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素质教育的环境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纲要》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重要指导性文献中,都把环境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内容列入其中。随着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开发素质教育的环境资源,科学地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地加以利用,已经成为幼儿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推动幼儿教育工作发展与创新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所谓素质教育的环境资源,其内涵十分丰富,我认为凡是有利于学习者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和空间都属于环境资源的范畴,它既包含诸如家庭的、社会的、自然的等显性环境资源,又包括文化、制度、氛围等隐性环境资源,既是课程的直接要求,又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在不断推进幼儿素质教育发展中,我们坚持以幼儿为本的理念,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深入进行了幼儿素质教育环境资源整合利用的改革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以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宗旨,以主题探究活动为载体,以幼儿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为出发点,整合利用一切有利于幼儿和谐发展的环境资源,充分发挥其巨大的教育功能,有力地促进了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
一、整合利用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我园地处还乡河畔,城乡交接部,如:春天到了,我们组织孩子们去还乡河公园踏青,到公园广场放风筝,深入公园绿化区,赏花观草,让孩子们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寻找、发现、记录、感知、体验春天的秀美,引导孩子们在探访大自然和谐、美好的环境中,观察各种植物长出的幼芽和嫩叶,桃花绽出的花蕾,早燕衔泥做巢的忙碌情景,小蜜蜂拈花采蜜的辛勤劳作……于是,“寻找春天”“谁会飞”“辛勤的使者”“早春的花蕾”等一系列主题探究活动随之而生。引领孩子们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谐和优美,用身心去感受大自然的韵律和给予人类的厚爱,而且使孩子们增强了环保意识的同时,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探究主题,如:“风是怎么形成的,风向标为什么老转?”“为什么冬天下雪后,房檐上有冰柱?”“房后的苔藓能生活在阳光下吗?”等。总之,自然的景观、自然的风景、自然的现象为孩子提供了学习知识的无限机遇,吸引了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孩子们获取了多种多样的知识尝试了审美,感受了大自然的神韵与魅力。
二、整合多姿多彩的社区资源,深入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我园所在小区是建设部的示范小区,深厚的社区文化底蕴和优美的社区环境,为我们开展主题探究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之成为具有丰富隐性教育资源的教育基地。我们充分利用小区的文化体育休闲场所和小区内的花园、小型植物园、小区市场、儿童活动中心等场所和景观,把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教育资源纳入我们的探究活动中。同时,我们还经常组织幼儿主动参与社区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各种文体活动。如:我们组织开展的“社区卫生监督员”、“护绿小标兵”、“敬老小模范”、“小小宣传员”等活动,不仅丰富了“主题探究活动”的内容,而且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让孩子们在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感受责任,体验付出的快乐。我们还经常把精彩的文艺演出献给社区的居民,主动与社区文化有机融合,师生共同参加社区文化活动,实现了有效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共同目标。在社区文化节,我们举办了幼儿绘画、绘画制作展,一幅幅体现童真、童趣、童乐、童心的绘画作品,吸引了众多的社区居民,那童真无邪的精神境界的表达,令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感叹不已;一件件充满童趣和智慧的儿童制作,再现了孩子们的巧手灵心,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令在场参观的父母亲和成年人都自叹不如。他们对我们的幼儿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社区环境资源的整合利用,丰富了我们的课程资源,提升了探究活动的品位,取得了社区居民及社会人士对我们教育的认同和支持。
三、整合利用优美的校园环境资源,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我园是河北省示范园。几年来,我们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精心进行了幼儿园环境的整体设计的建设。绿化、美化水平逐年提高,各种环境设施的更新和改造,均坚持了高标准。绿化带花木扶疏,错落有致,大小花坛,造型各异,花木品种互相搭配,交相辉映。为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我们建起了动物角,养起了小鸡和小兔。在幼儿园整体布置上,高度体现了人性化的特点,使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各个教室均按照幼儿不同年龄和审美能力进行了布置,中心活动室宽敞明亮,幽雅和谐,体现了较高的文化品位。户外游乐设施比较齐全,完全按省标准进行了配置,体现了游乐、安全、健体的要求。我们对园内的这些环境资源进行了精心的整合和利用,不仅丰富了主题探究活动的内容,而且使孩子们从每天接触的园内各种环境中提升了新的认识,激发了新的感悟。如:中班开展的“可爱的小兔子”,引导孩子们在每天对小兔子的喂养中,细心观察小兔子的饮食、体貌特征,使孩子们发现了小兔子的毛色和饮食、前腿和后腿的不同,知道了兔子不仅吃白菜和萝卜,有的时候也吃肉的新情况。有的孩子还能够把这些在观察中所得到的知识讲给同学和爸爸、妈妈听。家长们深有感触地说:“幼儿园环境的利用,让孩子们学会了在家里学不到的东西,让我的孩子感受了成功,增长了自信。”
四、营造和谐、愉悦的环境氛围,促进师幼的共同成长,丰富主题探究活动
