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给初中数学的新课程改革创造了条件。数学新课标也明确指:“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现在是信息时代,在教学中已逐渐发挥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优势,以计算机为工具,以网络为资源,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自主学习为主线,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整合的现代教学模式。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更能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
1 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力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在从教师为中心的授受式课堂教育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学式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中,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1)在屏幕上实现生动灵活、有声有色的演示。传统数学学科教学对一些图形的教学很难从动态的角度进行,计算机辅助教育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状况。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将一些图形的变化进行动态的教学。现在有不少教师用几何的一些图形动态地展示给学生,把图形生动地展示出来,把一些很复杂的点线关系从不同角度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对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建立空间概念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初中数学“正方形”一课中,就可利用ScienceWord软件将平行四边形较长的一组边同步缩短,使得有“一组邻边相等”;紧接着把一组对边绕着同一邻边的两个端点同步旋转,使得有“一个角是直角”。这样,用动画演示“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的正方形概念的形成过程,再用动画演示“矩形→正方形”“菱形→正方形”的变化过程,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出正方形的性质,使学生感受到正方形的一些特性,从而加深记忆。
2)由原来静态探究活动转向为动态探究活动,加强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信息技术对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信息具有集成处理的能力,使教学手段趋于全方位、多层次,创造一个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环境。它能加速学生感知过程,促进认识深化,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平台。网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为学习者的自主性、研究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产生很好的互动。计算机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概念不再是原来意义层面上的,而是更广泛、更深刻的,它的内涵更丰富。利用CAI来创设情景,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观察情景的背景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2 网络技术的运用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具时代气息
信息技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所选择的直接学习素材可以是数学问题,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且这些学习素材都附带一定的情景或背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对比,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他是教学活动中的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交流。
1)运用网络课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网络中的数学资源是相当丰富的,把平时购置的或教师从网上发现的数学教学课件安放在学校服务器上,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课内或课外通过访问校园网站,可共享此资源。如二次函数的性质一节,学生对于两个变量的关系一时接受不了,学校网站上便相应地放置二次函数有关内容的答疑解惑。并将可画二次函数的一些软件放置上去,如ScienceWord、几何画板等,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通过软件的使用方法介绍,一步一步地使自己学会画二次函数的图象,感受到动态数学带来的乐趣。
2)提供网址,在线了解有关数学家的成长历程,同时尝试数学严密的逻辑推理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打开“业余数学天地”(http://jamesjoe.51.net/),可以了解到许多数学家的成长历程,也有很多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去解答,对一些数学史话也有详尽的介绍,这些可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其实就存在于生活之中,并不神秘。
3)使用搜索引擎,让学生学会在网上搜寻信息,锻炼学生信息综合能力。学生不但要根据教师提供的网址获取信息,更要学会在网上获得信息的技巧,学会搜索引擎的使用。搜索引擎是某些网站提供的用于网上查询信息的搜索工具。目前比较出色的、使用又很简單的网络资源搜索工具有Google、百度等,几大门户网站的搜索框中均可输入所要搜索的文章(或软件)的关键词,从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整合和建构新的知识库,扩大知识面,这可以充分地锻炼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及综合分类能力。
3 运用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思考和研究
信息技术能给数学教学注入旺盛的活力,它正在以下一些方面改变数学教学的现状: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因材施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帮助;3)扫清繁杂计算的障碍;4)可以创设更具吸引力的数学问题情境;5)提供理想的探究问题的环境及实验平台;6)把教师群体的智慧和经验转化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教学资源,开展更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工作。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注意将信息技术的使用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吸收传统教学手段中合理的东西,做到优势互补。同时,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做好过程与结论相结合。信息技术介入到数学教学中,提供的不仅是超大的信息量、多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从学生的认知过程来分析,学生对计算机的依赖,往往使数学知识变得更直接,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被计算机替代。但应注意不要使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形象直观上,产生思维惰性。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对课堂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动性,是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将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于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虞涛.CAI技术在解析几何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2000(5).
