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曲论中的“风致”内涵探析

来源 :戏曲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致”是一个含义模糊而又层次丰富的语汇,既用来品藻人物,进入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后又比较集中地用来形容诗歌.凭借“以高行低”的规律,它也出现在对戏曲曲文的鉴赏中.但戏曲不同于诗歌,它不仅是作家创作的书面文学,同时也是演员表演的舞台艺术,这就促成了在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曲论中,“风致”的内涵颇具差异.梳理“风致”在古代曲论中的使用与变迁,可以看到传奇高度文人化的文体特征,也彰示了中国戏曲从重视曲文到重视宾白、从强调文学意蕴到追求场上表演的转变.
其他文献
期刊
我家居厦门,龙海紧邻厦门,提起龙海,多数厦门人了如指掌.那闻名天下的海上丝绸之路启航港之一的月港,那“万棹成集、盛极一时”的石码、海澄古镇,往事越千年,涛声依旧;那圆山脚下“凌波仙子”水仙花的故乡九湖,那虎渡桥边断岸千尺蜚声八闽的江东鲈鱼,春华秋实,依然花香鱼美;那水上吉普赛人寄居的连家船,犹如母亲河九龙江怀里的摇篮;那紫泥水乡连绵数十海里、葱葱郁郁的海上奇观红树林、白鹭翩翩似飞雪;那供奉神灵感应驰名海峡两岸的救命天尊保生大帝的白礁宫,那白水贡糖东园粉棵浮宫土笋冻海澄双糕润,至今脍炙人口,风韵犹存;最难忘
期刊
“放杉排”,这是根植在记忆中的一个词.做为一种古老、原始的木材运输方式,时隔几十年,九龙江上的“放杉排”已经销声匿迹.rn早期的闽南人家,房屋建筑都是砖木结构,屋檐习惯用杉木作为顶梁柱.做家具的木材也都多数选用杉木,杉木在闽南一带需求旺盛.闽南温润的气候正好适宜杉木生长.九龙江北溪上游的龙岩、华安都是大山,山高林茂,丰富的森林资源为闽南百姓提供了大量杉木的来源.可是,如何把这些杉木及时地运出就成了一个问题.传统的运输方式只有水运和陆运两种选择.与陆路运输相比,水路运输明显价格低廉,且短期内运出量大,加上九
期刊
我在刚刚为庆贺母亲95周岁生日那天而写的2800字《手不释卷的母亲》 (已发2021年1月4日《泰州日报》)里,写到爱好唐诗宋词的高寿母亲,几乎天天背诵古代诗人的名诗绝句.这样的情形,让我想起了我上课的情景.每次上课前,我都要在黑板上板书一句我喜欢的唐诗宋词或者名联佳句,让中文系的学生抄下、背诵.
期刊
期刊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忽略一些司空见惯的微小物事,忘却它们曾是构成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同样经历了生命的艰辛与精彩,而这种粗糙的心态几乎与生俱来.夏末秋初的时光,我曾多次把目光投射到身边的一些琐碎平凡的物事上,竟也略有收获.
期刊
期刊
期刊
历史剧中多有与史载不合的“谬悠”其事的情形,“谬悠”既有“谬”“误”的成分,但许多情况下也并非“荒唐”“无稽”,有些“谬悠”较之史载更具历史逻辑乃至历史本质的真实.“谬悠”虚构是历史剧创作中无法避免、与剧俱来的本质属性,历史剧中精心结构的“谬悠”往往虚构中透出历史真实感.作为历史剧创作范畴的“谬悠”说,其核心要旨是合理虚构,它不是对历史的胡编乱造而是对历史的合理性艺术再造.
中国传统戏剧的称谓在近代发生了多次变化,其名目之繁多超过了中国戏剧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这些名称包括但不仅限于:华剧、中剧、旧剧、歌剧、旧歌剧、乐剧和国剧.这些称谓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存在混用的情况,但是它们无论是在出现时间、使用普及的范围以及语义偏向和使用语境都存在着显著的不同.通过辨析中国传统戏剧近代称谓的变化,从中可以觇知中国传统戏剧在中国近代文艺史中的地位及时人对中西戏剧艺术的基本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