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分布、子公司多元化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

来源 :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anti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管薪酬契约的制定受公司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已有关于高管薪酬决定机制的研究尚未关注公司内部业务结构性分布特征的影响.当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业务向子公司层面布局时,会引起上市公司业绩来源的变化以及对高管才能需求的变化,这种变化如何影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有待深入探讨.从纵向维度的上市公司合并整体业务在母子公司之间分布和横向维度的子公司多元化两个角度,依据最优薪酬契约理论和基于高管才能竞争需求的薪酬市场配置理论,揭示上市公司内部业务结构特征对上市公司高管才能需求和对合并业绩中反映高管努力程度噪音的影响,及其进一步决定高管薪酬水平和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内在机理.以2008年至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手工整理的子公司行业和地域多元化等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上述影响机制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合并整体经营业务分布于子公司层面的比重越高,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越高,薪酬业绩敏感性越低;当业务主要分布于子公司时,子公司行业多元化或者子公司地域多元化程度越高,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和薪酬业绩敏感性也越高.在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中,分布于子公司的业务比重提升高管薪酬水平的效应会减弱,但降低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效应会增强,并且子公司多元化提升高管薪酬水平和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效应会减弱.研究结果从母子公司之间业绩来源的角度扩展了以公司业绩为基础的高管薪酬激励决定机制的理论解释,从业务结构性差异影响高管才能需求的角度扩展了高管薪酬水平决定机制的理论解释,丰富了高管薪酬激励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企业在授权经营模式下完善不同层级高管的差异化激励机制、选择有效激励参照基准和考核基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信用的探索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深厚的理论根基,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经历了孕育期、推进期、拓展期、深化期四个阶段。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信用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将社会信用道德培育和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在立足本土实际基础上积极借鉴外来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根据时代变化适时调整探索策略和探索重点,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点的社会信用建设之路。
采用Logit模型,从金融科技异质性视角对农户正规信贷需求展开评估,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异质性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影响因素具有异质性。耕地面积、农业培训等因素对使用金融科技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产生显著影响,而户主年龄、家庭年收入等因素对未使用金融科技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产生显著影响。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获取社会公众对失信联合惩戒的感受和看法。结果表明,部分民众尚未明晰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失信联合惩戒的认知程度上呈现年龄差异、学历差异、地域差异。针对失信联合惩戒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惩戒泛化”等社会焦点问题,提出完善信用法律法规、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应用现代征信技术、开展社会诚信教育、规范具体执行细则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