[3]徐建汉.多媒体与数学在情境创设中的整合运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3):85-86.
[4]季正义.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06(10):42-44.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杨溪铺镇初级中学)
1 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力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在从教师为中心的授受式课堂教育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学式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中,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1)在屏幕上实现生动灵活、有声有色的演示。传统数学学科教学对一些图形的教学很难从动态的角度进行,计算机辅助教育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状况。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将一些图形的变化进行动态的教学。现在有不少教师用几何的一些图形动态地展示给学生,把图形生动地展示出来,把一些很复杂的点线关系从不同角度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对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建立空间概念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初中数学“正方形”一课中,就可利用ScienceWord软件将平行四边形较长的一组边同步缩短,使得有“一组邻边相等”;紧接着把一组对边绕着同一邻边的两个端点同步旋转,使得有“一个角是直角”。这样,用动画演示“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的正方形概念的形成过程,再用动画演示“矩形→正方形”“菱形→正方形”的变化过程,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出正方形的性质,使学生感受到正方形的一些特性,从而加深记忆。
2)由原来静态探究活动转向为动态探究活动,加强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信息技术对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信息具有集成处理的能力,使教学手段趋于全方位、多层次,创造一个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环境。它能加速学生感知过程,促进认识深化,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平台。网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为学习者的自主性、研究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产生很好的互动。计算机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概念不再是原来意义层面上的,而是更广泛、更深刻的,它的内涵更丰富。利用CAI来创设情景,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观察情景的背景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2 网络技术的运用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具时代气息
信息技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所选择的直接学习素材可以是数学问题,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且这些学习素材都附带一定的情景或背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对比,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他是教学活动中的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交流。
1)运用网络课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网络中的数学资源是相当丰富的,把平时购置的或教师从网上发现的数学教学课件安放在学校服务器上,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课内或课外通过访问校园网站,可共享此资源。如二次函数的性质一节,学生对于两个变量的关系一时接受不了,学校网站上便相应地放置二次函数有关内容的答疑解惑。并将可画二次函数的一些软件放置上去,如ScienceWord、几何画板等,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通过软件的使用方法介绍,一步一步地使自己学会画二次函数的图象,感受到动态数学带来的乐趣。
2)提供网址,在线了解有关数学家的成长历程,同时尝试数学严密的逻辑推理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打开“业余数学天地”(http://jamesjoe.51.net/),可以了解到许多数学家的成长历程,也有很多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去解答,对一些数学史话也有详尽的介绍,这些可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其实就存在于生活之中,并不神秘。
3)使用搜索引擎,让学生学会在网上搜寻信息,锻炼学生信息综合能力。学生不但要根据教师提供的网址获取信息,更要学会在网上获得信息的技巧,学会搜索引擎的使用。搜索引擎是某些网站提供的用于网上查询信息的搜索工具。目前比较出色的、使用又很简單的网络资源搜索工具有Google、百度等,几大门户网站的搜索框中均可输入所要搜索的文章(或软件)的关键词,从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整合和建构新的知识库,扩大知识面,这可以充分地锻炼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及综合分类能力。
3 运用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思考和研究
信息技术能给数学教学注入旺盛的活力,它正在以下一些方面改变数学教学的现状: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因材施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帮助;3)扫清繁杂计算的障碍;4)可以创设更具吸引力的数学问题情境;5)提供理想的探究问题的环境及实验平台;6)把教师群体的智慧和经验转化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教学资源,开展更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工作。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注意将信息技术的使用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吸收传统教学手段中合理的东西,做到优势互补。同时,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做好过程与结论相结合。信息技术介入到数学教学中,提供的不仅是超大的信息量、多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从学生的认知过程来分析,学生对计算机的依赖,往往使数学知识变得更直接,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被计算机替代。但应注意不要使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形象直观上,产生思维惰性。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对课堂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动性,是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将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于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虞涛.CAI技术在解析几何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2000(5).
[3]徐建汉.多媒体与数学在情境创设中的整合运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3):85-86.
[4]季正义.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06(10):42-44.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杨溪铺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