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oogle火了之后,似乎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了它身上。有人期待它描绘出更多的奇迹,有人花费心思模仿、追赶,有人则希望能看到它跟微软来一场火拼……这许多种人,代表了许多种思想。重要的是,这些思想集中起来,推进了互联网的发展。比如,Yahoo正在努力追赶和寻求突破,微软则推出了Live。
Yahoo的My yahoo!在推出后,受到一部分用户好评,微软随即推出My Msn与之抗衡。姑且先不论谁好谁坏,起码的,微软愿意放下架子模仿就是一个进步。这个模仿也并非简单照抄,至少让微软弥补了自己的一些不足。比如,不久前微软推出的Live,就是模仿Google的个性化主页。但有两个地方超过了Google,一个是opml导入的准确和速度,一个是Live结合了开放的 gadgets。
从这个事情上看,微软也挺爱面子的,生怕自己落后于Google。从这个角度说,面子经常让人活受罪,但也催人进步。
互联网发展这么多年,国内的互联网企业们水平已经很高了。但是,在发掘用户需求上,却总是慢人一拍。比如,除了新浪早年间失败的尝试,至今还没人为用户提供类似my yahoo!这样的服务。而有的虽然推出了相册,也就只是个相册,摆在那儿,好不好用没人管,一副爱用不用反正我有的架势。
但是,大家对Email收费却反应灵敏,能收费的都要收费,不收费的也撺掇着要收费。
google赚到了大笔美元,国内的企业便蜂拥而至,因为搜索可以赚到很多钱。比如国内一个大的搜索公司,正面拼不过Google就用歪招,必要的时候连吐沫星子都要用上。倒是挺有效果的,现在,Google在中国的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
QQ就不同了,牵着众IM的鼻子走,创新和个性化尽显强势。每个月10块钱,能让你的名字变成红色。如果不交钱,也不耽误使用。目前,还没有哪个用户一口气用完QQ所有的收费功能,有的是因为功能重复,有的是因为用不到,还有很多是因为用不起。但用不起总是相对的,毕竟qq不如电话那么重要。但是,这也让Msn盯上了,QQ有的功能,也基本要被Msn学走了。
看来,QQ还得继续加油,还得挣足够的面子。毕竟,中国人是好面子的,门户是,IM是,blog是……
yahoo!和微软爱好面子,做了许多超越自己的事儿。我们也爱面子,可惜就没做什么突破性的事儿,希望以后能有人做。
Yahoo的My yahoo!在推出后,受到一部分用户好评,微软随即推出My Msn与之抗衡。姑且先不论谁好谁坏,起码的,微软愿意放下架子模仿就是一个进步。这个模仿也并非简单照抄,至少让微软弥补了自己的一些不足。比如,不久前微软推出的Live,就是模仿Google的个性化主页。但有两个地方超过了Google,一个是opml导入的准确和速度,一个是Live结合了开放的 gadgets。
从这个事情上看,微软也挺爱面子的,生怕自己落后于Google。从这个角度说,面子经常让人活受罪,但也催人进步。
互联网发展这么多年,国内的互联网企业们水平已经很高了。但是,在发掘用户需求上,却总是慢人一拍。比如,除了新浪早年间失败的尝试,至今还没人为用户提供类似my yahoo!这样的服务。而有的虽然推出了相册,也就只是个相册,摆在那儿,好不好用没人管,一副爱用不用反正我有的架势。
但是,大家对Email收费却反应灵敏,能收费的都要收费,不收费的也撺掇着要收费。
google赚到了大笔美元,国内的企业便蜂拥而至,因为搜索可以赚到很多钱。比如国内一个大的搜索公司,正面拼不过Google就用歪招,必要的时候连吐沫星子都要用上。倒是挺有效果的,现在,Google在中国的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
QQ就不同了,牵着众IM的鼻子走,创新和个性化尽显强势。每个月10块钱,能让你的名字变成红色。如果不交钱,也不耽误使用。目前,还没有哪个用户一口气用完QQ所有的收费功能,有的是因为功能重复,有的是因为用不到,还有很多是因为用不起。但用不起总是相对的,毕竟qq不如电话那么重要。但是,这也让Msn盯上了,QQ有的功能,也基本要被Msn学走了。
看来,QQ还得继续加油,还得挣足够的面子。毕竟,中国人是好面子的,门户是,IM是,blog是……
yahoo!和微软爱好面子,做了许多超越自己的事儿。我们也爱面子,可惜就没做什么突破性的事儿,希望以后能有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