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进食方法

来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a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非常重视进食的方法和技巧,合适的进食方法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当的进食方法则会导致多种疾病,概括地说,饮食养生对进食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宜专
  良好的情绪、安静的环境作为一种良性剌激,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如果进食前后情绪波动过于剧烈,会影响食欲和消化液的分泌,日久可发生胃肠道疾病。
  宜缓
  中医反对暴饮暴食,尤其是渴极而大饮,饿极而饱食。咀嚼是帮助消化的重要环节。进食时细嚼慢咽,能促使唾液分泌。唾液中富含淀粉酶、溶菌酶、分泌性抗体,淀粉酶可帮助食物的消化;溶菌酶和一些分泌性抗体可帮助杀菌解毒。唾与食物的充分混合可以减轻胃的负担,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宜乐
  中医认为,喜为心之志,心在五行属火,脾在五行属土,火能生土,食物的消化吸收由脾胃主持,所以,快乐的心情可以促进心火生脾土,有促进消化的作用。即使无法做到快乐,至少不能恼怒。
  按时节量
  “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强调了饮食要按时。按照传统生活习惯,一般以一日三餐为好,两餐间隔以4~6小时为宜。进食量以午餐较多、晚餐较少为宜,早餐要少而精。
  食后调护
  “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饭后漱口是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使口腔清洁,清除食物残留,有效地防治龋齿和牙垢。“胃者,谷之仓廪也,腹欲常摩,摩则谷不盈。”进食后摩腹被古代养生学家作为常规应用。现代研究发现,食后按摩胃肠部能使局部血管扩张,有利于胃部血液循环,加强胃的蠕动功能。“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强调饭后要适当运动,当然,饭后的运动应当掌握一定限度,食后即卧会使饮食停滞,但也不宜剧烈运动。“食饱不得速步走马,登高涉险,恐气满而激,致伤脏腑。”
其他文献
传言1:早餐奶比普通奶营养  真相:早餐奶中添加了大量的糖和一点麦粉等,与普通奶的营养差不多,但却含有香精等食品添加剂,不如普通牛奶。早餐奶的能量和蛋白质供应只有早餐需求的三分之一,远不能代替早餐。一顿健康的早餐,包括1杯纯牛奶,再加适量主食、坚果以及果蔬,如此才营养齐全。  传言2:高钙牛奶补钙效果好  真相:牛奶本身就是含钙丰富的食物,而且其中的钙与蛋白质保持微妙的平衡关系。如果向其中添加少量
1碗豆浆几根油条,常常被许多中国人视为“营养早餐”,尤其是每天清晨上班高峰期,香喷喷的油条是很多上班族的首选早餐.然而,全国各地的食品卫生机构在对当地小摊贩、小饮食店
一般来说,把豆子提前浸泡8~12个小时,制成的豆浆味道更香浓,口感也更细腻。问题是,豆子、粗粮等泡过之后,浸泡水往往会变得浑浊。这样的水要不要扔掉呢?从口感上来说,去掉泡豆、泡米
有的人看着自己血脂异常,或高血压、高血糖,因此一门心思素食。然而对于一个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突然让他改吃青菜水果,肯定是难以适应的,甚至可能在吃了两天素后,出现大口吃肉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