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有闲暇,我最喜欢的是触“网”。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热情的同道中人,都是让我流连网络的理由。
这次假期里,我在网络上参加了一个为期十天的班主任公益培训。虽然这次培训是民间组织的,不仅主讲教师没有半分报酬,学员也不会获得任何学习证书,但邀请到的主讲老师都是知名教育专家,110名培训学员也是从近千位报名者中遴选出的优秀班主任。在研修期中,老师们需要遵守严格的纪律和学习管理条例;每一次培训前,都有专家提供问题“热身”,而后学员可以通过与主讲老师之间的互动,进行深入探讨;当天学习后,指定的小组长还要督促学员及时完成作业和制作学习简报……
这次自发参与的网络研修中,我没花一分钱的学费,却在班主任成长、心理健康、教师职业境界与人生追求等方面有了新的思考和收获。
“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引领并帮助更多的青年教师热爱并享受教育,我以为,是一个所谓名师的真正价值。”特级教师郑立平的一番话,不仅为这个公益活动的开展做出了最好的诠释,也道出了我渴望诗意教育生活的心声。
除了网络研修外,我还在寒假里参与了彭敦运老师主编的书籍创作工作。我们利用QQ群召开了书籍写作会议,主编为大家分配了详细的写作任务,也明确了严格的写作要求。
根据创作要求,我回顾起自己那些渗透着酸甜苦辣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力求在写作中体现出创新。那些曾在无数个深夜感动过我的教育案例,被我从回忆长河里一一打捞而出,凝聚于笔端,缓缓生长成一棵棵风舞婆娑的大树。
写作期间,主编彭先生时而“路过”QQ群,那时群内都会热闹非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而彭先生则一一作答,要言不烦,从容不迫。在交流中,大家体味到了名师的博学、亲切和严谨……每一次关于写作的交流,总是让我心潮澎湃,激情无限。
写作的人,属“夜猫子”的居多。春节前后的写作过程中,除了要感谢家人对我的理解,亦不能忘记与朱红艳、呼宝珍、欧阳利杰等老师之间的相互鼓励。一天,我工作到了凌晨3:00,抬眼一看闪烁的QQ群,竟还发现广东的张岩老师朝我“竖起大拇指”——在一个鞭炮声此起彼伏烟花味充斥鼻腔的新春佳节里,能够甩掉那些制肘的羁绊,静坐电脑前敲打着键盘,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而从网络的另一端,这些工作中的伙伴们通过博客和QQ彼此发送问候和鼓励,营造了一种安宁的写作氛围。
寒假虽短,但充实和幸福的感觉一直溢满心头。那种“宁求一字安,捻断数茎须”的研索,那种对“一字千金”的反复推敲,那种对班级工作创新的不懈探究……个中滋味,细细品来,竟犹如含饴于口,回味甚甘!在这充实和幸福之中,有我一“网”的情深,有我留字的刻痕;有我开心的笑声,有我聆听的温馨;有我思悟的宁静,有我仰望的永恒!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石市白马山学校)
这次假期里,我在网络上参加了一个为期十天的班主任公益培训。虽然这次培训是民间组织的,不仅主讲教师没有半分报酬,学员也不会获得任何学习证书,但邀请到的主讲老师都是知名教育专家,110名培训学员也是从近千位报名者中遴选出的优秀班主任。在研修期中,老师们需要遵守严格的纪律和学习管理条例;每一次培训前,都有专家提供问题“热身”,而后学员可以通过与主讲老师之间的互动,进行深入探讨;当天学习后,指定的小组长还要督促学员及时完成作业和制作学习简报……
这次自发参与的网络研修中,我没花一分钱的学费,却在班主任成长、心理健康、教师职业境界与人生追求等方面有了新的思考和收获。
“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引领并帮助更多的青年教师热爱并享受教育,我以为,是一个所谓名师的真正价值。”特级教师郑立平的一番话,不仅为这个公益活动的开展做出了最好的诠释,也道出了我渴望诗意教育生活的心声。
除了网络研修外,我还在寒假里参与了彭敦运老师主编的书籍创作工作。我们利用QQ群召开了书籍写作会议,主编为大家分配了详细的写作任务,也明确了严格的写作要求。
根据创作要求,我回顾起自己那些渗透着酸甜苦辣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力求在写作中体现出创新。那些曾在无数个深夜感动过我的教育案例,被我从回忆长河里一一打捞而出,凝聚于笔端,缓缓生长成一棵棵风舞婆娑的大树。
写作期间,主编彭先生时而“路过”QQ群,那时群内都会热闹非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而彭先生则一一作答,要言不烦,从容不迫。在交流中,大家体味到了名师的博学、亲切和严谨……每一次关于写作的交流,总是让我心潮澎湃,激情无限。
写作的人,属“夜猫子”的居多。春节前后的写作过程中,除了要感谢家人对我的理解,亦不能忘记与朱红艳、呼宝珍、欧阳利杰等老师之间的相互鼓励。一天,我工作到了凌晨3:00,抬眼一看闪烁的QQ群,竟还发现广东的张岩老师朝我“竖起大拇指”——在一个鞭炮声此起彼伏烟花味充斥鼻腔的新春佳节里,能够甩掉那些制肘的羁绊,静坐电脑前敲打着键盘,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而从网络的另一端,这些工作中的伙伴们通过博客和QQ彼此发送问候和鼓励,营造了一种安宁的写作氛围。
寒假虽短,但充实和幸福的感觉一直溢满心头。那种“宁求一字安,捻断数茎须”的研索,那种对“一字千金”的反复推敲,那种对班级工作创新的不懈探究……个中滋味,细细品来,竟犹如含饴于口,回味甚甘!在这充实和幸福之中,有我一“网”的情深,有我留字的刻痕;有我开心的笑声,有我聆听的温馨;有我思悟的宁静,有我仰望的永恒!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石市白马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