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贸易救济”应对机制设计初探

来源 :中国外资·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xj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名义上具有合法性的“贸易救济”措施成为重要的贸易壁垒之一,如何找到一个有效的“贸易救济”应对机制成为国家和企业关注的问题。本文引入机制设计理论研究“贸易救济”应对机制的设计,尝试运用机制设计理论的原理为构建“贸易救济”应对机制提供构想。
  关键词:机制设计理论 “贸易救济” 应对机制
  一、引言
  贸易救济是WTO为维护贸易秩序,保证贸易公平制定的保护国内产业的手段。但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不少国家利用制度缺陷,过度使用“贸易救济”,使之成为贸易保护的有利手段。由于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使我国近几年遭受“贸易救济”的状况更为严重,不断卷入各种“贸易救济”调查。本文希望利用机制设计理论从宏观出发对构建一套“贸易救济”应对机制提出构想。
  二、机制设计理论简介
  对机制设计理论的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2007年诺贝尔奖的颁发,对该理论的应用研究成为不少专家学者所关注的问题,并且已有不少学者将机制设计理论引入企业管理经营及某些具体经济制度问题的研究中。
  机制设计理论简单来说,就是设计一套合理的机制使之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达到既定目标,该理论中融入了系统学、博弈论等相关方法,使得机制设计更具科学性。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准确及时的信息处理是整个机制正确运行的前提,激励是机制有效运行的保障,而信息处理和激励相容正是机制设计理论的核心。整个机制设计过程可以总体概括为:“确定目标—设计机制—机制试运行—反馈评估—校对目标、调整机制”,本文将机制设计理论引入“贸易救济”问题的研究中,尝试完成“确定目标”和“设计机制”这两个关键环节。
  三、“贸易救济”应对机制设计目标和原则
  1、設计目标
  本设计的目标是依据机制设计理论设计一个完整的“贸易救济”应对机制,使之能够良好的搜集和处理内外部各种相关信息,有效地对我国所遭受“贸易救济”调查做出预警,当面临“贸易救济”调查时,能够组织企业和相关部门进行积极应诉,降低“贸易救济”所带来的损失。
  2、设计原则
  将机制设计理论引入“贸易救济”应对机制的设计中,除了遵循机制设计的原则外,还要符合贸易救济问题的具体情况,在设计应对机制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的开放性。应对机制所针对的是国际贸易中所有可能发生或已发生的“贸易救济”问题,系统必须保持对外的开放性,能够实时的获得外界的一切信息,并针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调整以应对环境变化。
  (2)机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应对机制的设计中要保持整体性和系统性,单独的某些措施和机制不能很好的发挥应对“贸易救济”的功能,只有整体的机制才能像一部完整的机器持续解决问题,并通过结果做出反馈。
  (3)信息的及时准确性。当下是信息时代,信息竞争成为国际贸易中制胜的关键。如何从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外部贸易环境中获得及时、准确的信息,并对信息做出规整和处理,留下有用信息,剔除无用信息是应对机制发挥效用的重要一环。
  (4)机制的可操作性。设计“贸易救济”应对机制的目的是为了使其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解决对外贸易中面临的“贸易救济”问题,保证应对机制的可操作性应该是应对机制设计的出发点。
  (5)机制的可进化性。应对机制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是多变的,一成不变的机制无法满足和适应环境的要求,更无法解决现实的问题,所以设计的机制必须具有可进化性,能够根据具体的要求不断的完善,与现实环境相适应。
  四、“贸易救济”机制设计构想
  针对机制设计理论的相关内容、“贸易救济”问题的具体情况及我们所总结的设计原则,尝试建立以法律、制度和政策等为保障,以信息处理为核心的“贸易救济”应对机制,如下图1所示。
  1、应对机制的构成
  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设计的“贸易救济”应对机制包括以下五大体系。
  (1)信息处理系统,是应对机制的“大脑”,包括一个核心信息处理中心和分布在机制各个环节的信息站。信息处理中心是由各方专家、信息处理及技术支持团队构成,负责总体信息的整理、选择、处理和分析;各信息站由各个环节中的专业人士和服务人员构成,负责原始信息的搜集和简单筛选加工及信息传递。
  (2)预警机制,是应对机制的“眼睛”,由各个行业的专家分析团队构成。通过分析得到的各种信息对各个行业的外贸状况进行监控,找到可能引发“贸易救济”案件的缺口,并在案件发生前对行业做出预警,为企业提供规避建议。
  (3)案件的应急解决机制,是应对机制的“免疫系统”,包含案件分析、组织应对、争端解决和效果评估这四大子系统。当面临“贸易救济”调查时通过这几大部分的整体运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做出评估反馈。
  (4)反馈机制,是应对机制的“神经网络”,将整体机制的各个下级机制之间、各下级机制与信息处理系统之间有效紧密的联系起来。反馈机制承担了信息的有效传导和效果反馈工作,并为整个机制的完善和进化做准备。
