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谈: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研究哲学社会科学要做到“真”“情”“实”“意”的讲话——用正确立场对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真”字当头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uaye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12月2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向社科联组织和社科工作者提出了四个字的要求,即“真”、“情”、“实”、“意”。“真”,就是要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表明的是一种立场;“情”,就是要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充满激情,显现的是一种态度;“实”,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的是一种方法;“意”,就是要树立精品意识,提出的是一种导向。“真”“情”“实”“意”四个字结合起来,就是要求各级社科联组织和广大社科工作者,真情实意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真情实意地搞好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真情实意地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奉献毕生的智慧和才情。习近平同志关于研究哲学社会科学要做到“真”“情”“实”“意”的讲话,语言朴实,涵义深刻,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十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这篇讲话精神,本刊从习近平同志的著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中转载了这篇讲话,并约请我省社科联的有关领导与社科工作者重温这篇讲话,结合当前社科工作实际,就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立场、态度、方法、精品意识等问题发表看法。
其他文献
吉登斯的生活政治理论,从个人生活的感性内容出发去构造政治理念,为现代性条件下政治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本文通过对吉登斯的解放政治和生活政治的分析考察,揭示了其理论的内在内容、基本特征和思考逻辑。并从理性的政治到理性和情感统一的政治,从抽象的政治到生活方式的政治,从应当的政治到反射性政治,从他人的政治到对话民主等方面揭示了吉登斯政治哲学的基本线索,展示其生活政治理论在现代社会中建立合作包容的新型社会关系、团结各方政治力量等方面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王充在《论衡·问孔》篇中批评了孔子思想,指出《论语》有"不知难问""意沉难见""上下多相违"等问题。其实,这是不明《论语》原始语录体特征而造成的误读。在原始语录体中,语录意义是由句义加上具体语境和涉及的特定对象才形成的。其原本只对于话语涉及的对象有意义,而且为在场者所知,记述时自然可以作省略处理。所谓"难见""相违"的问题,在进入语录产生的场景后并不存在。不过,这种误读中所呈现的逻辑性、系统性的思想方式意义巨大,对于大一统经学的批判精神也极为可赞。
本文从庄子、王弼施加魏晋玄学之影响谈起,说明两人在"论"体发展史上的地位,阐明刘勰对文学语言、哲学语言不同特质之洞见,并依据《文心雕龙·论说》对郭象、裴頠所下断语,进一步分析《庄子注》《崇有论》在本体论探索上的逻辑论理缺失,分析导致缺失的思想史原因。文章指出,刘勰所谓"徒锐偏解,莫诣正理",击中了郭、裴两人思想缺陷之要害,所论对后世学术思想史评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卡尔·施米特无疑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政法学家。因为他所涉研究领域的纷繁复杂,理论观点和政治观点的频繁变动,以及与政治现实的密切关系,所以他总是被其同代人和后代人所反复解读和误读。我们唯有进入其时代背景和政法理论内部的发展脉络,方才可以理解其理论观点和政治观点背后所潜藏的一致性,即施米特一直焦虑地试图为'无根的''现代性-虚无主义'世界寻求一个'根'。他的这种一致性不仅可以解释他前期理论——'决断论'、'总统合宪专政'和'具体秩序'——的发展,而且同时也可以解释他的一
为进一步繁荣'浙学'研究,深入探究'浙学'在中华学术文化中的地位、意义与价值,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师范大学拟于2019年6月联合举办'浙学论坛2019'。为鼓励广大中青年学者积极投身'浙学'研究,现向全国广大青年学者征集论坛论文。
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发展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发展历程提供了理解地方政府的重要样本。浙江地方政府在发展中既遵循一般的地方政府理论解释,也展现出了独有的气质特征。与一般性理论认知不同的是,浙江政府在发展中逐步呈现"回应-赋权"型政府的特征:政府的行为逻辑表现出更多的自下而上的特征,地方政府有很强的回应社会的主动性。政府主动向下级政府、向市场与社会赋权,并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地方政府运行机制和职权结构。
王门后学是王阳明弟子的概称,但所谓王门后学,实际上只是一个代际概念。在学术观念上,晚明并无一个同质性的王门后学。各派弟子在"良知宗说"大旗下"拟议搀和",发展出形形色色的学说和思想路线。王学只不过是各流派自立宗旨、自立派别、争取门徒的最有效思想资源。王门后学最为后世诟病的是流于虚谈,不务经世,事实上,"经世"是王门后学旗帜鲜明的宗旨,无论是"主于道"的经世之学,还是"主于事"的经世之学都在王门后学中蓬勃发展,只不过他们所说的"经世"并非今世概念中的"经世"。王学中的泰州学派一向因平民意识而得到正面的肯定,
批评是由批评家主动发起的一场精神会话,它以作家作品为中心,又不免要涉及一个时代的文学整体以及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因此这场精神会话注定是综合性的、多边的.它所涉及的问题范围视乎需要,也是可以无限伸展的。批评的魅力正在于此。
亚当·斯密不是"最小政府的首创者",也没有提出"一个强大的国家",它把市场用作政府的有效工具。斯密认为政府的意图在于保护每个社会成员的完全权利,保护法律正义。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斯密在对重商主义的批判中建立了一种自然自由体系。在这个体系下,政府只需要履行三项职能。政府为履行这三项职能需要一定的支出;但政府在涉及经济事务时存在渎职行为。人民和国家的富裕被斯密视为政治经济学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手段保护和服务市场。政府、市场和国家应该协调一致,福利国家即是这种政府行为的结果之一。
Joel Migdal教授是国家理论,尤其是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代表性人物。他提出的“社会中的国家”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国家观,重新界定了国家概念并打破了国家和社会的界限并将二者的互动纳入分析,提出了国家社会相互赋权(mutual empowerment)和相互形构(mutual transformation)的概念,对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Migdal教授是华盛顿大学政治系的Robert F.Philip讲座教授,同时兼任国际关系学院中东研究项目主任。Migdal教授于1972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亨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