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无限释放学术的至高境界--专访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高级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孙志刚

来源 :今传媒(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建于1908年,是世界上最早开设新闻专业教育的高等学府,素有“公立常春藤名校”的美誉,是公立学校里面的翘楚,在教学与研究方面声名卓著,被誉为“美国记者的摇篮”,成立至今,培养了大批新闻专业人才。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和大众传媒的博士、华人学者,他注重社会科学调查研究,既能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又能在当今数字时代、信息时代媒体发展的趋势下,从理念和实践上阐述美国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分析科学性管理媒体,探索新媒体的经营模式,并先后在中国十余家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和大学讲课,学术造诣颇深,他就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高级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堂纳德·W·雷诺玆新闻研究院科研副主任孙志刚博士。作为在美国著名新闻学院从事研究的华人学者,孙博士对美国媒体和受众有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并依据其调查数据和结果,探讨、揭示和展望未来媒体发展的特点、动向和规律。近期,本刊有幸邀请到孙博士做客我刊“前沿访谈”栏目,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位国际传媒人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和学术精神。
其他文献
尤恒,男,曾用笔名“初雪”,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镇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长篇小说《请给我一支烟》、中短篇小说集《青春期》,在《钟山》《中国作家》《雨花》《芳草》《青春》《北方文学》《青年文学家》《太湖》《金山》等杂志发表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数十篇,中篇小说《青春期》曾被《小说选刊》转载并获镇江市第四届文学艺术奖,中篇小说《花》获江苏省宣传部、江苏省文联举办的“中国梦·我心中的梦”征文大赛一等奖
期刊
师:暑期里,很多同学都会外出,到外面的世界去开阔一下眼界,吸收一些新的知识和增加一些生活的体验。那么如何在游玩之中,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件和景观通过文字很好的记录和展
岑燮钧,1973年生,浙江慈溪人。浙江省作协会员。现致力于短小说创作,在《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金山》等杂志多有发表。有作品入选年度排行榜、年度选本和中考、高考模拟卷。著有小小说集《戏中人》、散文集《文人之美》。  泼墨刘微之到晚年都没有忘记在雅琴社与王素琴一起排戏时的情景。那时,他住在乡下的老屋里,偶尔舞文弄墨,已经很少有人认得他了。  之所以想起王素琴,是因为前几天去城里剡
期刊
暑假,我去了一次海螺沟风景区。(自然地开头。)海螺沟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的贡嘎山东坡,那里的森林冰川公园举世闻名。(增加一些吸引力啊!)我们乘车来到了磨西镇,当时天色已
田里的麦子熟透了,按母亲的说法,就是快“炸芒”了,若再不及时收割,风一吹,麦粒儿就会簌簌落在地里。若再下雨,就更减产了。地太多,母亲自己一个人收不过来。而我,才刚会拿镰刀。  那是父亲去世的第二年。  母亲思来想去,决定雇麦客。麦客们在村西大槐树下候着,谁家要雇,就去喊。都是些壮汉,面孔黑黝黝的,一人腰里掖着一把镰刀。  他们来了,八个人。其中一个矗在那里,铁塔一般,一脸的大胡子。母亲让我喊他奎伯
期刊
多年以前,海爷初来老街时,不过是一个卖薄粉的小摊主儿,瘦高的个儿,眼睛很亮,说话跟往地上扔个炮仗一样响脆。  那时候,海爷还不是海爷,不过是一个鲁北来的穷小子,本地人称呼年少的爷儿们叫二子,乍听像叫儿子,其实这是个好称呼,二子是武二郎武松的别称,武松就是鲁地的英雄。大伙有的叫他二子,有人叫他大眼,也有人叫他老侉,因为海爷是鲁北来的。海爷从不介意。  薄粉这玩意儿,老街人以前还真没见过。薄粉主料是豆
期刊
我早闻黄山风景秀丽,可是一直没有机会去看,这个暑假里,妈妈终于要带我去游览美丽的黄山啦!(起笔还努力调调大家胃口呢!)我和妈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了山顶。啊!山顶这么
上学时老师告诉我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闻名世界的古都,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在暑假里,我游览了北京的一些景点。(开门见山,又与学校生活接上头,很好!)北京的著名景点
公社剧场“写”来临清京剧团。街上把找剧团说成“写戏”。剧院任经理爱岗敬业,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做了大量工作。  农村剧场,质量较高的剧团嫌弃。  一次他去聊城新华剧院接台口,“写”禹城市吕剧团来剧院演出,大主演,演青衣的女团长,说是省吕郎咸芬的徒弟,问任经理:“您剧院容多少观众?”任经理回答:“连站票能容一千多人。”“座位自带吗?”“不是的,俺剧院全是联椅,后边部分观众可自带凳子。”“剧院有茶炉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