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来源 :中外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美国著名的企业文化专家沙因教授认为,文化是一种深奥的现象,它非常复杂而且不易了解,但是对企业管理来说,花大力气去认识企业文化是值得的。因为,当我们确实了解了企业文化时,对企业文化中那些难以理解和看似不合理的现象就会豁然开朗,所以,人们认为企业文化是决定企业效率高低的重要原因。一个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1. 我国经济基础决定企业文化发展
  企业文化之所以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和日本迅速发展,这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的阶段有关。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较高级的文化管理模式,它需要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一定阶段,才能将原有的价值、理念整合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许多优秀的企业文化都出现在有一定实力的大集团、大企业中,因为这些企业都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需要用文化价值来进行整合。而且,这些企业有高素质的管理层,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有充裕的资金投入,所以有能力塑造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也才能够对企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由于我国经济基础不够发达,尚处在初级阶段。因此,我国经济基础决定了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处在初级阶段。
  2. 对企业文化研究相对薄弱
  由于在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实质及适用条件等缺乏认真细致的研究,致使人们对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企业文化的表层形式与企业文化实质的关系等问题的基本理解出现了偏差。我国的企业文化研究相对薄弱。我国的企业文化研究还停留在粗浅的阶段,大多数是以介绍和探讨企业文化的意义及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企业创新等的辩证关系为主,真正有理论根据的定性研究和实证研究为数甚少;
  3. 社会因素决定企业文化发展方向
  企业文化表面上看起来是企业自身的问题。然而,如何从总体上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如何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这就涉及到社会引导、社会支持、社会评价和社会激励等许多社会的因素。首先,政府的体制改革,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创新是否有伸展空间,政策和舆论导向也会对企业是否要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在达到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塑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社会的评价机制,如果对企业文化作出客观的评价,鼓励企业文化的创新,企业文化就会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研究机构和企业咨询机构如果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那么,企业文化就会更能反映企业自身的价值观,更具企业文化的个性化。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所划分的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
  2. 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
  有些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有学者曾经指出,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社会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3. 将企业文化视为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直接运用
   有企业家认为应该用儒家学说来管理企业,还有企业家认为应该用老子学说来管理企业。这些学说作为中国文化的思想代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应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用传统文化来把握当代人的心理,来把握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来调整对中国员工的工作激励。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对家庭的归属、对权力的依赖,重感情、重面子,突出以人为本、知人善用等,将这些文化因素和传统思想应用于企业管理,营造一个充满情感、和谐共存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对人性的超越,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存,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应该说突出了中国特色。将传统文化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实践时,需要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和经营理念。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不利于企业创新和企业发展的因素,如知足长乐、枪打出头鸟等,这些都是抑制企业创新的隐型杀手。人情交往是中国人最主要的交往方式,许多企业家长期依赖于由人情交往所编织的社会关系网,而只顾依赖社会关系网的企业是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越来越规范,那种津津乐道于依赖社会关系网的企业所产生的不利因素越来越明显,被打垮、被击败就在所难免。
  4. 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凡成功的企业,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文化。例如,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和环境的适应性,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在我国,海尔公司体现的是敬业报国、追求卓越;中兴公司体现诚信、日事日毕、、快速反应、团队协作、沟通、创新精神;华为公司是责任、创新、敬业、合作、实事求是、民主决策、权威管理,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这说明,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而我国很多企业难以发展壮大,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个性化的企业文化。
  
  三、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1. 加强企业文化创建活动
  建设企业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为此,应该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企业发展目标、企业宗旨,开展企业对外联络,制定对外接待制度,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制作企业宣传品,对外宣传企业整体形象;开展企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员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制定企业廉政教育方案,教育广大干部员工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开展员工主人翁精神教育,宣传先进模范事迹,弘扬奉献精神;建立员工活动室、图书室、健身房,举办员工美术、摄影、书法展览,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陶冶员工情操,增强企业凝聚力;制定员工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办法,制订员工职业发展方向,开展竞争上岗活动,激发员工爱岗敬业的积极性;制定企业的经营理念,统一对外业务宣传口径,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业务,制定统一的业务标识,设计制作精美的业务宣传品,做好客户的服务工作;通过广告宣传、业务演示会、新闻发布会、用户座谈会等形式,充分展示企业形象;要发动全体员工开展企业文化创建活动。号召大家提炼企业文化建设的精华,根据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填补空白,不断规范。
