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作性学习”中的大学生管理工作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gu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模式的变化给学生的其他各个方面均带来了相应的变化,从大学生管理角度来说,我们应该或者说必须根据这些变化进行相应的日常管理方式方法的改变,以进一步配合并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合作性学习 大学生管理工作 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2
  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对于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管理工作决定着学习的风气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突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能力的“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管理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具体的管理实践过程中,我们应根据这种教学模式带来的学生各方面的变化进行相应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管理方法等方面的调整,以进一步配合教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一、合作性学习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及其特点
  合作性学习体现出了与传统模式不同的创新性和实效性。合作性学习是以团队的方式,成员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共同完成预定任务,具有与传统教师班级讲授方式相区别的显著特征。
  首先,团队是学习的主体,任务的所有内容都以团队的形式完成,教师的讲授往往只是提供知识和任务展开的背景,较之个人独立学习,小组的共同探讨、相互启发,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其次,团队形式讲求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合作,团队成员各自发挥自己所长,共同驱动任务完成。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不仅要自己掌握知识,完成分内事情,还要相互帮助和激励,达到共同进步。
  再次,合作学习以团队共同完成的任务作为核心评价对象,改变了过去以个人作为对象的评价方式。如果说过去班级的成员之间都是竞争的关系,那么合作性学习就改变了这种关系,成员之间的互相合作被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突出,这个评价的重心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之间的合作的密切程度和协作性。
  二、“合作性学习”中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用统一目标、统一要求、统一方法来推进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强调怎么把学生管好,这与合作性学习的要求不符。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也要把学生当成一种教育力量,把管理的重点放在激发学生主动性上面,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成长和进步都是自己的事情,引导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点,支持學生的挑战勇气和创新精神,以适应合作性学习对学生素质的要求。
  (二)强化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合作性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风气才能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也是人才培养的必备条件,而合作性学习对学习风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实时跟踪掌握学生的学风状况。在教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大关于教学模式方面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学习舆论氛围,使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有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和了解,从思想上真正理解并接受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管理层面的分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合作性学习的目的、方式、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2.建立起适合合作性学习的学生激励机制。对于合作性学习来说,某门课程的考核已不单单只是看个人的表现,而是要结合其所在合作学习小组的集体表现来进行考核。而从学生管理工作角度来说,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以外,如果能够根据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的表现进行相应的能力折算并加以肯定的话,将会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合作性学习的进一步开展起到推动作用。
  (三)强化服务意识,对“特殊学生”进行特别关注
  对那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成绩优异,但在改变了教学模式后出现成绩下降、造成心理负担的学生;以及那些可能因为家庭贫困、性格内向、孤僻等原因而难以参与到合作性学习当中去的学生,我们要做好引导工作,并加强与任课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得任课老师对这些“特殊学生”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把握,帮助这些“特殊学生”适合新的教学模式。
  (四)强化责任意识,优化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
  学生管理干部和学生骨干在一个班级里往往能够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在开展合作性学习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要尽量地配备优秀的学生管理干部、学生骨干。首先,学生管理干部应加强关于新教学模式的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熟悉合作性学习的目的,培养自律意识,并由他们去进一步带动身边的其他同学。其次,注重学生管理干部责任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发现问题并与教师共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合适方式,以适应合作性教学的要求。
  三、小结
  合作性教学要求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保持合作,而对于学生的管理同样要注重合作。由此,在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们应该建立起辅导员老师与任课老师、辅导员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管理模式,以进一步适应“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优良学风。
  参考文献:
  [1]蔡寅亮.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的方法论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25(4):5-8.
  [2]屈波,程哲,马忠.基于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的本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2011(04).
  [3]钱国英.大范围改革教学方法 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浙江万里学院深化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
其他文献
【摘要】班级文化是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笔者以物流专业的教室环境文化建设为例,谈谈自己对中职班级“硬文化”建设的见解和看法。  【关键词】班级硬文化 物流专业 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  班级文化是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
【摘要】我国正在全面促进现代教育,而教师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水平。而现代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也就是说教师应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渊博的专业知识,广阔的文化视野,无私的奉献精神,前瞻的教育理念、强烈的进取意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较强的教研能力等。  关键字:现代教育; 教师素质;教育模式;创新教育  【分类号】G451.6  1、前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摘要: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关注。学校人事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人事管理工作与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能够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校的整体运行效率。新形势下,有效地做好学校人事管理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和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人事管理;以人为本;情感管理  中图分类号:D035.2  学校人事管理工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男性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分布特征与多种代谢异常及其聚集现象的相关性。方法:1)于2008.7~2009.7随机选取延边地区安图县的朝鲜族和汉族男性
摘 要:本文从班主任个人魅力出发,侧重班主任自身能力的提高,探讨如何利用自身优势起的榜样作用带领学生走上自己的职业生涯。  关键词:个人魅力、职业生涯、自身素质、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35.1  班主任是一班之主,是负责一个或N个班级的组织管理各项工作的重要角色,是沟通、协调方方面面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由于教育对象中大多数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不适应,学习成绩差或是受到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