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能激发幼儿的内在潜能,促使幼儿主动探究、学习。为此,我们注重营造师幼互动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和谐环境,注重在教学中激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其向活跃性、广源性、发散性的方向发展,从而营造良好的智力情境,促进幼儿情商的发展,逐步形成生动直观、情趣共济的教学方式,营造充满激情、活泼热烈的交流环境,从而形成情真意切、陶冶心灵的艺术氛围,相互悦纳、宽松和谐的心理沟通,实现隐性教育环境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如:中班“走进动物世界”主题活动,情趣盎然,师生共同协商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妙趣横生的对话,使孩子们感受了无限的快乐;整个活动凸显了自主探究的特色,这些充分整合利用隐性环境资源的探究活动,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愉快和谐的发展,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所谓素质教育的环境资源,其内涵十分丰富,我认为凡是有利于学习者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和空间都属于环境资源的范畴,它既包含诸如家庭的、社会的、自然的等显性环境资源,又包括文化、制度、氛围等隐性环境资源,既是课程的直接要求,又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在不断推进幼儿素质教育发展中,我们坚持以幼儿为本的理念,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深入进行了幼儿素质教育环境资源整合利用的改革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以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宗旨,以主题探究活动为载体,以幼儿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为出发点,整合利用一切有利于幼儿和谐发展的环境资源,充分发挥其巨大的教育功能,有力地促进了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
一、整合利用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我园地处还乡河畔,城乡交接部,如:春天到了,我们组织孩子们去还乡河公园踏青,到公园广场放风筝,深入公园绿化区,赏花观草,让孩子们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寻找、发现、记录、感知、体验春天的秀美,引导孩子们在探访大自然和谐、美好的环境中,观察各种植物长出的幼芽和嫩叶,桃花绽出的花蕾,早燕衔泥做巢的忙碌情景,小蜜蜂拈花采蜜的辛勤劳作……于是,“寻找春天”“谁会飞”“辛勤的使者”“早春的花蕾”等一系列主题探究活动随之而生。引领孩子们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谐和优美,用身心去感受大自然的韵律和给予人类的厚爱,而且使孩子们增强了环保意识的同时,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探究主题,如:“风是怎么形成的,风向标为什么老转?”“为什么冬天下雪后,房檐上有冰柱?”“房后的苔藓能生活在阳光下吗?”等。总之,自然的景观、自然的风景、自然的现象为孩子提供了学习知识的无限机遇,吸引了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孩子们获取了多种多样的知识尝试了审美,感受了大自然的神韵与魅力。
二、整合多姿多彩的社区资源,深入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我园所在小区是建设部的示范小区,深厚的社区文化底蕴和优美的社区环境,为我们开展主题探究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之成为具有丰富隐性教育资源的教育基地。我们充分利用小区的文化体育休闲场所和小区内的花园、小型植物园、小区市场、儿童活动中心等场所和景观,把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教育资源纳入我们的探究活动中。同时,我们还经常组织幼儿主动参与社区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各种文体活动。如:我们组织开展的“社区卫生监督员”、“护绿小标兵”、“敬老小模范”、“小小宣传员”等活动,不仅丰富了“主题探究活动”的内容,而且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让孩子们在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感受责任,体验付出的快乐。我们还经常把精彩的文艺演出献给社区的居民,主动与社区文化有机融合,师生共同参加社区文化活动,实现了有效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共同目标。在社区文化节,我们举办了幼儿绘画、绘画制作展,一幅幅体现童真、童趣、童乐、童心的绘画作品,吸引了众多的社区居民,那童真无邪的精神境界的表达,令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感叹不已;一件件充满童趣和智慧的儿童制作,再现了孩子们的巧手灵心,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令在场参观的父母亲和成年人都自叹不如。他们对我们的幼儿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社区环境资源的整合利用,丰富了我们的课程资源,提升了探究活动的品位,取得了社区居民及社会人士对我们教育的认同和支持。
三、整合利用优美的校园环境资源,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我园是河北省示范园。几年来,我们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精心进行了幼儿园环境的整体设计的建设。绿化、美化水平逐年提高,各种环境设施的更新和改造,均坚持了高标准。绿化带花木扶疏,错落有致,大小花坛,造型各异,花木品种互相搭配,交相辉映。为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我们建起了动物角,养起了小鸡和小兔。在幼儿园整体布置上,高度体现了人性化的特点,使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各个教室均按照幼儿不同年龄和审美能力进行了布置,中心活动室宽敞明亮,幽雅和谐,体现了较高的文化品位。户外游乐设施比较齐全,完全按省标准进行了配置,体现了游乐、安全、健体的要求。我们对园内的这些环境资源进行了精心的整合和利用,不仅丰富了主题探究活动的内容,而且使孩子们从每天接触的园内各种环境中提升了新的认识,激发了新的感悟。如:中班开展的“可爱的小兔子”,引导孩子们在每天对小兔子的喂养中,细心观察小兔子的饮食、体貌特征,使孩子们发现了小兔子的毛色和饮食、前腿和后腿的不同,知道了兔子不仅吃白菜和萝卜,有的时候也吃肉的新情况。有的孩子还能够把这些在观察中所得到的知识讲给同学和爸爸、妈妈听。家长们深有感触地说:“幼儿园环境的利用,让孩子们学会了在家里学不到的东西,让我的孩子感受了成功,增长了自信。”
四、营造和谐、愉悦的环境氛围,促进师幼的共同成长,丰富主题探究活动
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能激发幼儿的内在潜能,促使幼儿主动探究、学习。为此,我们注重营造师幼互动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和谐环境,注重在教学中激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其向活跃性、广源性、发散性的方向发展,从而营造良好的智力情境,促进幼儿情商的发展,逐步形成生动直观、情趣共济的教学方式,营造充满激情、活泼热烈的交流环境,从而形成情真意切、陶冶心灵的艺术氛围,相互悦纳、宽松和谐的心理沟通,实现隐性教育环境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如:中班“走进动物世界”主题活动,情趣盎然,师生共同协商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妙趣横生的对话,使孩子们感受了无限的快乐;整个活动凸显了自主探究的特色,这些充分整合利用隐性环境资源的探究活动,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愉快和谐的发展,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