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兴趣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1979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被视为语文教学的难点,制约着语文教学的总体水平。这是由于:应试教育占据了学生的许多生活空间,课余时间被沉重的作业占据,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驱使家长陪孩子学电脑、学弹琴、补习功课等等。从家门到校门的“圈养教育”束缚了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剥夺了学生贴近生活、领略自然、感悟人生的机会。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也就不难理解。
  对于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浅谈以下几点:
  一、指导观察生活,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源于生活,学生害怕作文,一个根本原因是觉得没啥可写。要是指导学生观察自然生活,帮助学生找米下锅,那他们就会感到写作其实并非难事,也就有了写作的兴趣。
  1、观察自然景观,激发写作兴趣。
  大自然以它绚丽的色彩、动听的音响、美好的形象感染着学生,这些是发展学生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源泉。据此,教师根据教材中有关作文训练要求,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如春天带领学生观察学校周围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燕子北归等春天的足迹,感受春的气息。秋天,组织学生观察上学途经的山坡上盛开的山菊花、田野里丰收的景象。冬天下雪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雪景,在雪地里尽情堆雪人、打雪仗……通过这些观察,学生有了第一手的材料,然后根据课本要求,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学生很快就写出了生动、具体的习作。
  2、观察身边生活,提高写作兴趣。
  生活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平时学生写作文之所以常常三言两语,无话可说,归根到底是因为学生对生活缺乏观察,甚至对家人、老师和同学这些熟悉的人物都缺乏观察。有一回布置学生写《我的老师》,在学生的笔下的教师大都是中等身体,不胖不瘦,不高不矮,都是满面笑容、和蔼可亲……针对这个问题,评讲作文时,我先把外貌描写几乎相同的作文读一读,然后说,这里有的是写语文老师,有的是写数学老师、英语老师,最后问学生三位任科老师(形态各异)是否是三胞胎?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此时,学生才意识到,因缺少认真的观察,连老师的外貌也不大清楚。为此,我启发学生写人物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这样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特点。一周后,再写同题作文,學生觉得这次的作文好写了,有东西写了,再读学生作文时,同学们都能异口同声地准确地说出文中写的是哪位老师。如此巧妙地将作文教学寓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学生不再为无米下锅而发愁,写出来的作文也就真实、具体。
  二、借助教材,引导阅读欣赏,诱导写作兴趣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好的文章对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充分利用课文的感染力和诱导作用,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会有很好的帮助。
  首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字优美,感情丰富。教学时,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从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到精读课文再到理解、复述、讲解这就包含一定的欣赏。为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技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引导学生认真理解课文的生动内容,仔细体会作者的匠心,使学生在增进技能、吸取知识的同时,不断增添写作兴趣。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等课文时,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了解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西沙群岛的美丽风景和丰富物产等特点后,教师又引导他们分析课文是怎样抓住特点来写景物特点,表达作者对景点的喜爱之情的。这样,学生不仅喜欢小兴安岭和西沙群岛,更想把自己喜爱的景物写出来介绍给同学,一个个跃跃欲试。教师抓住这个机会,带领学生到海边观察大海的美丽景色,先让学生现场口头描述,回校后再写下来,不到半个小时大部分学生就完成了习作。
  三、指导新颖,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积极诱发学生产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伊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至关重要。例如,在“我发现的……”的习作中我是这样指导的。课伊始,我提出问题:“现在外面刮得是什么风?”(早晨时刮的是南风,现在却刮起了北风。)学生回答后,我指出:“有的同学之所以回答正确,是因为他们留心了周围事物。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牛顿因为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发现了壶盖跳动的原因而发明了蒸汽机……,有多少发现们就会给人们带来多少惊喜。可见发现是个特别了不起的本领,谁掌握了这个本领,谁就有可能成为有本事的人。正值童年的你们,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有趣的发现,想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吗?”学生听后纷纷举手抢着说。如此导课,不仅抓住了关键,而且更好地唤起了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四、评价鼓励,促进兴趣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实践中发展的。抓住闪光点及时给予良好的评价,就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兴趣愈加浓厚。如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新发现时,我会说:“你真是个有心人,或老师佩服你!或祝你成功!或继续下去,你可能成为有本领的人……”。学生的兴趣立时增添了,思路拓展了,从而达到发现智能,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习作中乐说、爱写、好评的内驱力。
  总之,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培养起来,学生就会产生积极向上、强烈求知的情绪,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作文教学将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阜蒙县新民学校 辽宁】
其他文献
The Guangfucun Site is located in the west of Taoyuan Town, Wujiang City,the furthest south end of Jiangsu Province.
一、建立自主学习课堂氛围  建立一个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处在这样一个氛围的学生会勇于表现自己,从而对课堂产生信赖感,在面对学习难题时也会积极挑战,并提升学习的责任感。  建立自主学习课堂时要重视氛围营造,要将和谐而轻松的学习气氛营造出来。营造这种氛围的方法不单单靠游戏或是情景再现,教师其实可以进行单方面的积极引导,例如采用生动而活泼的语言交流、和蔼可亲的面容表情回馈
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中国服装特点鲜明的起因,论述服饰文化的社会学动因,并从几个方面加以论证。
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上我们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在我们成人看来电脑游戏中比较复杂的操作和快捷键,但学生经过自己探索,或者同学间的互相学习,有时只是一个提示,就基本能够掌握这个游戏的操作,几天后再去观察这个学生,会发现这个学生能够非常熟练地说出游戏中人物的特效技能,如何获得,如何运用,以及更为复杂的组合操作。  还有我们在网络单元的教学时,学生对网址的认知及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时,经常会不知所措,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学生有更多自主思维、表达与交际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实践、思考的意识,最终提高良好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生动、形象、交互的开放式教学环境是必需的,它能给学生提供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但英语教学要追求有效性,更需要教师用心去思考、用智慧去构造,正确把握好教材的中心、学生的特点,使学生不再受教师“话语”主导权利的束缚,进而让他们在独立寻找答案的“旅程”中,充分体味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