沿着自由民主路线进行政治改革方面做得不够。在中国两个特殊时期,朱镕基遭到过极不公正的对待,而他的政治和经济信念经受住了考验,他不愿多提这些事。1958年,在中国的“反右派运动”中,朱镕基被剥夺共产党员身份,陷入20年的蹉跎岁月。在文化大革命中,朱镕基被“下放”到农村5年。在书中,每当有记者问及这段艰难时光时,他只是简单地回答“于我而言那段经历是一次深刻的教育,但也是一次不愉快的教育。”在通向担任国家领导人的路上,朱镕基遭遇的重大逆境远远超出了西方政治的普通语境,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任何对他职业生涯的欣赏和对他政策的理解都将是不完整的。而这条道路最终验证了他注重实践的理念。
  本書记录的漫长十年中,我经常见到朱镕基,从他的分析能力、地缘政治把握能力和经济眼光中学到了很多。并非所有读者都会毫无保留地同意朱镕基在书中表达的观点和倡导的政策。但所有人都会欣赏改革期间朱镕基和他的同僚在应对挑战时表现出的技能。朱镕基向一位记者描述改革时,称之为“史无前例的探索过程”。读者将深入了解中国角色转变过程,其间,中国将自己的角色由外国(经常是西方的)经济政策的接受者转变为拥有自己解决方案的独立建议者。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北京提供的政策在许多方面重构了中国和周边经济体的关系。
  本书为研究中美关系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是研究中国与其邻邦及西方国家相互重新发现过程的富矿。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为当今的读者和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记录,当下各方都在为众多看上去棘手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努力窥测对方的意图。
  朱镕基身居要职期间,中国和西方主要国家间的关系经历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中美在一些问题上关系紧张,包括人权问题、台海危机、中国申请加入WTO的艰辛谈判、1999年中国在贝尔格莱德大使馆被炸、双方互相指责对方的不良战略意图等。然而到上世纪90年代末,双方在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上达到了新高度,朱镕基在其间功不可没。
  正如书中所述的那样,这个过程中并非没有出现紧张和不确定性。并非所有中国观察员都乐意和西方打交道,他们认为西方忽视中国现实;也并非所有西方观察员都赞同和中国打交道,他们认为中国未达到西方对其的政治期望。朱镕基用沉着和良好的幽默感填补了期望之间的差距。
  在21世纪,重塑中国的全球角色是一项新的挑战,需要远见和政治才能。那些致力于构建成功的中西方关系、相信中国重新崛起为世界大国并非必然导致冲突的人,可以从朱镕基,这名自称“担任过中国总理的普通中国公民”的例子中获得启发。除去在经济领域的巨大成就,朱镕基的职业生涯表明,让中国加入更广泛的国际体系与捍卫中国价值观和利益可以并存。这些访谈证明,弥合中西方认知和期望差异的努力可以在兼顾双方的尊严和历史成就的基础上达成。
其他文献
28岁的四川泸州市某副镇长正式辞职了。他在网上发了一篇辞职感言,自称任副镇长两年来,每年平均有4个月在维稳,只有4个月在干“正事”。除工作压力大、收入低之外,还有“价值观”的问题。他至今都在思考:“有些维稳是真的维持稳定保持地方经济平稳发展,还是为了保帽子?”  当无数年轻人挤破脑袋也要跻身公务员队伍,甚至有人声称死也要死在编制里时,28岁的副镇长却辞掉了官职,这的确很另类。人各有志,这位副镇长有
据人民网报道,近日一名湖北通山县女子因结扎手术导致大出血死亡。据其家属描述,事发后该县计生部门与家属签订了“补偿协议”——家属在拿到100万赔偿款后,“自愿放弃责任追究”。  但当地县委宣传部新闻科负责人表示,这笔钱不是从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中出,协议也非政府签订,而是由当地计生部门下属的计划生育指导站签订,并出这笔钱。  从报道看,当事人在接受结扎手术之前,已将自身无法接受结扎手术的情况向县计生部