  (5)运行保障机制,是应对机制的“骨骼”,通过法律、制度及相关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整个机制的有效运行。
  2、运行分析
  通过对“贸易救济”应对机制中各环节的介绍,可以总结出应对机制的运行过程。首先,由各信息站从内外部搜集信息,经过简单处理后将有效信息及时传递给信息处理中心,然后由信息处理中心通过强大的信息分类、处理、整合将有用的信息及时传递到机制的各个环节。由预警机制为各个行业在外贸中可能面临的情况做出分析报告,并进行详细科学的预测,找到易遭受“贸易救济”调查的环节,给出预警和应对建议,并将分析得到的结论和经验分享给案件分析机制。面对已经发生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通过案件分析机制分析案件中所面临的环境,找到对我方不利和有利的条件。然后根据分析组织行业和企业进行有效的应对,为案件的解决做好充足的资料和人员准备。其次,借助争端解决机制通过多回合谈判、积极应诉以及其他的具体手段与案件发起方进行周旋,为我方争取更多利益,减少损失。案件之后要通过效果评估机制对案件解决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总结信息和经验反馈到信息处理中心,为下一步提高预警机制的能力和更有效的解决事件提供借鉴。
  机制运行的过程也是应对机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不断进化的过程。
  3、应对机制运行的制度保障
  一个机制有效的运行,制度保障不可或缺,并存在于机制的每个环节。关于“贸易救济”应对机制运行的制度保障可以分为国家层、行业层和企业层。国家层面的制度主要对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相关问题做出法律、政策方面的规定,并使应对机制能够得到有效的资源和制度支持。行业层面的保障制度是在国家制度的规定下针对各行业具体情况制定,保证各行业中的企业有效的进行贸易,并且保证应对机制在行业层面的运行。企业层面的制度除了能够保证企业正常运行以外,促使企业成为应对机制中有效的执行者。各个层面应该依据所设计的“贸易救济”应对机制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来对各个环节的有效运行进行保障,使得整个机制可以有条不紊的运行。
  五、总结
  本文所设计的机制仅仅是根据机制设计理论所提出的构想,要真正建立“贸易救济”应对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对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并在实施过程中对具体环节进行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姜维.“十二五”时期中国贸易救济应对机制的设计与运行策略[J].中国经贸,2011(06):20~26
  [2]焦巍巍,李猛.机制设计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世界经济情况,2008(07)
  [3]胡尹慧.从机制设计理论看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6):62~65
  作者简介:郝晨,女,1988.01.10,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职业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意义重大。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完善自身、高校提高教育、社会加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以四川芦山地震灾区的灾后住房恢复重建为例,通过构建"需求—能力—差距—影响"的分析框架,利用灾区252户受灾家庭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受灾居民的住房安全需求与满足能力,分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77K温度下,拉伸应变和弯曲应变对Bi-2223/Ag超导带材临界电流的影响,得到了超导带材的临界电流随拉伸强度、曲率半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明,拉伸作用在超导带材上
从近代中国启动现代化工程以来,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一直存在着传统文化本位论和西方文化本位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未能摆脱“中西之争”、“古今之
青稞是西藏自治区栽培面积最大(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0%左右)、产出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农作物种类。据研究报道,西藏青稞β-葡聚糖平均含量为5.25%,最高的达8.62%,迄今为止,国内外大麦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人们对海洋资源尤其是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需求日益迫切和强烈。钻井平台作为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设施和装备,拖航及就位作业频繁。钻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