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基生物可降解熔喷非织造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来源 :纺织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eiw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乳酸(PLA)基熔喷非织造材料存在柔韧性不足、驻极耐久性差、功能性单一等问题,限制了其作为高性能吸附与过滤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本文全面总结了PLA基熔喷材料在原料设计、加工成形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PLA基熔喷材料的加工成形方法及其改性,主要包括母粒改性(共聚/嵌段、增强增韧、功能性改性等)和后整理改性(静电驻极整理和功能整理);阐述了PLA基熔喷材料在空气过滤、医疗防护、卫生保健、组织工程、清洁擦拭、吸油、保暖领域的典型应用.最后,对PLA基熔喷材料的纤维微纳化、多组分化、复合化、耐静电驻极化、功能和智能化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PLA基熔喷材料的高质化和高值化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对原液着色长丝多元基色的混合比例及各基色之间的色相差异、明度差异及饱和度差异的调控,构建了多元基色彩色丝混色体系,提出了原液着色雪尼尔纱的配色方法创新和花型设计.通过构建一个原液着色雪尼尔簇绒地毯绒头花型库,实现了原液着色雪尼尔簇绒地毯的花型设计.
活性染料数码印花中使用的青色染料墨水,其染料母体为酞菁铜型结构,直接性较差,固着率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调整了工艺配方,同时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配方中用碳酸钠代替碳酸氢钠、添加硫酸钠,能够显著提高青色染料墨水的固着率.优化的工艺配方为:碳酸钠用量0.3%,硫酸钠用量1%,尿素用量10%,蒸化温度102℃,蒸化时间10 min.优化后的工艺配方对其他几种数码印花活性染料墨水颜色也同样适用,固着率均有所提高,且印花后织物拉伸断裂强力受影响较小,但撕破强力略有下降.
针对常规生物基纤维力学性能与耐热性不足的问题,以6-羟基-2-萘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丙酸(HPPA)为原料,采用一锅熔融聚合法合成了生物基液晶共聚酯,并通过熔融纺丝制备得到初生纤维,对共聚酯及其初生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生物基液晶共聚酯为向列型液晶,其熔点在200℃左右,并随着HPPA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而高HPPA添加量会导致共聚酯熔融行为不明显,不利于结晶;共聚酯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质量损失5%时对应的温度高于370℃,在700℃时的残炭率大于30%;共聚酯初生纤维表
为解决连续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回收再利用效率低、回收组分单一的问题,采用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催化剂乙酰丙酮锌和环氧树脂,制备出一种高性能的类玻璃环氧高分子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经乙二醇参与酯交换反应,在180℃温度下对复合材料进行闭环回收.对原树脂、碳纤维和CFRP以及回收后的树脂、碳纤维和利用回收后树脂和碳纤维制备的CFRP的表观结构、热稳定性以及力学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回收方法可完全回收和再加工复合材料的树脂与碳纤维;回收后树脂拉伸强度保持率为90.1%,碳
虽然钢铁行业在多年前已开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但各钢铁企业两化融合发展不均衡.钢铁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面临着数字化认识不足、两化融合水平不均衡、信息孤岛现象、企业数据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在调研国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在钢铁企业实施信息化系统的经验,提出了适合钢铁企业的数字孪生工厂平台架构,基于此架构的数字化孪生工厂平台在国内多家企业落地实施,为钢铁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为提高废弃秸秆的利用率,拓宽其应用领域,以废弃秸秆为增强原料,聚己内酯为基体材料,通过热压法制备废弃秸秆/聚己内酯吸声复合材料.在热压温度为120℃,压力为10 MPa,热压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通过实验探究秸秆质量分数、复合材料密度、复合材料厚度、后置空气层厚度等参数对吸声复合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秸秆质量分数为30%、复合材料密度为0.450 g/cm3、复合材料厚度为1.5 cm、后置空气层厚度为3.0 cm时,废弃秸秆/聚己内酯吸声复合材料在100~6300 Hz频率内吸声性能优异
增稠剂是纺织品印花中的一种重要助剂,文章综述了常用增稠剂的种类及增稠机理,重点介绍了水性聚氨酯类增稠剂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增稠效果的影响因素,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现状,展望了水性聚氨酯类增稠剂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国范围内新一波寒潮袭来,多地出现“断崖式”降温,为帮助此前因强降雨受灾的河南与山西群众度过一个温暖安全的冬天,受“纺织之光·爱益行”品牌公益活动的号召和影响,纺织各行业协会组织多家纺织企业伸出援手,贡献公益力量,通过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捐赠床品和过冬服装.
期刊
为提高纤维素气凝胶的阻燃性,拓宽其应用领域,首先介绍了纤维素气凝胶的分类及其制备方法;然后综述了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无机阻燃剂、有机阻燃剂和有机/无机复合阻燃剂等阻燃改性纤维素气凝胶的研究进展,并对比分析了各类阻燃剂的优缺点.其中,有机/无机复合阻燃剂兼具无机和有机阻燃剂的优点,表现出高效的阻燃效率,但也存在与纤维素基体相容性差,制备工艺复杂等问题.最后,展望了阻燃纤维素气凝胶的未来发展趋势,指出绿色、环保、高效,且具有良好相容性的生物基阻燃剂将成为纤维素气凝胶阻燃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
太阳光驱动界面水蒸发技术可将吸收的太阳光转换成热能,并加热处于液-气界面的水,有效提高光-蒸汽转换效率,有望成为低碳、绿色环境下的海水淡化新途径.为解决这项技术中存在的蒸发速率偏低、蒸汽收集困难以及抗生物沉积能力弱等问题的挑战,综述了国内外光驱动界面水蒸发的研究进展及纤维基蒸发器的独特优势;从光吸收体、漂浮体的设计与制备角度出发,分析纤维基漂浮体与光吸收体的构效关系、水传输和热管理的设计及作用机制,重点阐述纯有机光热纤维在海水淡化领域的最新应用;最后展望了纤维基蒸发器的发展前景与挑战,以期纤维基光驱动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