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胃癌晚期患者像运动员一样活了七年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2859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4月,“大众医学”微信推送第一期“我心目中的好医生”获奖微答卷,之后每周于微信开奖,这是一个长期有效、持续颁奖的活动,邀请读者、网友线上推选心目中的好医生、书写好医生的故事;8月,应广大网友的要求,我们将好医生的故事搬上《大众医学》杂志,开通来信投稿。
  自此之后,一个个好医生的名字以另一种形式送到《大众医学》编辑部,我们阅读着每一个裹在信件中的温暖故事,体会着读者写下这些文字时的欣慰、激动、感恩,感受着一股股由患者或其家属书写出来的好医生的力量。
  这封读者来信沉甸甸,因为它承载的不仅是一个故事,还有一个遗愿。
  2005年,我丈夫因胃癌住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主治医生是普外科的张文杰医生。我们与张医生素昧平生,医院里一个认识的人也没有,心里很着急。
  没钱没关系,可是遇上他
  张医生在手术前找家属谈话,详细介绍了手术方案以及可能发生的情况。我也向他坦诚我们家的实际情况:“我们夫妻俩均已退休,为治病已经辗转了两家医院,这次来新华医院求诊是最后的希望。”
  谈话时,我悄悄地从包里拿出一只装有2000元现金的红包,准备给张医生,谁知他看到后立刻起身。“如果你想要我开刀的话,就请把红包收起来,否则我就走。”一边说,他一边真的往外走。
  我只好拉住他,收起红包连说:“不送不送。”
  张医生坐回了原位,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们退休工人本来收入就不多,再患上这种病,更需要用钱,我们当医生的怎么忍心收下?你们放心,我会把你们当成自家人,尽力做好手术。”
  手术成功,换来七年健康
  张医生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虽然已有几处淋巴结转移,但是手术非常成功,加之张医生建议术后辅以化疗、中医等方法,让我的丈夫生存了七年之久。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七年中,他健康如常人,经常参加自行车骑游,简直是一个奇迹。
  2012年,由于病灶复发又转移至其他脏器,病情到了危急时刻,我们又找到张医生。张医生用内窥镜微创法为丈夫做了胆道支架术,缓解了他的痛苦、延缓了病情发展。
  “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
  在丈夫最后的日子里,他念念不忘的是张医生,总是念叨张医生救了他,他说:“张医生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是的,每周三我们前往张医生专家门诊开药时,许多患者家属都会不约而同地谈论张医生的医术、医德,想要联名写表扬信给他。
  丈夫病故后,我一直没有心情将张医生的故事写下来。这次看到《大众医学》征集好医生故事,借此机会,完成我丈夫的遗愿:好好谢谢优秀的张文杰医生,也让更多人了解张医生的精湛医技和崇高医德,使一名胃癌晚期患者像健康人,不,像运动员一样生存了七年。
  愿天下所有医生都像张医生一样仁慈、高尚。
  “我心目中的好医生”有奖征文
  你有敬佩、感激的医生吗,你有真实的好医生故事吗?请写下他/她的名字和故事参与活动吧,获奖征文将刊于“大众医学”微信或杂志,还可获得奖金100元。
  参与方法:
  1. 线上推荐:扫描二维码,关注“大众医学”微信,点开下拉菜单“好医生”中的“网友推选”,根据提示参与活动。
  2. 邮件推荐:popularmedicine@sstp.cn(请注明“推荐好医生”)
  3. 来信推荐:上海市钦州南路71号《大众医学》编辑部“推荐好医生”(200235)
其他文献
听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听力障碍“看不出来”,不像肢体残疾人、盲人或其他残疾那样显现,却会带来学习生活、工作、社交上的种种不便。人们应对听觉器官有所了解,并加以保护,才能终身拥有良好的听力。  备孕时,筛查耳聋基因  据统计,50%的耳聋是遗传的,有基因基础。如果夫妻双方都携带耳聋基因,孩子极易发生先天性耳聋。即便有些孩子出生时能听见,后来也会逐渐失去听力。医学研究发现,导致先天性耳聋的基因有上千种
