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开展的红色“1+1”活动对当代研究生培养的意义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hong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色“1+1”活动是以党支部“结对子”为基本形式的运行模式。本文以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为例,分析了红色“1+1”的活动形式,并指出红色“1+1”活动对当代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党支部;红色“1+1”;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57-0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任务,各高校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采取各种形式。红色“1+1”活动是近几年来北京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和重要途径。此项活动从中央到北京市教工委对此都非常重视,每年都下发针对性文件加以指导,加大推广力度,对结果给予表彰。各高校党委更是把此列为每年自身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红色“1+1”活动自开展以来,得到了北京高校党支部和农村党支部的广泛支持,每年有超过400 个高校学生党支部加入其中,活动开展几年来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以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为例,从活动概念,活动形式,活动影响多方面入手,并对参加红色“1+1”活动的学生进行访问,最后对各方面分析和总结。
  一、红色“1+1”活动概念
  2006 年5 月北京市教工委和北京市教委会共同下发了《关于实施大学生“村官”配套工程,开展红色“1+1”活动的通知》(京教工〔2006〕28 号),北京各大高校积极响应。红色“1+1”活动中的红色代表着活动以党组织为主体;两个数字“1”,分别指两个不同的基层党组织。根据目前的活动主体,一般分为:某所大学在校大学生党支部(含研究生党支部),某个乡镇行政村农民党支部(党委)或某个街道居委会的居民党支部(党委);而其中的“1+1”就是指某个院(系、部)的大学生党支部(或研究生党支部)与某个农民或居民党支部结对子。
  红色“1+1”活动使在校师生尤其是研究生党员走进基层,走进农村,走进街道,走进社区,以多种形式帮助研究生党员深入了解国情,了解民情,了解实情。活动方式就是结对开展活动,使党组织之间互通有无,互帮互学,互勉互励,团结共建,服务民众,互惠共赢,共同进步。开展红色“1+1”活动,是以红色为旗帜,以活动内容为载体,以党支部“结对子”为基本形式的运行模式,是当下开创我国基层党建工作新思路的具体表现。
  二、红色“1+1”活动形式
  活动起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党支部,与密云农村基层党支部对接,通过科技载体开展活动。这一活动模式得到认可,在北京市高校全面推广,形成互利共赢的支部建设新模式。红色“1+1”活动举办形式多样。从组织主体来看,大学生党支部可以和多方结对子,行政村、居委会的农民、居民党支部等都是结对子的对象;从活动的参与者来看,范围从党支部师生扩展到体现党团结和的团支部,再从团支部扩展到广大学生群体;从活动内容来看,党支部可以组织捐赠资金、捐赠图书、举办讲座、电影下乡、办科技培训班、提供新技术等不同方式的活动。为农村基层的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为农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技支持。北京市曾组织开展了“十百千万”工程等一系列丰富多彩、影响深远的活动,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农村发展。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级硕士班与海淀区白堆子社区对接,张贴关于垃圾分类利用小知识的海报,发起“绿色承诺,绿植入户”和“废物再利用小作坊”的绿色改造活动,用实际行动传播绿色精神。中央民族大学也组织了“爱我中华,扬我民族风采”之民族知识讲解。以下将以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为例。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其中两个园艺研究生党支部分别与定福皇庄村党支部、昌平区城北街道敬老院对接。北京农学院作为唯一一所北京市属农业高等院校,在农业知识的普及、环境保护方面对共建农村有很大帮助。定福皇庄全村共有745户人家,户籍人口2431人,流动人口约28000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口“倒挂村”。由于其外来人口居多,生活垃圾随地乱扔,严重影响村容。我校党支部与其对接后,利用自己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向村民宣传,对村民整体思想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组织义务劳动,以自身的力量带动村民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昌平区城北街道敬老院属于政策托底单位,是昌平唯一一家公办养老院,很多的流浪老人、空巢老人及孤寡老人都得益于养老院的悉心照料。但老人缺乏与外界人员的交流,生活方式单调。针对此,园艺研究生党支部采取物品捐助、慰问交流、板报绘制等活动方式,结合农林学校的特点,捐助盆栽绿植。提供青年人与老年人沟通的平台,帮助老人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农学类研究生的生活。
  三、红色“1+1”活动对研究生党员的影响
  (一)激发党员活力。
  在学生党建中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党支部没有活力,呈现软弱涣散的状态;部分党员意识弱化,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动力不足,等等。因此,我们应在学生党员中深入开展特色活动,推进学生党建工作。红色“1+1”活动是由党支部牵头,带动学生党员加入其中。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丰富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有良好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锻炼综合能力。
  通过开展红色“1+1”活动,可以使研究生党员在活动策划、实施、开展、总结等整个活动过程中,集思广益、解放思想、培养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集体意识,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和实践水平。同时增进同学之间的团结,增强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增加与社会人员对接机会,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和课外实践紧密结合,促进党风建设、学风建设和精校风建设。
  (三)培养社会意识。
  通过开展活动使研究生走进基层、走向社区,走入社会。学生党员从活动策划、与对接党支部的沟通、活动的实施,到最后活动总结都与社会接触。从活动中了解、体验、感受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强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意识,明确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不断提高认识,奉献爱心;努力展现才华、进一步拓展专业素养,拓宽学术视野,实现思想意识的升华。
  (四)强化思想教育。
  红色“1+1”活动让学生党员走入基层,了解社會同时把党中央提出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项活动中。使研究生党员树立爱国、爱校、爱学院、爱专业、爱班级、爱同学的风气,。用实践开展教育、引导和疏导工作,努力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制度建设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刘正发.浅谈大学生党支部开展红色“1+1”教育意义[J].民族教育研究,2012(5):29-33.
  [2]林楠,卢海燕.加强制度建设促进红色“1+1”活动更好开展[J].青年与社会,2013(21):220-221.
  [3]姜涛.加强和改进红色“1+1”活动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15(11):29-30.
  作者简介:李雅博(1991.9.5-),女,河南,现就读于北京农学院植科学院,14级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 ,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同志 ,对安全工作均十分重视 ;从国务院已故总理周恩来到现任总理朱基同志主持政务工作以来 ,
当今社会,“工匠精神”日益为人们所熟知和推崇.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真正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基础的工匠型高技能人才,成为中国在“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以及新课改的深入推广,高职高专的英语教育教学模式也将进行改革。因为随着社会经济那么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无法很快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自身能
围排卵期出血是妇科门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为探讨围排卵期子宫出血的病因,选择我院门诊围排卵期阴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对其出血原因进行分析.rn1 资料与方法
古往今来,但凡有成就的人特别是有大成就而被称为“伟人”的人,都是知才、聚才、育才、用才、爱才的典范.换言之,对人才做到“知、聚、育、用、爱”,是他们的基本功.但在基本
数学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必要工具,而发散性、抽象性、逻辑性的数学思维则无疑是解决物理问题思维基础。由此可见,数学与物理两个学科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充分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已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在顺应历史发展的背景下,探索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队伍构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等优势,探索如何提高职业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本科采用局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联合5-氟尿嘧啶封闭治疗瘢痕疙瘩患者10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rn1 资料与方法
目前在职业院校的教育当中,英语是教学重点的主要内容,也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但是在实际的英语教学当中,逐渐出现了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
中等职业教师课堂教学和一般的高中学校教学显著的区别是,中等职业教学中文化课教导在同一时间实施,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为主,培训专业的技能的中等职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