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黄帝内经》有"能和色脉,可以万全""微妙在脉,不得不察",说明脉诊在古典中医诊断中的重要地位。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伤寒论》对于脉诊尤为重视,形成了独特的脉法体系,也是学
【机 构】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基金项目】
:
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JJ2018-7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帝内经》有"能和色脉,可以万全""微妙在脉,不得不察",说明脉诊在古典中医诊断中的重要地位。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伤寒论》对于脉诊尤为重视,形成了独特的脉法体系,也是学术界一直以来的研究重点。本文系统梳理分析近三十年有关《伤寒论》脉法研究的文献,并对其分类研究发现目前学术界主要对仲景脉法的源流考证争议比较大,对脉法的内涵,尤其是阴阳的定义以及平脉、变脉的诠释说法不一,对《伤寒论》中单脉和兼脉的解读也存在不同观点。此外,对脉与病机之间的关系也有不同的解读,甚至还有结合
其他文献
以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和硼酸为前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硼掺杂的二氧化硅(B-BTESE-SiO2)杂化膜。采用FTIR、XRD、XPS、TEM、SEM等系列表征手段对合成溶胶及
目的探讨参麦养阴汤对气阴两虚型甲状腺术后疲劳综合征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阴两虚型甲状腺术后疲劳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包
以轮胎半焦为碳源,石英砂为硅源,在1520℃下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了碳化硅。采用XRD、SEM和红外光谱仪等对不同原料粒度条件下制备的碳化硅进行了表征,探究了原料粒度对合成碳
为实现不完全维修条件下的安全关键设备可靠性评估,针对传统可靠性评估模型未考虑多个故障样本间存在的数据差异问题,以及模型参数求解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KijimaⅠ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