专家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厦门医院执行院长、青浦分院院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国家器官移植学重点建设临床专科负责人,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委员兼肾移植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肾移植学组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从
系统性红斑狼疮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大家都希望在医疗技术发达的今天,能将其治愈。而各种媒体上也经常能看到诸如“本疗法能治愈系统性红斑狼疮”这样的宣传。那么,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智能生物植入疗法攻克了红斑狼疮?  上海读者魏女士:  最近,我上网搜索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知识。结果,我发现很多网站都在介绍“智能生物植入疗法”或“智能生物免疫平衡植入疗法”,说这是一项突破性进展,利用了智能定位、纳米
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体检的重要性,并逐渐养成了定期去医院体检的好习惯。然而,有些老年人却对体检持无所谓的态度,即使单位提供免费体检机会或子女已经为他们购买了体检卡、预约了体检时间,也不愿意去。理由是,如果没查出什么病,等于白白浪费钱;万一真查出什么病来,大都活不了多久,还不如不查,糊里糊涂活着也蛮好。下面,我想通过几个真实的小故事,来阐述一下老年人体检的重
郑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门诊时间:周四上午,皮肤科专病门诊(免疫与风湿);周四下午,特约专家门诊。      读者咨询一:   我是一名银屑病患者。最近看到报纸上介绍一种“中药秘方”,能彻底治愈银屑病。我是否应该服用这种中药呢?      读者咨询二:   最近看到网上介绍一种能治好银屑病的药物,说效果
自从上班以后,小妍从来没有过这么长的春节假期。平时因为生活习惯而嫌弃她的父母,如今嫌弃加倍,而这一切,都跟防疫有关。  起初爸妈怪她小题大做:“你有看肺炎新闻的精神头早就考上清华北大了。”再后来反而是他们如惊弓之鸟,每隔半小时就在群里发一条疫情信息,哪怕小妍下楼去快递柜取个件,回来就跟中了核辐射似的被爸妈歧视。  早晨,小妍还在被窝里,老妈就进来掀被子:“别整天在床上躺着了,起来活动活动!”晚上你
一年一度的高考迫近,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会承受一定的心理考验。那么,怎么从容应对呢?    1 焦虑    现象解析  这是考前最为明显和普遍的一种心理困扰。虽然家长和考生都很清楚,考试焦虑不可避免,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但是仍然难以做到说服自己、并且心情平和地去接受它。其根本原因在于,每当高考临近,很多人为的因素制造了紧张。比如,学校的倒计时牌营造了临考前异常的氛围,家庭成员小心翼翼、过度关注
医生手记  一名25岁的已婚女性,因不明原因肝损伤前来看我的门诊。此前,她已看过多名肝病或感染病科医生,做过各种肝病相关检查,排除了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和遗传代谢性肝病等。有医生曾考虑过药物性肝损害,但均因“缺乏证据”而未确定,多名医生建议肝穿刺病理活检。我详细问诊并阅读所有检验单和影像资料后,追问她半年内的用药史,她略显尴尬地说道:我是乙肝小三阳患者。大约在5个
补血一词,许多女性耳熟能详,自行用首乌、枸杞、当归、阿胶、熟地、红枣、黄芪等补血中药煎水、炖鸡等的人不少。其实,首乌、枸杞、当归、阿胶、熟地等补血药,各有特点和功效。补之对路疗效极佳,否则无疗效,甚至难过不适。怎样才能选对补血药呢?首先要搞清楚常用补血药的特点和功效,然后,再对症选用补血药。如此,才能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补血效果。  盘点常用补血药  首乌:味苦,炮制后味甘,性温,入肝肾经,有补肝
生活实例   60岁的王先生有慢性肾功能不全多年。最近几个月,王先生的胃一直有点不舒服,看着电视里面的广告:达喜止胃痛,一嚼就轻松。于是,王先生就去药房买了几盒达喜,不舒服时就吃几片,几个月下来胃倒是舒服了不少。可是,王先生渐渐发现自己记性有些不好,走起路来也有点慢吞吞的。他赶紧去医院找医生,医生仔细询问他最近的服药情况后,怀疑王先生可能是轻度铝中毒。经过化验血中铝浓度,医生告诉王先生确实是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