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捕“海哥”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朱锡海贩卖毒品案于2012年10月被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被告人朱锡海明知是毒品,仍向他人贩卖毒品达两公斤,被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毒贩朱锡海最终为他的罪行付出了应有的代价。然而朱锡海的落网以及被绳之以法都离不开一个关键部门和一个关键人物——徐汇检察院侦查监督科以及该部门的“老法师”程翌检察官。
  两地奔波 贩卖毒品
  场景一
  时间:2012年2月7日
  地点:广东省惠来县红心宾馆301房间
  人物:朱锡海、王伟、周菊
  “海哥,圈里人都知道你的货最正宗,这次你帮我多弄点。”特地从上海飞到广东向朱锡海购买毒品的王伟说道。
  “先付钱后交货,15万,最低价,到时你再付2000元车马费给交货的人。等货到了,我们在上海交易,到时有人会联系你的,成交?”朱锡海笑着说道。
  “15万现金,一分不少,到货后具体联系。”
  “小菊,把钱收起来,这是王伟哥,你认识一下。”周菊跟王伟互相打了个照面。
  场景二
  时间:2012年2月10日
  地点:广东惠来一民房
  人物:朱锡海、周菊
  “小菊,这些货你带到上海去,事成之后给你1万元的报酬。这批货数量不小,你当心点。”朱锡海关照周菊。
  “海哥,我心里有数。”周菊回答道。
  “你到上海之后,入住上海好运酒店402房间,房间我已经帮你定好了。你到上海之后联系前两天见到的王伟,他的联系方式我已经发到你手机上了。”
  “好的,我去准备一下,中午就出发。”
  场景三
  时间:2012年2月11日
  地点:上海好运酒店402房间
  人物:周菊、王伟
  “王伟哥,货都在这里,你验收一下。”周菊对王伟说道。
  “好的。”王伟仔细验收毒品。“货品不错,这是2000元车马费,合作愉快。”王伟拿着毒品开门正准备离开时,蹲守在门外多时的警察一举将王伟、周菊两人抓获,并缴获全部毒品。
  王伟和周菊到案后,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公安机关以涉嫌贩卖毒品罪将王伟向徐汇检察院报请逮捕,以涉嫌运输毒品罪将周菊报捕。
  顺藤摸瓜 寻找“海哥”
  周菊、王伟涉嫌运输、贩卖毒品案,因涉案毒品数量巨大,徐汇检察院提前介入侦查工作,了解案情、引导取证,公安机关也很快将此案报捕到徐汇检察院。由于涉案毒品数量巨大,院领导、科室领导对此案都极为重视。这时,侦查监督科的“老法师”程翌检察官主动请缨,要求承办此案。
  程翌检察官承办此案之后,首先对全案侦查活动及证据来源的合法性进行仔细核查,对案发、立案、破案经过以及侦查机关认定的事实进行全面审查,对全案形成一个较为直观的理解。接着,程翌又仔细审核扣押物品、文件清单,收缴毒品专用单据、毒品鉴定结论,犯罪嫌疑人手机通话记录及犯罪嫌疑人供述等证据,又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在一份份证据的审核中,在对犯罪嫌疑人一次次讯问中,“我隐约察觉到周菊、王伟运输贩卖毒品案的背后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此人才是真正的‘大老虎’”,程翌说。
  在对周菊的讯问中,周菊交代是一个叫“海哥”的中年男子以1万元的报酬让她将两公斤的毒品从广东运抵上海,她在上海住的宾馆也是“海哥”提前预订好的,毒品交付对象的联系方式也是“海哥”提供的,另外毒品交付的对象自己前几天在广东惠来见过,名叫“王伟”。
  王伟在讯问中交代,2012年2月11日,他接到一个女子的电话,声称是“海哥”的朋友,叫他到一家酒店验收毒品,在验收过程中被警方抓获。“这个‘海哥’是圈中的贩毒老手,我前几天才通过朋友介绍认识此人并向他购买毒品,毒资是通过银行转账交付的,我不认识周菊,也从没见过她”,王伟说。
  程翌发现,周菊和王伟的供述中均提到一个名叫“海哥”的中年男子,这个中年男子到底是谁,是不是同一个人?“周菊和王伟在之前是否见过面的细节上供述不一致,”程翌说,“这两个人其中肯定有一个是在撒谎。周菊到案后的供述相对较为稳定,王伟的供述虽有反复,但究竟是谁在撒谎呢?”