在铺天盖地的各种天猫、QQ等网店出现之后,一种新的“网店”也在悄然兴起,那就是“微店”。这开在微博上的店,只需动动手指,花点心思,凭借图片与140字的说明,以数十万的数量在微博上迅猛发展。  微店交易实质上是一种原始的“契约制”,虽“原始信任度”较高,但也是建立在卖家和顾客彼此信任之上,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系统。而且就功能而言,微博目前更适合作为创业的“跳板”,与网站、实体店作为互补存在的一种营销推广
窃以为,欧洲杯的观众多数都是伪球迷,他们最欢乐——反正也不懂球,谁输了都不伤心。  除了那些参赛国自家的人民群众之外,赛会制足球赛的市场大概就是面向广大伪球迷的。就跟嘉年华似的,谁都能凑个热闹。伪球迷一般是“夜游之意不在球”,赛前关心的大都是“今晚夜宵吃什么”“这两队有没有帅哥”之类的话题。见过的最荒诞的伪球迷是借着杯赛的热度,约上三五好友在家中大玩PS3实况足球,也不看一眼直播真踢的——还说“参
徐铮着装被批失态“太囧” 粉丝批评者掀骂战  日前,因自导自演影片《泰囧》推动泰国旅游业,徐峥受到了泰国女总理英拉的接见,原本好事一桩,却被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提出问题,点名道姓批评其不注重社交礼仪,“卷着衬衣袖子,敝着胸口”随意打扮,有损中国人的国际形象。  在这个特色彰显、个性张扬的年代,社交礼仪本身也在不断变迁。以往需要“西装革履”的场合,不知不觉中也刮起了休闲风。就像APEC会议上,政要们
核武器,是各个国家军队的“撒手锏”。中国海军战略核潜艇部队更是中国军队中的“奇兵”,是出奇制胜的秘密武器。成立42年以来,外界几乎无从知晓,现在突然解密,好多国家似乎感到不太适应,猜想多多—中国核潜艇到底有多厉害?所拥有的核打击能力到底有多大?  接受胡锦涛检阅的091型核潜艇  西方媒体从中国官方此次解密报道中很快发现,被解密的核潜艇似乎是中国“夏”级核潜艇。所谓“夏”级核潜艇,并不是中国军方的
她与他在一群不被祝福的眼光中结婚了。她煮饭,他为她擦去额头的细汗。他熬夜,她为他煮杯热咖啡,披上外套。日子虽平淡,却也幸福。某一天,她回娘家。她的两位姐姐,都在向母亲抱怨生活的不满。大姐是接受了喜欢她、对她好的人。她说:即使他对我再好,我也仍感觉他到处都不好。二姐是嫁给了某公司的老板。她说:他再有钱,可总不回家吃饭。我们一天都说不上三句话。母亲看向她时,她却只是微笑。她说:我们过得很好,很幸福。当
企业赞助娱乐节目并不稀奇,去年的加多宝冠名《中国好声音》曾一度掀起赞助高潮,今年随着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大热,其冠名品牌“999感冒灵”也跟着“风生水起”。而就在这片全民叫好的娱乐场面背后,微博上多出一条“美的,你哭了吗?”的话题。  “舞美师”在新浪微博大爆料:《爸爸去哪儿》的火爆,一开始是谁也没料到的,也不受重视,原本节目是放在最薄弱的周日播出,后来又推到周一,直到拍完了领导看了
从3月份起,驻韩美军各种演习不断,代号有“关键决心”“秃鹫”等,这是与韩军一起搞的联合军事演习,将持续到4月底。  与此同时,驻日美军也动作不断,纷纷出动,或演习或加强训练,以提升部队应急作战能力。  驻韩、日美军为何这么活跃?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CCTV军事评论员李莉有一个观点,美国在推动和平解决半岛问题上诚意是有限的。驻韩、日美军的频繁军演,加剧了东北亚的紧张局势,不是在为地区紧张灭火,而是在
《小时代》上映的第三天,票房突破两亿。同时,郭敬明的粉丝们正和已经成名的一批电影人在微博上决一死战。  没有哪一部电影的走红,会引起如此剑拔弩张的对峙;没有哪一个青年的奋斗史,会引发如此极端的争议。关于《小时代》,关于郭敬明,我们的讨论往往超越了电影本身,超越了人物本身。  当我们喜欢郭敬明时,我们喜欢的纯粹是他的文字,还是他文字所营造出来的幻境,或者是他本身的成功所象征的中国式梦想?  当我们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