   2. 培育企业员工群体行为
   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员工的群体行为决定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明的程度,因此,企业员工群体行为的塑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企业员工群体行为除了组织员工政治思想学习、企业规章制度学习、科学技术培训,开展文化、体育、读书以及各种文艺活动外,还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激励全体员工的智力、向心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为企业创新做出实际的贡献。第二,把员工个人的工作同自己的人生目标联系起来。这是每个人工作主动性、创造性的源泉,它能够使企业发挥集体的协同作用,唤起企业员工的广泛热情和团队精神,达到企业的既定目标。有利于员工形成事业心和责任感,建立起对企业、对奋斗目标的信念。第三,让每个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是自己最宝贵的资产,它是个人和企业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以积极的态度去从事企业工作,以勤劳、敬业、守时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行为。如华为公司能跻身于世界现代企业之林,与他们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分不开的,它们有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构造体系,生生息息,与时俱进。企业文化像一面旗帜,指引着企业和每一个员工的行动方向。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被深化,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体系,形成了统一的思想和行为,每一个员工的思想行为被规范在一个模块内,使公司的员工从中协调行动,自我控制。华为公司提出瞄准世界领先企业,海尔公司提出创世界名牌。目标决定了华为、海尔企业文化建设的风格,也为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目标。
  3. 加强企业制度文化建设
  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它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能使职工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同时又成为维护职工共同利益的一种强制手段。因此,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所必需的,它是一种强有力的保证。优秀企业文化的管理制度必须是科学、完善、实用的管理方式的体现。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文化又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并对企业精神文化起反作用。企业制度文化的建立,又影响人们选择新的价值观念,成为新的精神文化的基础。企业文化总是沿着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新的精神文化的轨迹不断发展、丰富和提高。企业的制度文化也是企业行为文化得以贯彻的保证。企业经营作风是否具有活力、是否严谨,精神风貌是否高昂、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职工文明程度是否得到提高等,都与制度文化的保障作用有关。
  4. 建设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是企业文化建设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创造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风格的企业文化是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对企业全体员工而言,通过各种创建活动,指明员工奋斗目标,规范员工行为,振奋员工精神,凝聚员工力量,使广大员工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使员工行为、目标、利益更接近,激发员工主人翁责任感,发挥更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企业和员工中形成一个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构成文化氛围,进而将职工凝聚成一个坚强的整体。
  5. 充分发挥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及其运行的有效性程度,取决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现代企业制度效率发挥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能否在企业中形成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而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创造者、培育者、倡导者、组织者、指导者、示范者、激励者的角色。在倡导和推行新观念和行为方式时,企业家主要地要靠自身的影响力,靠自己所具备的人格力量、知识专长、经营能力、优良作风、领导艺术以及对新的企业文化的身体力行,躬身垂范,去持久地影响和带动员工,使员工看到这种新观念和行为方式能给企业带来发展,给员工个人带来更大的利益。企业家的特质、个人魅力、工作风格和经营哲学等均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重大影响。企业的高层主管往往是企业文化、企业风气的创立者。他们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企业发展方向。企业的经营决策方式和决策行为主要来自企业家,企业家是企业经营的主角。企业文化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应按长远的计划来实施。
  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把握我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要加强企业文化的研究,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科学理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企业文化的发展适应于改革开放的需要,适应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梅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其他文献
1种蛋的质量与选择种蛋必须来源于健康无病的种鸡场。种蛋大小适中,50—60克为宜,太大、太小都不宜做种蛋。标准的蛋为卵圆形,太长、太圆、蛋头不明显,不宜种用。蛋壳太硬、太厚
自2006年亚马逊推出了“Elastic Compute Cloud(弹性计算云)”服务以来, “云计算”这一概念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且迅速发展,短短数年,就从虚无缥缈的概念转化成了实际的应用,2
在奶牛规模化生产中,寄生虫疾病可引起犊牛营养不良、生长呆滞甚至死亡等。因部分粗饲料来源广泛,尽管有各种消毒,但仍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寄生虫宿主,这容易导致牛群出现个体甚
1生物学特性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干燥茎和根,别名刺拐棒、老虎獠子、刺老牙、刺花棒等为五加科落叶灌木。刺五加是多年生落叶灌木,株高1~3米。根茎发达,呈不规则圆柱形,表面
独立学院发展迅速,但是由于资金有限,其图书馆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云计算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以其迅速、高效、低廉的特点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文中尝试设计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独立学