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语言特点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语言是教与学的桥梁。政治教师上课时课堂效果有差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师语言功底的不同。因此,思想政治课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
  
  一、教学语言应科学、清晰、有层次性
  
  1 概念和原理的表述必须科学准确,不能错误或含混不清。有一次听课,一位教师在讲解哲学上所说的“运动”概念时,举了这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运动”概念的外延:如小树一天天长高;天气寒冷,水结成冰;从北京到上海。实际上这位教师可能自己并不清楚哲学上所说的运动内涵不仅是指事物的性质、状态、位置等的改变,也可以是指事物发展的过程。正是因为教师举例不全面,可能导致学生不能全面知晓“运动”这个概念的真谛。
  2 不能将政治学中的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用语混同起来。某位教师在给实事求是下定义时说:“所谓实事求是简而言之就是,是什么就是什么。”这位教师并没有注意到这个概念的特定内涵和外延,对政治学中的概念解释带有主观随意性。
  3 教师要清晰地表述不同层次的概念、原理。对概念内涵的理解,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对语词的逐层分析,是辨析概念的有效方法。如对“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可以划分为如下层次:第一层,规律是一种联系;第二层,规律是一种固有的联系,是一种本质的联系,是一种必然的联系;第三层,归纳规律的客观性、可知性等特性;最后,通过提问或练习的方式,举例指出规律的外延。这样分层次把握概念,学生容易记忆和理解,也容易掌握其适用范围。
  
  二、教学语言要风趣幽默、灵活机智
  
  思想政治课教师,除了具备坚定的信仰,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教学技能,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幽默教学艺术,成为教学语言的幽默大师。幽默性语言艺术的技巧多种多样,在此主要介绍这样两种:
  1 以拙获巧。以拙获巧就是用笨拙方法去说明某一深奥问题,使人顿悟。教学语言,为能获巧,虽笨拙亦可。如笔者在讲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时,出其不意地叫前排的一个同学拿出“笔”来,该同学连续三次拿出不同类别的笔,都被教师否认。那位同学被弄懵了,学生笑声切切,似乎在笑老师辞不达意,连“笔”都讲不清楚。这时,笔者重重地说:“我要的是笔。”略作停顿,正色道:“不是这种笔。”这句话刚一出口,学生笑声戛然而止。“这种说法和要求对不对?为什么?”学生纷纷举手。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之间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奥秘关系,不讲自悟。
  2 随机发挥。就是把新鲜的、新颖的事例信手拈来,结合教学内容,临场发挥的一种方法。如笔者在讲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时,一阵突然来的大风把教室的门重重关上,使全班同学因受惊而分神。笔者立即引导学生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分析这一突发事件。这一随机应变和发挥在当时特定条件下产生了特殊的幽默效果,把一场虚惊很自然地变成别具特色的理解哲学原理的辨析会。
  
  三、教学语言要富于节奏、展示情感
  
  在一堂课中始终保持—个音量。会使人的听觉系统对于来自外界的单调乏味的刺激产生一种本能的抑制,不利于课堂目标的实现。要防止这种厌烦情绪的产生,语言的节奏就要以感情变化为基础,更和教学内容本身相一致,来调节课堂语言节奏,时而像小桥流水,娓娓动听;时而像江河奔泻,慷慨激昂。做到区别对待,快慢得当,高低适宜。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强调重点内容时,采用低声音、慢节奏,以便使学生有一个思考、回味的余地;在讲述一般性内容时,采用高声音、快节奏,以达到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形成印象的目的;在论证某一结论而引用材料数据时,采用高低、快慢交错或连珠炮似的语言,以加强结论的可信度。这样,教师通过语言的感染力,在向学生传授教材内容的同时,也传达出另一种信息,即这些内容是可识、可记、可信的。
  
  四、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深入浅出、赋予感悟色彩
  
  生动形象就是寓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于具体形象的事例和情节之中。使枯燥的概念生动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文学上的“比兴”手法,政治教学中可以借用,这样对深奥难懂的理论既可以降低教学难度,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笔者在讲到“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时,引用元曲《越调凭栏人寄征衣》:“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难上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主人翁“寄”与“不寄”自身包含的两面性——寄(君不冷,但君不回);不寄(君冷,君可能回),从而使学生理解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这样,通过列举身边常见的浅显事例,使学生感觉“矛盾”并不抽象,它似乎就在身边。
  总之,政治教师只有在教学语言上注意精益求精、博采众长,才可能收到“言之有新”、“言之有物”的教学效果,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情感的共鸣。
其他文献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各地每天有数以万计的中学生在做各种各样的化学实验,涉及到的化学药品不计其数,而进行化学实验的同时总是伴随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生成。这些产物中相当一部分是有毒或有害物质,散发到空气中、水中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有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因此,将环保理念渗透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是每个化学教师义不容的责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学生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学校是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工作千万条,攻“心”育“心”为第一条。要打破制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建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