  程翌在案卷中发现有一组证据显示王伟于2012年2月7日从上海浦东乘飞机到广东汕头,8日乘飞机返回,这说明2月8日王伟确在广东,这与周菊的供述有一定的吻合性。针对这一证据,程翌做了充足的准备,决定再次和王伟“碰面”。讯问中,程翌一开始便出示了王伟乘坐的飞机记录,然后直接要求王伟提供银行汇款的相关证据。面对自己乘坐飞机的记录,而且无法提供任何银行汇款证据,王伟老实交代自己2月7日飞抵广东目的就是为了向“海哥”购买毒品,并于当晚在广东惠来的一家宾馆内与“海哥”见面,现场支付15万元毒资,约定在上海交付毒品,在宾馆内确实见过周菊。
  “这就说明周菊跟王伟所说的‘海哥’就是同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又是谁呢?”程翌说,根据他多年的办案经验,这个名叫“海哥”的中年男子很可能是贩毒老手,这种人都是找人交付毒品自己从不轻易出面。人海茫茫,找一个“海哥”无疑是大海捞针。
  经过再次仔细审核案件中的证据,程翌发现,周菊在上海住的宾馆是由“海哥”使用宾馆会员卡提前预订的,这个会员卡上是否会有蛛丝马迹呢?果然正是这一张小小的会员卡泄露了“海哥”的真实身份,这个“海哥”便是日后被判处死刑的朱锡海。朱锡海用自己的真实身份办理该连锁酒店的会员卡,周菊、王伟的辨认笔录也均认出朱锡海就是与自己有过联系、接头交易的中年男子。面对上述证据,“老法师”程翌果断决定对朱锡海发出追捕意见书,并报上级领导审批。
  朱锡海贩毒案只是程翌11年侦监工作的冰山一角。2002年,从事八年政工工作、已经44岁的程翌如愿以偿地来到了高强度、节奏快的侦监部门。当时的程翌既没有科班的法学功底,也没有年轻人的身体精力,连他自己都说:“我的知识储备和体力、精力劣势太明显了。”但是,程翌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每办一个案件就把相关的法律查个遍,每一份审查报告都修改好几次,每一次提审都精心准备、做足功课。他白天跟着同事们忙办案,晚上、周末都在钻研业务知识,一有空暇时间就拿出法条来细细研读,他的案头常年摞着厚厚的法律书籍,随手翻开便是整页整页的红批,记载着他的办案体会和工作心得。正是这股子韧劲与毅力,程翌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如今的“老法师”,多少疑难复杂案件在他手中迎刃而解。
  11年的侦监经历,程翌办理审查批捕案件2000余件,涉及犯罪嫌疑人2800余人,不但每年个人办案数遥遥领先,而且办理的案件无一错案。辛勤的工作与无怨无悔的付出讓程翌收获了许多荣誉,他先后获得上海市委世博先锋行动“五带头”共产党员、2010年~2011年度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2009年~2010年度上海市检察机关个人二等功、2011年~2012年度上海市检察机关个人三等功、徐汇区“优秀党务工作者”、“2006年~2010年度区级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然而,面对这些荣誉程翌“不为所动”,到现在他还在抢着承包科里的疑难复杂案件,他常说:“有案子办我心里才觉得踏实,说明我在用法律维护公平正义。”程翌,数十年如一日地奋战在侦监工作的第一线,从刚到侦监部门时的满头黑发到现在的花白一片,很多老同志看了都不忍心,可他却开怀地笑着说:“这有什么,人总要老的,头发总要白的!”但是我们知道这根根白发都是他为检察事业呕心沥血的见证!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在近几年发展十分迅猛,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它对传统的金融业造成了一定冲击,同时其自身的金融风险也在增强.在“互联网+金融”的双重特性
期刊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公路工程建设与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息息相关,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投资金额越来越大,对国民经济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所以在工程建设中,公
生态(社区)博物馆是新博物馆学理论指导下的一场博物馆运动,践行文化遗产的在地化、整体性与主体性保护,以兼容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为使命。在国际范围内,生态(社区)博物
秦岭北是西安乡村旅游发展重要的集聚地,本文以该地区的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找出其目前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该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
几乎每一个80后小时候都回答过这样的问题:“长大后最想做什么?”在众多的答案中,一定会有很多人的回答是“医生”!如今,这些曾经拥有医生梦想的孩子们已经长大,不少人圆了“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工程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工程管理中的造价控制越来越受到建设各方的重视,因为工程管理离不开造价控制,造价控制作为兼具经济性和技术性的一项工
就历史专业面临的挑战提出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力培养诸方面改革的一些看法,旨在引起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基层组织是共产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善于依靠坚强的基层组织来联系、团结和动员群众以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最有特色的优良传统之一。今天,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
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使我国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影响,而且随着“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rIP)的推进,我国外贸发展面对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